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農業經濟發展研究

時間:2022-07-02 10:43:47

導語:“互聯網+”時代農業經濟發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互聯網+”時代農業經濟發展研究

摘要:近些年來,“互聯網+”這一概念逐漸興起,其帶動工業和商業等經濟模式與信息化緊密聯合,以此來更好地推動經濟發展。本文從了解當前我國農業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入手,結合“互聯網+”這一時代背景給予農業經濟發展的各種機遇和優勢來探討未來農業經濟發展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背景;農業經濟;發展研究

近些年來“互聯網+”理念廣泛應用在工業和商業等領域中,如何實現這一背景下農業經濟的高效發展成為當前經濟領域重要研究問題之一。就當前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狀況而言,其存在許多內部矛盾問題,這導致互聯網難以與農業經濟緊密融合起來,進而無法借助“互聯網+”這一時代背景來推動農業經濟的發展。在未來的發展中,需要了解當前農業經濟發展中的問題,并結合“互聯網+”背景下各種優勢來提出具體的發展策略。

一、我國農業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農業生產模式單一。雖然近些年來我國整體經濟發展狀況較佳,但農業經濟發展較為緩慢且發展不均衡。部分地區在發展農業生產經濟時仍采用傳統的模式,這導致其整體生產運作模式較為單一落后,進而無法提高對高新技術的應用能力。受單一的農業生產模式影響,這些地區在開展農業生產作業時需要耗費大量勞動力,但其生產效率卻遠不及機械化生產運作。當前整個國家的經濟飛速發展,這對農業生產需求越來越高,因此傳統單一的農業生產模式難以推動農業經濟的發展,甚至會阻礙我國農業經濟的整體發展進程。(二)農產品不夠標準化。當前部分農產品市場流通的產品未能做到嚴格的標準化控制,這很容易導致消費者在購買農產品時出現選購錯誤的問題,這一問題的出現主要是由于買賣雙方認知未能達到統一。伴隨著農業方面的飛速發展,市場流通的農產品種類越來越多,如何對這些豐富的農產品進行嚴格的規范控制成為市場經營的重要問題之一。另一方面,部分進口農產品進入國內市場時未能嚴格標明產品質量及規格、價格等方面內容,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威脅我國農業經濟的長期穩定發展。(三)缺少互聯網人才和物流體系。近些年來,受互聯網智能化技術影響,越來越多產業領域開始應用互聯網技術,農業同樣可以借助互聯網來實現電子商務運作模式。電子商務運作模式可以借助互聯網技術來拓展農業市場范圍,進而起到推動農業經濟發展的作用,但是由于當前大部分務農人員文化水平較低,因此在互聯網技術的掌握方面存在較大限制,這一限制不僅會阻礙信息化在農業經濟的應用進程,而且不利于電商平臺的構建完善。另一方面,電子商務的順利運作需要借助高效的物流體系,這樣才能更好地連接買方與賣方,但是當前我國部分農村地區未能構建完善的物流體系,再加上其冷鏈物流尚不健全,因此難以保障電子商務運作的順利開展。(四)消費者與銷售者彼此不信任。在發展農業經濟的過程中,首先需要使消費者與銷售者之間達成良好的信任關系,這樣才能保障農戶生產的農產品得到更好的銷售。當前部分農村地區在發展電子商務運作模式時出現了評價機制不健全的問題,這一問題的出現會導致消費者無法準確判斷農產品的質量,進而增加了農產品消費者與農產品供給者之間的不信任程度。借助電子商務平臺來發展農業經濟,可以更好地拓展農產品市場范圍,但消費者與銷售者之間的不信任問題會引發較大范圍的信任危機,嚴重的可能會導致農產品的滯銷,進而會阻礙農業經濟的發展。

