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對農業經濟的作用
時間:2022-10-07 11:33:01
導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對農業經濟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近年來總體經濟中農業的占比逐漸降低,但是農業依舊對我國總體經濟的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鄉村振興背景下要求對農業產業結構做出調整,提高農業生產的集約化和機械化水平,為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提供保障。新時期要求根據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現狀對農業產業結構做出調整,促進農業經濟增長。本文主要對農業產業結構與農業經濟進行介紹,研究農業產業結構的意義,并為其長遠發展提供策略。
關鍵詞:農業產業結構;農業經濟;供給側改革
隨著經濟的總體發展,對農業結構調整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雖然我國農業發展較快,但是依舊體現出一些不足,導致我國農業的進一步發展受到了制約。為了做出有針對性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需要對農業發展狀況做出深入了解,發現當前農業經濟中存在的問題,根據已有問題分別從微觀和宏觀兩個層面對農業產業結構做出調整,提高農業發展的規模化、集約化水平,推動農業經濟的現代化發展。農業在我國總體經濟中長久以來有著基礎性的地位,因此最大化提高農業效益具有重要的意義。河南省周口市淮陽區農業結構調整已經經歷了較長時間的實踐,為了促進農業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需要加強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實,對產業結構進行完善[1]。
2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主要內容
在農業結構調整中,以農產品角度分析,主要內容包括以下三種:其一,不斷降低農業中種植業占據的比例。其二,需要改變單一的種植業生產結構,促進種植行業的多元化轉型。其三,在農產品食物結構中,植物性產品占比下降,高蛋白質和高能量食物產量逐漸提高。農業結構調整的依據在于:農產品市場上對食物種類的需求發生了改變,并且彈性也相對較大。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收入也在不斷提升,肉類在人們日常生活飲食中的占比不斷增加,因此市場上對肉類的需求量正在逐漸提高與之對應的植物性食物需求彈性也在降低,受到市場需求變化的影響相對較小,甚至不會受到影響。從農業生產要素方面來看,產生影響的主要包括在農業上投入的資金正在逐漸提升,從事農業生產的人數逐漸減少,并且我國農業整體上呈現出機械化發展趨勢。導致我國農業人口數量不斷減少的原因在于城市化進程的逐漸加快,當前正處于城市化建設的重要環節,大量農村居民涌入城市,導致城市人口數的不斷提升,農村人口正在逐年降低,造成了農業生產中勞動力的缺失,從事種植業的人數也在逐年減少。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國家對農業發展提高了重視,近年來我國農業得到了快速發展,農民收入也在不斷提高,因此農產品種植中得到了更多的資金投入,農作物產量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為農民帶來了更高的經濟收益,使農業生產能夠逐漸滿足農產品市場的多樣化需求。當前我國農業生產機械化水平正在不斷提升,降低了對勞動力的要求,減少了農民的工作量,農業生產也朝著規模化方向發展,為農民帶來了更高的收入。然而為了實現機械化在農業生產中的價值,需要加大對現代化技術的推廣,提高農民自身技術水平。
3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對農業經濟增長的作用
3.1對農業供求關系進行優化
近年來,科學技術的發展十分迅速,農業生產的機械化和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信息技術的先進農機已經在河南省周口市淮陽區得到了廣泛運用,促使農業結構得到了初步改革,并且初步調整了農業供求關系。當前農業生產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在于農業資源無法滿足不斷擴大的市場需求,限制了當地農業發展。為了實現農業供求關系的優化,需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對農業生產結構進行調整,并且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質量,推動農業的長遠發展。為了促進經濟的平穩發展,農業供求關系優化已經迫在眉睫。
3.2提高農業生產資源使用效率
我國北方地區總體上氣候較為干旱,水資源短缺對農業生產造成了一定影響,不利于農業生產結構的優化,進行農業產業調整的目的之一在于對資源分配進行優化,需要根據當地資源分布情況對其進行調整,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達到促進農業發展的目的。
3.3提高農產品的綜合競爭力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農產品品質的要求也在逐漸提升,市場上對農產品的需求整體朝著品質化趨勢發展。為了適應市場需求,提高河南省農產品在全國市場上的競爭力,需要對傳統農業中存在的不足進行改善,為當地農產品開辟出新的市場,提高農民經濟效益,促進當地農業的良性發展[2]。
3.4優化區域農業產業結構
