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木瓜灰霉病防治策略論文

時間:2022-08-24 07:11:00

導語:宣木瓜灰霉病防治策略論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宣木瓜灰霉病防治策略論文

摘要:重點對宣木瓜灰霉病在宣城地區(qū)的危害癥狀、病原、流行規(guī)律及發(fā)病特點進行了闡述,并結合當?shù)貤l件及宣木瓜灰霉病防治研究工作,提出了防治措施。

關鍵詞:宣木瓜灰霉病;危害癥狀;發(fā)病特點;防治措施

宣木瓜是薔薇科木瓜屬灌木,其果入藥。宣木瓜產(chǎn)自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qū),是著名的中藥材。明醫(yī)學家李時珍在其醫(yī)學巨著《本草綱目》第三十三卷·果部木瓜篇中記載:“木瓜處處有之,唯宣城者佳”。近幾年,宣州區(qū)把宣木瓜作為調整農業(yè)產(chǎn)業(yè)結構、發(fā)展農村經(jīng)濟的重要產(chǎn)業(yè)來抓,現(xiàn)全區(qū)營造宣木瓜豐產(chǎn)林1200hm2。然而,大面積木瓜林的形成也給病蟲害提供了滋生場所。在進行宣木瓜苗木培育及木瓜林栽培管理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木瓜的苗木和成林木瓜樹的嫩梢感染一種病害,經(jīng)鑒定為灰霉病。據(jù)筆者觀察,木瓜受此病危害普遍,且逐年加重。為此,開展了防治研究,現(xiàn)將其防治技術總結如下。

一、危害癥狀

1.1苗木受害癥狀

病害侵染苗木嫩莖及嫩葉。葉部感病自葉脈開始,造成整葉或半片葉片凋萎,失水如水燙一般。苗木莖桿以地表受害最重,病斑初為淡褐色小點,隨著嫩莖長粗病斑擴大,當病斑擴大至嫩莖一周時苗木地上部分死亡,整株立枯,遇陰雨天氣從病斑處長出灰褐色霉狀病原子實體。

1.2大樹受害癥狀

病原主害新生嫩梢、嫩葉、花瓣及幼果。病斑先為褐色小點,當擴大至莖干一周時即形成枯梢。另外,木瓜的花、幼果也能感病。在潮濕的條件下,從病斑、病葉、病梢及殘花嫩果上長出一層灰褐色霉層即病原子實體。

二、病原

灰霉病病原的無性世代為BotrytiscinereaPers,屬半知菌亞門絲孢目絲孢科葡萄孢屬。分生孢子梗大小為(280~550)μm×(12~24)μm,叢生灰褐色。分生孢子亞球形或卵形在(9~15)μm×10μm之間。

三、流行規(guī)律及發(fā)病特點

病原以菌絲、孢子和菌核在木瓜的枯枝落葉層中及土壤里越冬,借氣流、雨水傳播,3月份侵入木瓜的幼嫩組織,以后再次侵染其他木瓜苗木或木瓜樹的嫩枝。溫、濕度是木瓜灰霉病發(fā)生與感染的首要條件。當氣溫在15℃左右且土壤濕潤時病原的分生孢子開始侵入木瓜幼嫩組織。一般苗圃用塑料拱棚或地膜覆蓋育苗,棚內溫度高、濕度大,極易感染;苗木過密,生長纖細,木質化程度低感病嚴重;木瓜林光照不足,低溫潮濕和長時間陰雨易造成灰霉病流行。

四、防治措施

4.1苗木防治措施

(1)圃地選擇。選擇易排易灌的農田或旱地作圃地,忌重茬地。

(2)圃地消毒。用溴甲烷20mL/m2對土壤進行處理。

(3)冬季播種、拱棚育苗促早出苗,適時間苗,合理稀植,留苗30~40株/m2,促進苗木早木質化,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4)多施基肥,少用氮肥作追肥。

(5)晴天揭棚,雨前蓋棚,保持通風透光,降低棚內濕度、溫度,使環(huán)境利于苗木生長而不利病菌滋生,及時清除病株,防止病原擴散傳播。

(6)藥劑防治。苗木出土時用等量式波爾多液噴霧,每7d噴1次,用藥2~3次;也可用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或苯來特1000倍液,每隔10d噴霧1次,連續(xù)用藥3~4次。

4.2木瓜林防治措施

(1)造林地選擇。選擇地勢平坦、易排易灌、土層肥沃、光照充足的林地造林。山洼積水處,要采用暗溝或明溝排水、高壟瀝水。造林密度以3000株/hm2為宜。公務員之家:

(2)適時修剪。木瓜林培育要適時修剪,控制木瓜冠幅和剪去過密枝、重疊枝,以利木瓜林通風透光。

(3)冬季清園。修剪老弱病枝,及時清理林地里的病死枝、病殘果及枯葉堆積焚燒;深翻林地深埋病原,減少病原越冬基數(shù)。

(4)藥劑防治。冬季用石硫合劑對木瓜樹和林地噴霧1次殺滅病原,早春在木瓜萌發(fā)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苯來特10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交互使用,每隔7~10d噴霧1次,共用藥4~5次,控制病原擴散。

(5)周邊環(huán)境治理。灰霉病可侵染多種樹木和農作物,在開展木瓜灰霉病防治時還要顧及周邊林木和農作物的防治,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參考文獻

[1]丁玉洲,張家俊,邢開貴,等.安徽省木本藥用植物害蟲發(fā)生與危害記述[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4):380-384.

[2]吳紅,魏偉,吳成義.木瓜化學成分及藥理活性的研究[J].安徽中醫(yī)學院學報,2004(2):62-64.

[3]施再喜.宣木瓜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J].林業(yè)科技開發(fā),2001(5):56-57.

[4]何家寶,李程斌,鄭艷,等.地道藥材宣木瓜產(chǎn)區(qū)病蟲害調查初報[J].現(xiàn)代中藥研究與實踐,2008(1):7-9.

[5]彭華勝,王德群.安徽地道藥材宣木瓜生產(chǎn)現(xiàn)狀與保護對策[J].現(xiàn)代中藥研究與實踐,2003(2):17-18.

[6]平衛(wèi).關于宣木瓜發(fā)展的調查與思考[J].鄉(xiāng)鎮(zhèn)經(jīng)濟,2001(4):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