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大樹移植技術
時間:2022-03-08 04:12:00
導語:南方大樹移植技術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1樹種選擇
樹種不同,形態各異,因而它們在綠化上的用途也不同。應根據設計要求,選擇樹體生長正常、無嚴重病蟲感染以及未受機械損傷的樹木。
1.2立地選擇
首先應考慮樹木原生地的立地條件,并對大樹周圍的綠地環境做詳細考察,做出詳細的計劃。此外還應考慮栽植地點的立地狀況和施工條件。
1.3標記登記
選定的大樹,用油漆在樹干黼徑處做出明顯標記,同時要建立登記卡,記錄樹種、高度、干徑、分枝點高度、樹冠形狀和主要觀賞面,以便進行移植分類和確定工序。
2移植時間的選擇
早春是大樹移植的最佳時期。移植后,經過早春到晚秋的正常生長,樹體移植時受傷的部位已基本恢復,其后進行精心的養護管理,可獲得較高的成活率。夏季,由于樹體蒸騰量大,一般來說不利于大樹移植。如十分必要時,可采取加大土球、加強修剪、樹體遮陽等減少枝葉蒸騰的移植措施,也能獲得較好的效果。秋冬,此時樹體雖處于休眠狀態,但地下部分尚未完全停止生理活動,移植時被切斷的根系能夠愈合恢復,給來年春季萌芽生長創造良好的條件。但在嚴寒的北方,必須加強對移植大樹的根際保護,才能達到預期目的。
3大樹移植前的技術處理
3.1切根處理
大樹移植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決定于所帶土球范圍內的吸收根數量和質量。在移植前采取斷根縮坨(回根、切根)的措施,具體做法為:在移植前1-3年的春季或秋季,以樹干為中心,以胸徑3-4倍為半徑畫圓或成方形,在相對的兩或三段方向外挖30~40cm寬的溝,深度視樹種根系特點而定,一般為60~80cm。其后,用拌和肥料的泥土填人并夯實,定期澆水。到第2年的春季或秋季,再分批挖掘其余的溝段。正常情況下,經2-3年,環溝中長滿須根后即可起挖移植。在氣溫較高的南方,有時為突擊移植,在第1次斷根數月后,即起挖移植。
3.2平衡修剪
樹移植時樹木的根系損傷嚴重,因此一般需對樹冠進行修剪,減少枝葉蒸騰,以獲得樹體水分的平衡。目前國內大樹移植主要采用的樹冠修剪方式有:
3.2.1全株式。原則上只將徒長枝、交叉枝、病蟲枝、枯弱枝及過密枝剪除,盡量保持樹木的原有樹冠、樹形,綠化的生態、景觀效果好,如雪松即為典型的代表樹種。
3.2.2截枝式。只保留到樹冠的一級分支,將其上部截除,多用于生長速率和發枝力中等的樹種,如廣玉蘭、香樟、銀杏等。
3.2.3截干式。將整個樹冠截除,只保留一定高度的主干,多用于生長速率快、發枝力強的樹種,主要是為了提高成活率,但從理論上講是極端錯誤的做法,正被越來越多的園林工作者放棄使用。
4樹體挖掘
首先,在起掘前1-2天,根據土壤干濕情況適當澆水;其次,清理大樹周圍的環境,將地面大致整平,并合理安排運輸路線;再次,攏冠以縮小樹冠伸展面積;最后,準備好挖掘工具、包扎材料、吊裝機械以及運輸車輛等。
具體的起樹過程為:根據樹干的大小計算出土球的直徑(胸徑7—8倍),用鋒利的土鏟沿土球四周鏟出切口,按75cm的寬度標出需挖土溝的外環并鏟出垂直切口;將溝內的土挖出,將表土與底土分開;當土球挖至深90cm時可進行切底。使其僅留有一細頸形土柱同底土相連,此時可按土球的球體要求梳理球體外沿,保留細根;再用預先濕潤過的草繩、蒲包片、麻袋片等軟材包裝土球后,在樹穴一邊挖出斜坡,以便樹體從坡上拖出。可于坡上填一塊結實而平滑的板材,并在樹身2/3高度處設置襯墊,將樹傾斜并沿著木板將樹拉出。
5裝運
大樹裝運時,吊繩應直接套住土球底部,亦可一端吊住樹木莖桿。準備1根大于土球周長4倍以上的粗麻繩(現多用闊幅尼龍帶),對折后交叉穿過土球底部,從土球底部上來交叉、拉緊,將兩個繩頭系在對折處,用吊車掛鉤鉤住拉緊的兩股繩,起吊上車。在運輸車廂底部裝些土,將土球墊成傾斜狀,將土球靠近車頭廂板,樹冠擱置在后車廂板上。上車后最好不要將套在土球上的繩套解開,防止拆系繩套時損壞土球,也便于移植時再用。
樹木移植機是用于樹木帶土球移植的機械,在近距離時大樹移植時一般采用兩臺機械同時作業,一臺帶土球挖掘大樹并搬運到移植地點,另一臺挖坑并把挖起的土壤填回大樹挖掘后的空穴。
6栽植
大樹移植要掌握“隨挖、隨包、隨運、隨栽”的原則,移植前應根據設計要求定點、定樹、定位。栽植大樹的坑穴。應比土球直徑大40-50cm,比土球高度深20-30cm,并更換適于樹木根系生長的腐殖土或培養土。吊裝入穴時,應將樹冠最豐滿面朝向主觀賞方向,并考慮樹木在原生長地的朝向。樹木栽植入穴后,盡量拆除草繩、蒲包等包扎材料。填土時每填20-30cm即夯實1次。栽植完畢后,在樹穴外緣筑1個高30cm的圍堰,并澆透定植水。
- 上一篇:大樹移植
- 下一篇:農藥標簽市場存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