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施園藝發展農業推廣思考論文
時間:2022-01-19 04:47:00
導語:設施園藝發展農業推廣思考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設施園藝工程因其涉及學科廣、科技含量高,與人民生活關系密切,而成為我國農業現代化的熱點及重要內容,這為我國設施園藝工程學科的蓬勃發展,提供了極好的機遇并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而設施園藝工程的發展與提高,也必將加速我國農業現代化的進程。
關鍵詞:設施園藝工程農業現代化發展
目前我國從中央到地方掀起了大抓農業、科教興農的熱潮,農業高科技示范園區像雨后春筍遍地開花。"九五"期間,國家科技部將工廠化高效農業示范工程列為國家重大科技產業工程,這是唯一的一項農業產業示范工程項目,與電動汽車、小康住宅,高清晰度電視等高科技工業產業化項目并駕齊驅,這在我國還是第一次,說明了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性。所謂工廠化高效農業,主要內容就是指以蔬菜設施栽培及相關產業的研究與開發。設施園藝是我國農業領域一個重要的方面,蔬菜、花卉、果品是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農產品,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設施園藝產品的需求日益增長,產品的附加值也不斷提高,經濟效益顯著。黨的十五屆三中全會做出了"中共中央關于農業和農村工作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其中談到今后工作重點時,提到了"現代集約化種養技術",這里面的"種"指的就是設施園藝,它與人民生活水平與生活質量的提高關系極為密切,長期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大抓"菜籃子"工程,就證明了這一點。
設施園藝涵蓋了建筑、材料、機械、自動控制、品種、栽培、管理等多種學科和多種系統,因而科技含量高,所以設施園藝的發達程度,往往是一個國家或地區農業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我國目前在推動農業現代化過程中,建立的很多農業高科技示范園區,主要內容也是在搞設施園藝工程;說明了設施園藝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設施園藝工程事業的發展,必須置身于農業現代化浪潮的大背景之中來考慮。
蓬勃發展的現實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近五年,我國農業現代高潮到來的大背景,使得我國的設施園藝工程事業得到了迅速發展,表現在:
l、全國以蔬菜栽培為主體的設施園藝面積已達86.7萬公頃(至1998年底),設施類型主要為塑料拱棚和日光溫室,居世界第一位,比198:年增長了120倍。在一些大中城市郊區,蔬菜設施栽培面積已超過當地菜田總面積的10%以上,某些地區已接近30%,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明顯縮小。設施栽培分布的地域不斷擴大,80年代設施園藝主要在"三北"地區發展,而現在正向南方迅速擴展,發展勢頭已超過北方,尤其在東南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發展更為迅速。
2、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國情的以節能為中心的設施園藝生產體系。北方廣大地區大力推廣與發展節能型日光溫室,冬季不加溫在北緯40o左右的高寒地區生產出喜溫果菜,更高緯地區可生產耐寒蔬菜,基本消滅了冬春蔬菜淡季;南方大力推廣塑料拱棚及遮陽網,降溫防雨,克服了夏季蔬菜育苗的難題,解決了長期沒有解決的蔬菜夏淡季。加上全國疏菜大流通、大市場,全國各地蔬菜供應均衡穩定,豐富多彩,四季長青。人均蔬菜占有量高達240噸-250kg/人·年,居世界領先水平,其中設施蔬菜人均占有量目前也達到了33kg/人·年,比1981年增長164倍,為"菜籃子工程",做出了巨大貢獻。
3、設施園藝工程的總體水平有了明顯提高,具體表現在園藝設施逐步向大型化發展,小型簡易類型比重下降約20%。通過大型現代化溫室及配套設施的引進,促進了我國溫室產業的發展,使我國新型優化節能日光溫室和國產連棟塑料溫室得到進一步推廣,由于設施結構設計建筑更加科學合理,使得設施內的光溫水氣環境得以優化,有利作物生長發育,為高產優質奠定了基礎。例如我國日光溫室黃瓜的最高畝產已達2.5萬kg/年,接近或達到設施園藝發達的荷蘭、日本等國的水平。設施栽培作物種類日漸豐富,除蔬菜外,花卉也占有相當比重,果樹設施栽培也正在迅速發展。
