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黃瓜霜霉病防治對策論文
時間:2022-08-24 07:05:00
導語:大棚黃瓜霜霉病防治對策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黃瓜霜霉病是黃瓜生長中嚴重的流行性病害,分析了其發病原因,總結了其防治技術,主要是選用抗病良種,加強栽培管理,重點是及時進行藥劑防治,防治藥劑主要選用58%瑞毒霉可濕性粉劑、75%百菌清、25%甲霜靈等,并交替使用。
關鍵詞:黃瓜霜霉病;癥狀識別;發病原因;防治技術
黃瓜霜霉病俗稱跑馬干,在陜西省各地均有發生,是保護地和露地黃瓜嚴重的流行性病害,特別是保護地栽培的黃瓜受害較重。黃瓜霜霉病是一種靠氣流傳播、再次侵染頻繁、流行性很強的病害。一旦發生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重病地塊甚至全株枯死,造成嚴重減產,甚至絕收。如何有效防治霜霉病已成為黃瓜生產中的關鍵技術環節。因此,必須采取綜合措施進行防治,以期有效控制黃瓜霜霉病的發生危害。
一、癥狀識別
黃瓜霜霉病主要危害葉片,葉片感病初期產生淺綠色水漬狀斑點,病斑擴大后,受葉脈限制,因而呈多角形,黃綠色,后為淡褐色;后期病斑匯合成片,全葉干枯卷縮,潮濕條件下病斑背面長成灰黑色霉層,病葉由下向上發展,嚴重時全株葉片枯死。
二、發病原因
2.1品種存在抗病性差異
不同黃瓜品種之間抗病性差異很大。在陜南月河川道種植的早熟品種,其抗病能力較差,大部分是中感品種。品質好的品種對霜霉病抗性較差。例如常規種植品種北京密刺和本地種——水黃瓜等,都是品質較好的早熟品種,這些品種歷年受害較重。津研系列的黃瓜抗病能力較強。但大部分是中、晚熟品種,品質也不好,上市較晚,不適宜在大棚中種植。
2.2不同部位葉片抗病性不同
黃瓜葉片生理年齡與霜霉病的發生關系很大。在成株期,不同部位葉片抗病性差異較大,一般植株頂端嫩葉不發病,距地面較近的老葉發病很輕,以植株中間的葉片發病較重。嫩葉不發病的原因是氣孔尚未形成或數目不多,老葉片是因鈣、氮和糖的含量急劇下降等原因,導致抗病能力下降,有輕微病癥出現。因此,黃瓜霜霉病的發生以中間的功能葉片受害最重。
2.3溫濕度控制不當
在春季,黃瓜霜霉病發生的主要因素是溫度。在發病的季節里溫度是比較適宜的,病害發生與流行的關鍵是濕度問題。在多雨多露的情況下,晝夜溫差大,病害流行的速度最快。當棚內濕度大,溫度在16℃以上時,便可出現發病中心。陜西省一般在5月中下旬至6月是黃瓜霜霉病的發病盛期,保護地一般在4月中旬開始發病。病害發生的早晚與氣溫的回升有直接關系。溫室和塑料大棚,如果溫濕度控制不當,通風不及時,造成棚內濕度過高,夜間溫度低,濕度大,容易結露;葉片上長時間保持水滴,容易加重病害的發生與流行。白天要注意通風換氣,降低棚內濕度。在病害盛發期盡量少澆水,將濕度降到不利于病菌侵染為宜。
2.4栽培與肥水管理不當
栽培與肥水管理和病害發生也有直接的關系,地勢低洼、土壤質地差、肥料不足、栽培過密、通風不良或澆水次數過多,都能導致病害加重發生。黃瓜進入營養生長階段后澆水次數不可過多,白天應及時通風透光,增強植株的抗病能力。要增施有機肥料。因為有機肥料養分完全,性質穩定,肥效較長,可以不斷地供應黃瓜各個階段生長的需要,增強抗病的能力。同時要注意增施磷、鉀肥,對促進根系發育與機械組織的形成起著重要的作用,能提高黃瓜的抗病力。密植要根據不同的品種而定,不能過密,密度大了,通風不良,影響光照作用,也是誘發霜霉病發生的主要原因。
三、防治技術
3.1培育壯苗
常規的育苗法大都采用營養缽育苗,以防止幼苗徒長和老化。多施有機肥料,促進幼苗生長健壯。加強光照,增強抗病能力。
3.2選用抗病品種
選用抗病的黃瓜品種是經濟有效的防治措施。目前推廣的大都是垂直抗性的品種,有的品種抗病性容易退化。在生產中表現較好、抗霜霉病的黃瓜品種有津研2號、津研4號、津研7號等。
3.3加強栽培管理
建造大棚時要選擇地勢高、排水條件良好的地塊。施足底肥,增施磷鉀肥及有機肥料。在生長前期適當控制澆水,以促進植株根系發育。結瓜后要防止大水漫灌。出現零星病葉要及時摘除,可以噴0.3%磷酸二氫鉀或尿素加糖等進行保護。要注意通風排濕,棚內白天溫度控制在25~30℃,夜間濕度保持90%以下為宜。
3.4高溫悶棚
春季,當密閉溫室氣溫能達到45℃時采用。在準備悶棚的前一天澆1次大水,次日揭苫后封閉溫室,使室溫迅速上升到45℃左右,并要保持1.5~2.0h。溫度超過45℃時,遮蔭降溫,不能放風。達到規定的時間后,開始放風,風口要逐漸加大,使室溫緩慢降低。次日摘除枯老病葉后再澆1次水。霜霉病暴發時,第1次悶棚后,4d左右再進行1次。公務員之家:
3.5清潔田園
及時摘除病葉及植株底部枯、黃、老葉等。一茬收獲后,及時徹底地清除所有的蔬菜殘余植株、葉片及雜草,并遠離菜地燒毀,以清除病菌的一切寄主,可減輕病害的發生程度。
3.6藥劑防治
由于霜霉病發展迅速,流行性強,藥劑防治要以預防為主。一般在發病前噴1次藥。間隔10d噴1次,連續噴2~3次。中部葉片要重點噴。常用的藥劑有58%瑞毒霉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48%增效瑞毒霉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2%克抗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以上幾種殺菌劑對霜霉病的防治效果較好,具有保護及治療作用,注意交替使用。
- 上一篇:小麥赤霉病防治策略論文
- 下一篇:宣木瓜灰霉病防治策略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