農業經濟管理對我國的啟示
時間:2022-05-15 08:41:19
導語:農業經濟管理對我國的啟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三大產業經濟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其中農業經濟的發展也是有目共睹的。為了穩固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良好趨勢,需要建立相關經濟管理模式。當前我國在此經濟管理模式的建立方面存在欠缺,為此就需要向發達國家進行學習,從中吸取經驗、獲得啟示。
關鍵詞:發達國家;農業經濟管理模式;啟示
1發達國家農業經濟管理模式應用于我國的意義
1.1借鑒發達國家農業經濟發展實踐方法。發達國家農業經濟管理模式中通常有著與其他產業關聯性巨大的特點,例如與農業經濟發展有著緊密聯系的農業設備研究方面,就需要工業作為依托,農業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同樣也離不開相關科學技術的研究。跟隨這樣的發展趨勢,發達國家的農業模式已經完成由傳統農業向創意農業的過渡,通過這樣的方式保證農產品的質量、數量得到保證。為此需要進行大量的實踐操作使我國完成同樣的轉型,而在此過程中最為關鍵的正是相關實踐方法,這也正是為何我國在農業經濟管理模式方面要對發達國家進行借鑒[1]。1.2應用發達國家經驗實現脫貧。上文內容概括了我國對發達國家農業經濟管理模式借鑒的內容,其最終目的是為了通過應用經驗的方式來幫助我國擺脫貧困,當前我國農業發展的現狀呈現極度不平衡趨勢,很多區域由于地理、氣候等因素的影響至今無法達到平均水平,這樣的情況在發達國家同樣存在,甚至一些情況相較于我國更為嚴重,但是發達國家在相關問題的解決方面已經基本完成困難地區農業生產者最低生活水平的保證,這對于我國農業經濟管理模式改進的起步階段具有著十分有益的參考價值,至少能為我國提供一些思路[2]。
2發達國家農業經濟管理模式概述
2.1農業經營組織模式。完全縱向一體化是當前發達國家最為常見的一種農業經濟管理模式,其多見于美國。完全縱向一體化可以理解為公司制一體化,即由以農業經營為核心經營方向的大型公司對農產品的加工進行統一的負責。在采取縱向一體化管理的公司內部,通常采取橫向一體化進行管理,即有公司的各個部門與農業種植、養殖環節當中的各項步驟意義對應,同過這樣的手段既保證實時對市場動態的了解,又可以將其換位統一的整體,此種模式創始于法國,其具體形式為法國農業合作社聯盟。2.2農業經營現代化模式。在農業經營現代化模式中,值得我國借鑒的分別可以歸納為以美國為代表的規模化模式及以歐洲各國為代表的機械復合化生產模式。美國規模化經濟模式當中,充分發揮了其地廣人稀、自然資源豐富的特點。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模式進行轉換,在經歷了機械化時期、化學化時期及良種化時期后實現了規模化農業的建成。歐洲在吸取美國經驗的同時將經濟模式轉化為小農場模式,通過機械復合化生產同樣將農業生產經營做到了專業化精細化[3]。2.3農業經營與市場對接模式。最后對農業經濟管理模式的借鑒當中同樣離不開市場對接模式方面,在此方面最為值得我國借鑒的是日本,日本與上文提到的美國不同,其地勢狹窄可以利用的自然資源相對較少。因此為了使本國農業得到穩定的發展就需要在市場對接方面付出更大的努力,主要可以由生產、銷售兩個方面看出,在生產的過程當中會由技術人員對農戶進行固定的指導,在銷售的過程中也會為農戶提供固定的集貿場所甚至為其提供跟隨的農產品保存服務,這些都幫助農業經營與市場的對接更加緊密,加快農業發展的速度。
3我國從中收獲的啟示
3.1結合自身特點完善農業經濟管理模式。上文提到的農業經濟管理模式雖然在發達國家的實際應用起到的良好的成效,但是農業經濟管理模式并沒有固定的套路,其實際效果及實施步驟都需要根據不同國家進行相應的調整,這在我國也不例外。在對農業經濟管理模式進行完善的過程中,學習相關技術的同時還要吸取國外的錯誤教訓,不再出現其他國家曾經出現的錯誤[4]。3.2完善農業現代化。農業經濟管理模式的的建設離不開農業現代化的完善,我國地理范圍遼闊,在農業現代化的進程中也要使用不同的對策,從不同的發達國家吸取相關的經驗。土地資源充足的地區要將有限的勞動力得到最大化的應用,效仿美國采取規模化農業生產的方式,在地理、氣候環境較為復雜,土壤資源較為匱乏的自然環境中,可以采取節水型科技的方式完善農業現代化,使有限的資源在最大程度上的得到應用。3.3加大投入成本。農民作為農業的主體,自然與農業經濟的發展離不開關系。所以在投入資本對農業生產者進行素質教育及對應的基礎設施建設時,一定要盡最大可能加大投入。發達國家在相關方面也為我國提供了很多的啟示,例如日本投入大量的資金為農業經營者開辦農校同時投入資金建設專供買賣農產品的貿易所,就是為了通過資金投入的增加幫助農業經濟的發展。3.4制定對應政策。最后,有了相關模式及投入成本作為基礎,農業經濟管理模式還需要對應政策作為保障。其對應政策不僅僅包涵對農業經營者經濟上的幫扶,同時還需要附以其事業上的幫助,根據國外相關政策的啟示,我國可以將其政策聚焦于鼓勵農產品對外出口、限制農產品進口等方面,更可以推出相應的農業保險,保證農業經營者在經營時效益有著一定的保障。完成上述內容需要一定條件,當前最為平均的標準為平均人收入在1000美元以上,我國已經達成此條件,因此應盡快制定相關政策。
通過本文的論述,對發達國家農業經營管理模式對我國的意義及其內容進行概述,以此找出從中收獲的啟示,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對未來我國農業經營管理模式的發展做出貢獻,達成提高我國農業經濟水平,提升農業生產者生活水平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曹暉.信息化促進中國城鄉一體化研究[D].東北林業大學,2010.
[2]雷程偉.農業現代化過程的農業信息化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4.
[3]趙慧清,楊新成,孫全敏.借鑒發達國家經驗構建我國農業信息化體系[J].陜西農業科學,2006(05):125-127.
[4]侯雪林.發達地區農村信息化體系建設模式研究[D].南京農業大學,2010.
作者:邵 武 單位:湖北工程學院
- 上一篇:農業經濟管理創新策略研究
- 下一篇:電子管風琴幼兒音樂教育探索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