4、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大中城市近郊區的耕地不斷減少,如何發展城市周邊地區的農業?近年來提出了"都市農業"的概念,都市農業的定位是在城市周邊,與大都市的二產、三產密切結合,融合服務于大都市,保證都市多元化、高質量消費的需要,要做到可持續發展,且有利生態環境的優化,因此往往把設施園藝做為首選項目。北京的"朝來農藝園"、"錦繡大地",上海浦東開發區的孫橋園藝試驗場。東海農場等,將現代化的溫室園藝與觀光旅游結合起來,與向青少年進行農業科普教育結合起來,一舉多得,拓展了設施園藝的功能,據統計僅在北京地區就有十多處,成為大城市周邊的新景觀。
5、近年來全國各地乃至到縣鄉等基層單位,都在積極探索農業現代化的道路,北京中以示范農場引進的現代化溫室于1995年建成投產后,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參觀者。不少農業主管部門也紛紛效仿,引進國外溫室設備、專用品種、甚至專家,希望在自己管轄的范圍內,建立起現代化農業的樣板。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引進的現代化溫室已達170多公頃,其中1995年以后引進的,占總面積的83.4%。通過對國外高科技設施園藝技術的全面引進、消化、吸收,也全面提高了我國設施園藝的學科水平,上海在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效果顯著。
6、隨著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一些相關政策向農業傾斜,使得不少企業家也開始關注農業項目,他們看到農業現代化的美好前景,把投資熱點轉向農業,多數也是從事設施園藝生產。投資力度之大,是以往罕見的,以北京"錦繡大地"為例,它是一個民營企業,投資額已近億元,主要從事設施園藝及現代化畜牧業,以企業化的管理機制,從事農業高科技產業開發,這是一種全新的農業產業,受到中央領導的關注。上述種種都為設施園藝工程事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同時也為相關產業提供了難得的商機。
7、設施園藝工程的科學研究,受到建國以來從未有過的重視與支持
"九五"期間,國家科技部所列的國家級工廠化高效農業示范工程項目,總體目標是瞄準21世紀農業發展趨勢,集成國內外設施園藝高新技術,在北京、上海、遼寧、浙江、廣東等不同生態氣候型及不同區域經濟特點的五省市,建設一批以市場為導向,科技為先導,產業化為目標的科技經濟一體化超前型示范工程模式,圍繞蔬菜設施栽培的高產、優質、高效,主要研究內容有種子種苗工程、種植工藝工程、采后處理工程、設施環境控制工程、相關產業工程(包括溫室制造、環控儀器設備、農機具、穴盤生產、蔬菜包裝保鮮、專用肥料、生物農藥廠等)五大方面。此項目已于1996年正式啟動,2000年完成。該項目科研經費總投入高達5000萬元,相當于"七五"、"八五"有關設施園藝重點項目經費總和的10倍,足以說明國家對設施園藝工程的重視。
與設施園藝工程有關的科研項目,不僅有應用技術的研究,還有基礎理論的研究。1998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將"設施園藝高產優質的基礎研究"列為重點項目證式啟動,這在我國設施園藝工程學科領域,是建國以來第一次,反映出我國的設施園藝工程學科水平已躍上新臺階。
8、已形成了一支從事設施園藝工程專業的科技隊伍,二十年來這支老中青相結合的、強有力的梯隊,為設施園藝的宏觀決策,生產、科研、教學和推廣,做了大量工作。特別是一批中青年骨干正在茁壯成長,成為本領域的支柱力量,為順利實現新老交替,使事業后繼有人,興旺發達。此外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有146個蔬菜研究機構,其中絕大部分有從事設施園藝的研究機構和人員。部分農業院校,近幾年來陸續開設了"設施園藝"課程,有的還開出了碩士、博士學位課,培養了大量高級人才。
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和過去比較,我國的設施園藝工程事業正處在建國以來最興旺發達的時期,令人歡欣鼓舞,但也必需冷靜地看到其中存在的問題及與世界發達國家的差距。
1、我國設施園藝的面積雖居世界第一位,但是以簡易的類型為主,設施環境可控程度與水平低,抗御自然災害能力差,遇災害性天氣和年份生產沒有保障,農民遭受損失,市場供應出現波動。
據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統計,截止到97年全國蔬菜設施面積為84.11萬公頃,其中中小拱棚面積為42.42萬公頃,占到50%,這些都是很簡易的設施。檔次較高的塑料大棚為19.04萬公頃,在冬季有相當一部分地區不能進行生產。塑料薄膜溫室是冬季生產的主要設施,但以不加溫為主。有加溫設備的只有0.68萬公頃,比例不到1%。至于現代化大型溫室,全國總面積僅僅有170公頃左右,微不足道;而國土面積比我國小得多的荷蘭,現代化溫室面積卻是我們的100多倍,可以全天候生產各種蔬菜和花卉,產品行銷全世界。
2、設施園藝工程科技含量較低,無論設施本身還是栽培管理,多以傳統經驗為主,缺乏量化指標和成套技術,不符合農業現代化的要求,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很大,尤其表現在作物的產量水平,盡管我國也有高產典型,但很不普遍,大面積平均單產與發達國家相距甚遠。設施園藝發達的荷蘭、日本、以色列…,無論蔬菜還是花卉,平均產量往往是我國的幾倍乃至十幾倍。荷蘭溫室番茄年產量中等水平即可達到60萬kg/ha(即4萬kg/畝),是我國的4-5倍。從專用品種到配套技術都很完善,設施的光、溫、濕、氣、肥各個環境因子,全可根據作物需要進行調控,為高產穩產提供了有力保證。