二、“互聯網+”對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主要作用

(一)促進我國農業產業結構不斷調整。當前我國農業產業結構存在一些問題,而“互聯網+”這一時代背景可以為農業經濟發展提供較好的機遇,在這一時代背景下我國農業產業結構呈現出開放性、綜合性和創新新特征。這些特征的展現能夠更好地推動農產品市場的穩定發展,同時可以為農戶提供更多的市場信息,這樣不僅有助于農戶及時調整營銷戰略,而且能夠提升農業產業結構的靈活性,因此可以說借助互聯網技術有助于更好地保障我國農業經濟的穩定發展。(1)開放性。“互聯網+”時代背景為農業經濟提供了更多的開放性環境,可以滿足農戶對市場信息的需求,進而提升了整個農業產業結構的開放性。農戶們借助互聯網信息技術可以及時了解當前的市場信息和政策動態,進而調整種植規模和經營戰略,減少受市場波動所帶來的虧損。另一方面,可以借助互聯網技術來了解掌握當前先進的農業種植技術,這樣不僅可以實現農業運作模式和生產模式的優化,而且可以提升農業經濟整體發展的效率。(2)綜合性。互聯網技術的普遍應用為農業經濟發展帶來了更多方面的資源,由于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可以更好地整合當前農業市場信息資源,因此當前農業產業結構逐漸呈現出綜合性特征。農戶們可以借助互聯網技術來了解當前農業發展狀況,同時可以了解其他產業當前的發展態勢,這樣不僅可以實現市場信息的高效流通和分享,而且可以為農戶們帶來更豐富的信息資料,這對于引導農業經濟朝著高質量方向發展而言具有重要推動作用。(3)創新性。“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所呈現出的明顯特征為創新性,在農業經濟發展方面可以為農戶帶來當前的新技術和新方法,有助于提升整體農業經濟發展的信息化和智能化。農戶們可以借助互聯網來了解更高效的運作模式和運作方法,并在此基礎上實現對新鮮農產品的研究開發,這樣不僅可以提升所生產的農產品的附加值,而且可以推動農產品的產業化發展,進而推動了農業經濟的整體發展進程。(二)實現向技術型農業轉變。“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需要引導農業經濟向技術型轉變,這樣可以更好地應用信息技術和高效的生產運作技術來提升農業經濟的發展質量。通過實現農業經濟的技術型轉變,可以有效改變傳統的生產運作模式,進而提升對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這對于開展電子商務生產模式而言也具有重要推動作用。當前市場經濟環境下,需要農業經濟提升其核心技術含量,這樣才能更好的滿足市場發展需求,這就需要農業經濟在發展過程中盡可能吸收新的技術理念和技術方法。我國部分地區由于對信息技術的掌握程度較低,因此在農業經濟的發展方面仍采用傳統的發展運作模式,這不僅會阻礙農業經濟的信息化進程,而且會影響農業經濟整體的發展質量,通過實施“互聯網+農業”這一模式能夠更好地提升農業經濟的技術化和現代化,進而有助于推動農業經濟的整體穩定發展。(三)有助于提高農業經濟效益。“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為農業經濟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因此其有助于提升農業經濟整體的效益,農戶們可以借助互聯網技術來了解掌握當前的生產運作模式和技術,這樣不僅可以改變落后的生產運作模式,而且可以提升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效率。通過開展“互聯網+農業”,可以為農村地區種植戶們帶來更多的互聯網知識,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拓展互聯網技術的應用范圍,進而有助于在農村地區推廣電子商務運作模式。農戶們可以應用互聯網技術來了解當前的農產品市場動態,同時可以借助這一技術來實現與消費者之間的零距離溝通,這樣不僅可以拓寬農產品的銷售范圍并提高其流通速度,而且有助于農村地區提高農業經濟整體的發展效率和質量。

三、“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實現農業經濟發展的具體措施

(一)改善農業生產模式。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為了更好地實現互聯網技術與農業經濟的融合,首先需要優化改善農業生產模式,這樣才能為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提供較好的環境。在應用互聯網技術時需要引導農戶們積極學習互聯網技術,并在此基礎上嘗試對傳統落后的農業生產模式進行改變,這樣不僅可以提高農業經濟與互聯網之間的融合效率,而且可以提升整體農業經濟發展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就整個農業經濟而言,農業生產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農業經濟的發展規模,因此“互聯網+”背景下需要改善傳統的生產模式來更好地實現互聯網技術的應用。(二)利用互聯網技術高效整合資源。“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強調對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將其與農業經濟融合的過程中需要實現互聯網技術對農業資源的高效整合。在發展農業經濟過程中,首先需要遵循以人為本和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并在此基礎上結合互聯網技術來制定新的農業發展戰略,這樣可以更好地實現互聯網技術與農業經濟的緊密融合。在對農業資源進行整合的過程中,需要盡可能發揮出農業地區土壤水文等的作用,并通過信息技術的融合來提高對農村地地區農業經濟數據的分析效率。另一方面,“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需要注重農業市場信息的獲取,這些信息不僅有助于農戶們更好地分析當前農產品市場行情,而且能夠及時調整自身的經營運作模式。在具體的經營運作中,農戶們可以結合當前市場信息來拓展農產品的銷售范圍,這樣不僅有助于實現農業生產的經營效率,而且可以拓展產品的市場范圍。就當前農業經濟整體而言,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可以更好地整合農業市場信息資源,進而有助于實現針對性的發展,同時可以大大提高對農產品市場發展走勢的評估質量,這對于保障農業經濟穩定發展而言具有重要推動作用。(三)推動電子商務發展。“互聯網+”時代背景下要不斷推動互聯網農村建設,在這一環節中需要提高農戶們對互聯網技術的了解掌握程度,使農戶們更好地應用互聯網技術來提高經營運作效率。農業經濟的穩定發展需要構建相對完善的信息平臺,并在此基礎上實現電子商務平臺的構建,這樣可以更好地將農產品推廣到全國各地市場中。另一方面,國家需要注重電子商務方面的扶持力度,盡可能鼓勵農戶們學習掌握信息技術并應用電子商務運作模式,這樣可以實現電子商務的大范圍發展,進而有助于提高“互聯網+農業”模式的應用效果。電子商務交易需要完善的物流信息體系和評價體系,這樣不僅有助于農產品的及時供應,同時有利于提升消費者與消費者之間的信任程度,進而有助于保障農業經濟的長期穩定發展。

四、結語

“互聯網+”時代背景為農業經濟發展提供了較多的機遇,因此農戶們可以借助互聯網技術來實現對自身經營理念和生產模式的優化,農業經濟可以借助互聯網來實現對自身產業模式的整體優化。借助互聯網技術能夠更好地保障我國農業經濟的穩定發展,進而有助于推動其他產業的長期健康發展,這對于我國整體國民經濟發展而言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王蕊.農業經濟發展實施“互聯網+”戰略途徑研究[J].農業經濟,2016(3).

[2]李丙金.“互聯網+”時代下推動農業經濟發展的探索[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6).

作者:姚長林 單位:中共重慶市黔江區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