在我國經濟發展中,農業始終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并且在農業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已經成為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茖W技術的不斷發展不僅為農業帶來了較大的機遇,同時也為其帶來了較大的挑戰。例如,在河南省農業發展中,種植業面積占比正在逐年提高,在近5年時間內由原來的10.63%提高到了11.03%,其中占比最高的是蔬菜類經濟作物,并且始終能夠達到11%左右。受到河南省地理位置的影響,在整體農業中,水果種植的占比相對較低,但是始終位于穩定的區間內。河南省農業發展中,林業是較為主要的構成部分,主要包括森林與人工林兩種類型,河南省整體上森林覆蓋率相對較高,并且隨著林業經濟的不斷發展,森林覆蓋率也在逐漸提升。通過對林業發展狀況進行了解,可以得知近年來林業產品多數處于快速發展狀態,林業帶來的經濟收益較為穩定,技術投入回報較為可觀。近年來,政府較為重視河南省畜牧業的發展,因此畜牧業發展速度較快,在畜牧業生產中科學養殖方法得到了普及和充分利用。隨著農作物市場需求的逐漸改變,對于畜牧業產品的需求正在不斷提高,在市場上占據的份額也在不斷增大,近5年時間內,在農業生產中畜牧業占比正在不斷提升,并且產量增長了近10倍,在農業生產總產量中占據著較大的比重。雖然近年來河南省畜牧業發展速度較為可觀,但是依舊處于探索階段,當前畜牧業并沒有形成完善的生產體系,無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足腳跟,因此需要進一步探索科學的發展模式。
4加強產業結構調整的策略
4.1加強對農業區域化布局的調整
農業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對于資金有著較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加強對國家現有政策進行深入了解,對投資方向進行規劃,根據當地氣候和資源分布情況選擇與環境更加適應優質農作物品種,在一些貧困地區可以適當擴大食用菌種植面積,促進當地經濟水平的提高。政府需要對投資手段進行優化,拓寬農業建設的資金來源渠道,農業產業結構的優化應該以實際需求為準。當前生態環境保護逐漸得到了重視,農業發展需要以綠色環保技術的運用為主,首先對農業生產技術進行優化,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提高生產速度和產量。資源是農業生產的根本保障,在資源有效的前提下為了提高農業生產水平首先需要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河南省農業發展面臨的主要難題在于土地、人口與自然環境相適應的問題,產業升級的前提是保障生態環境不遭受破壞,確保資源能夠在種植業、林業、漁業的協調發展之間得到平衡,才能推動農業結構的改革,從而加快農業經濟建設。
4.2樹立特色農業品牌
為了加強河南省特色地標農產品種植加工,首先需要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當地政府需要提高認識,由專業人員對當地農產品加工的產業化水平進行實地調查,針對當前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在產品質量優化、加工、配送和銷售等方面給予重視,形成完整的農產品產業鏈,并且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進一步對產品質量、包裝等方面進行升級,并且加強農產品品牌建設,做好市場營銷工作。為了建設本地特色產業鏈,需加強本地企業之間的合作,擴大農產品加工產業的規模。農業產業化水平的提高需要提升農業生產的規范化,建立起統一的管理模式,從而通過保障農產品質量提高其在市場上的競爭力,樹立良好的市場口碑。出于綠色環保目的,在農業生產中需要堅持生態環境建設理念,對當地農業品牌形象進行全新優化[3]。
4.3對農業基礎設施進行完善
基礎設施建設是農業產業結構優化的主要內容,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現代農業對基礎設施的要求也在逐漸提高,傳統農業過于依賴自然環境,自然災害對農業生產造成的影響較大?,F代農業生產技術已經可以解決環境因素帶來的部分影響,例如河南省氣候較為干燥,易發生旱災導致減產,因此可以大力普及水資源調配設施,通過建設引水渠道和水庫等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提高資源的利用率不僅能夠加快農業發展,還能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動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4.4推動畜牧業的現代化發展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不僅對畜牧業產品的數量要求逐漸提升,對于產品質量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作為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進而推動農業經濟增長,就需要加快畜牧業的現代化建設。例如,在河南省農業發展中,可以建立畜牧養殖點,加大專業化生產技術的普及力度。相關部門需要加大現代化生產技術的推廣加強科學技術,在畜牧養殖中的普及從而提高畜牧業產品的產量和質量,滿足不斷擴大的市場需求。政府部門需要提高認識,擴大在畜牧業上的資金投入,引進經濟發達地區的畜牧養殖,將初級產業和第二產業作為發展的重點,提升畜牧業產品銷量,促進河南省內外市場的同步發展,并且平衡畜牧業與種植業林業之間的關系,拉近產業發展差距。
5結束語
綜上所述,農業發展對我國總體經濟建設起到重要作用,農業農村部門應該提高認識,加強對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控,根據農業發展現狀和需求,提高資源利用水平,建立起特色農業產業鏈,迎合市場發展規律,完善技術設施建設,進而推動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青松,凌瑩,馬鳳,等.供給側改革背景下安徽省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對農業經濟的影響研究[J].長沙大學學報,2020,34(5):74-79.
[2]謝秋燕.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村經濟發展分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0,31(12):217-218.
[3]閔新輝.淺談產業結構調整對農業經濟效益提升的影響[J].廣東蠶業,2020,54(4):94-95.
作者:莊淑貞 胡月強 單位:河南省周口市淮陽區農業農村局
- 上一篇:幼兒園教師直覺思維培養路徑
- 下一篇:中小企業融資與銀行融資對接策略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