3、我國設施園藝的生產經營方式以個體農戶為主,勞動生產率很低,只相當于發達國家的1/10,甚至1/100。規模化產業化的水平更低,小農經濟的生產和經營與日益發展的市場經濟矛盾越來越突出,更難以走出國門與國際市場接軌。發達國家的設施園藝工程已形成獨立的產業體系,我國還是分散的,以小型的鄉鎮企業為主,尤其在"硬件"的生產與制造方面技術水平、工藝水平不高,無法和發達國家相比。近年來隨著外國溫室公司不斷涌入我國,他們的產品雖然價格很高,但因質量好,工藝精湛,還是受到歡迎,使我國原本就不太發達的相關產業,受到較大的沖擊。
4、目前我國設施園藝的迅猛發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高科技示范園區遍及全國,但內容雷同,設施園藝有較強的地域性,必需因地制宜才有效果。而目前一些地區或單位,不從當地的實際情況和氣候特點出發,盲目模仿別人,不惜重金進口外國大型溫室,甚至還有個別領導把園藝設施建設做為"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只顧建設而沒有明確的生產目的,設施雖然建起來了但效益很差。這些現代化溫室冬季需要加溫,夏季還需降溫,耗能多、運行成本高,不適合中國國情,加之缺乏高素質的管理人才和"大鍋飯"的管理體制,使得生產不但不能贏利,還嚴重虧損,體現不出高科技示范作用,挫傷了生產者的積極性,對今后設施園藝工程的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針對上述問題,必需引起有關方面的足夠重視,及時加以解決,才能使我國設施園藝工程蓬勃發展的大好形勢,得以持續發展。從本專業委員會的角度,提出如下建議:
l、大力扶植和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國情的設施園藝工程生產體系,盡快形成相關產業,這是提高我國設施園藝工程總體水平的物質基礎,國家應在政策方面給以具體支持。
2、大力加強設施園藝工程相關學科的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加大科研投入,組織國家級的科研隊伍,與地方密切合作,抓住關鍵問題(包含硬件和軟件兩大方面)聯合攻關,邊研究邊開發,使科研成果及時轉化為生產力,這是提高我國設施園藝工程總體水平和可持續發展的技術保證。
3、盡快克服我國設施園藝事業迅猛發展的盲目性,尤其對外國現代化溫室的引進工作,應有專門機構統一管理,引進之前要組織專家充分論證,新聞媒體的宣傳要實事求是,正確引導。全國各地應分層次發展,因地制宜,因時制宜,而不是搞花架子,做門面。從我國人均蔬菜的消費量看,目前蔬菜設施栽培面積不宜再盲目增加,否則會導致"菜賤傷農",關鍵要提高品質,增加花色品種。
4、設施園藝是一種受控農業,受管理技術的影響程度比自然農業大得多,我們和發達國家的差距,主要在于科技水平及科技含量的差距,說到底是人才素質的差距,所以必需注意培養技術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大力提高生產者的素質,這是擺在我們面前重要而艱巨的任務。應該千萬百計,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大力普及設施園藝的科學知識,使我國的設施園藝工程盡快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才能使其持續、健康、迅速的發展。
充滿希望的未來
設施農業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設施園藝工程的發展方興未艾。據農業部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的預測,到2030年,全國設施園藝面積將達到170萬公頃,是目前總面積的兩倍,足以看出發展勢頭之強勁。到那時設施生產的蔬菜人均占有量,將達到50kg/年,占蔬菜人均占有總量的20%,比目前將提高51.5%。這意味著我們從事設施園藝工程事業的專家教授、科技人員及生產者肩上的擔子還是不輕的,任重道遠。我們設施園藝工程專業委員會,面對蓬勃發展的中國設施園藝工程事業,倍感興奮之余,更感到責無旁貸、壓力沉重。中國設施園藝工程的未來,之所以充滿希望和活力除了文中羅列的那些令人振奮的發展數字之外,更重要的是中國農業現代化的洪流,正以排山倒海、不可阻擋之勢,滾滾向前;而設施園藝工程做為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方面,猶如激流中一朵絢麗的浪花,不斷地匯入洪流,也將川流不息。
參考文獻
1、張真和,李建偉,我國設施園藝的發展態勢及問題探討,中國蔬菜,1999.3:1-4
2、CSAE設施園藝工程專業委員會,農業現代化浪潮中的中國設施園藝工程,農業工程學報,1998.12(增刊):1-5
- 上一篇:探究影響城市污水處理系統的元素論文
- 下一篇:市迎新春茶話會領導講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