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析水晶梨豐產培植技術特點

時間:2022-01-27 11:39:00

導語:簡析水晶梨豐產培植技術特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簡析水晶梨豐產培植技術特點

摘要:介紹了水晶梨棚架栽培中人工輔助授粉、疏花疏果、果實套袋等花果管理關鍵技術,以為水晶梨的豐產栽培提供技術指導。

關鍵詞:水晶梨;水平棚架栽培;花果管理

2000年以來,**省蕭縣黃河故道園藝場對原有的碭山酥梨運用水平棚架栽培技術進行了水晶梨高接換優改良,2005年開展了人工輔助授粉、疏花疏果、果實套袋等梨樹花果管理的關鍵技術試驗,取得了較好效果,現就其關鍵技術作如下總結,供水晶梨棚架種植戶生產參考。

一、人工輔助授粉技術

1.1花粉采集

在蕭縣黃河故道地區的自然條件下,應選擇花粉量大的適宜授粉品種,如鴨梨、馬蹄黃、雪花梨、紫酥梨等。采集花瓣已松散但尚未開放的大鈴鐺花,即在開花前1~2d采集,當天開放的也可采集。根據試驗,一般10kg鮮鈴鐺花,可生產1kg鮮花藥;5kg鮮花藥陰干后,可生產1kg干花粉(帶藥殼)。可多個品種混采,1個花序只采摘3~4個花朵即可。將采集的鮮鈴鐺花用人工或特制機械脫掉花瓣和梗,再用鐵篩子將花藥篩出,然后用棉紗布將花藥蘸出。加工后的鮮花藥均勻攤在白紙上,置于20~25℃的室內,每1h翻動1次,經過1~2d的陰干,花粉即開裂,并散出花粉。然后,將帶殼的花粉收貯備用。

1.2授粉時間

梨花的柱頭接受花粉最適宜期為開花當天至第3天,這時期花瓣水靈,柱頭新鮮,有黏液分泌,并有部分花藥尚未開裂的邊花,以后逐次減弱,開花5d以后授粉能力大大降低。一般1個園片要求2~3d內授完粉。

1.3授粉方法

水晶梨的花期人工授粉,應以人工點授為主。梨花是散房花序,有5個花柱,邊上的1朵先開,中間的1朵最后開。每朵花有5個花柱,每個授粉受精正常發育成2粒種子,每個梨果實有10粒種子,如果有1個花柱發育不完善,就會影響果的品質。人工點授時,可將花粉與填充劑(生產上常用粉紅色石松子細粉未)按1∶2的比例混合后,放入干燥的竹筒內。將香煙的過濾嘴取掉綁在竹筷上用作點授器,用過濾嘴蘸取花粉在梨花序連花的柱頭上輕輕來回一抹即可,每個花序點授2~3朵邊花,蘸1次花粉可點授5~10朵花。

1.4注意事項

為了確保人工輔助授粉的效果,在采花、取粉、干燥的過程中,要避免花藥傷熱、霉變,以免影響花粉的發芽率。另外,花期如遇陰雨天氣,要集中突出授粉,單花的授粉量,要比正常天氣增加1~2朵。花期整齊時點授1遍即可,花期不一致時可點授2遍,以花開當開時授粉坐果率最高。

二、疏花疏果

2.1疏花序

水晶梨的疏花以疏花序為主,輔之疏花朵。疏花序的原則是:疏弱留強,疏密留稀,時間以花序伸出到初花為宜,約距10~20cm留1個花序,其余疏除。

2.2疏花朵

疏花朵的原則是:疏畸形花和中心花,留邊花,通常每個花序留2~3朵邊花。壯樹壯枝可適當多留,反之少留,花量大的樹或枝可多疏、重疏,花量少的可借枝多留,樹冠中后部多留枝梢先端少留;側生,背下多留,背上少留,在要更新的枝組中去近留遠,為枝組回縮做準備。疏花時用手指將花朵自上向下輕壓,花梗便折斷,注意保留花序中長出的幼葉,這部分葉是早期形成全樹葉面積的基礎。疏除萌動過遲的花朵。花序伸出后及時疏除副花序,保留正常花。在1個花序中選留2~3序位的連花,梗長而粗,能長成大果且果形端正。

2.3疏果

疏果在謝花后10d開始,疏果的順序應先上后下,先內后外,先將主枝側枝的梢頭果、小果、畸形果、病蟲果、機械傷果疏除,留兩側果,去掉頂果,另外無葉果以及幼果縱徑短的扁形果也應疏除。同一果臺上,從花序基部數起,樹勢強的,一般選留第3、4個果,樹勢較弱的,選留第2、3個果,其余盡行疏除。幼果的生長方位,對果實發育有重要影響,一般果頂朝下的果實小,直立朝上的果實雖然在初期生花良好,但在果實膨大期容易因果徑彎曲,而使果形不正。因此,以選留橫向生長的果實為宜。疏果時,應看樹留果,強壯樹,枝多留,相反則少留,疏弱留強,疏小留大,疏密留稀,疏上下留兩側;對弱樹和坐果多的樹要早疏多疏。對疏果經驗不足者,可分2次進行,先間果,后定果,隨時抽查留果量是否適當。

三、果實套袋

3.1梨套小袋

3.1.1套小袋前噴藥。套小袋前梨幼果屬于脫毛期,果面對外界刺激非常敏感,易形成果銹。此期噴施的農藥最好不用含銅制劑(如波爾多液)、錳元素(大生M-45)以及乳油類(氯氰菊脂、阿維菌素等)農藥制劑,最好采用粉劑(甲基托布津、吡蟲啉、齊螨素粉等)或水劑農藥,以減少黑點和藥斑的產生。若套小袋前噴乳油類殺蟲劑、殺菌劑,在果實成熟時,就會在果面上出現藥斑點和其他不應有的小黑點、小斑點,嚴重降低商品價值。噴藥的器械要選擇好,一般情況下最好不用噴槍(壓力高),應該選用霧化好的噴頭,且壓力不要太大,噴霧時間不要太長,避免雨淋狀噴霧,否則易在幼果的表面產生藥斑。

3.1.2梨小套袋的選擇。目前市場銷售的多是用鐵絲扎口的白色蠟質袋。選擇時重點看邊口粘合是否牢,蠟層涂的是否均勻,厚度是否適宜,包扎口鐵絲的強度是否適宜。蠟層涂的太厚透氣性差,太薄防水效果差。包扎口鐵絲強度太強,易損傷果柄;強度太弱,易綁扎不牢,進水進藥,造成果面產生水銹、藥銹。

3.1.3套小袋的時間。一般在梨花謝后10~15d開始套小袋,太晚梨幼果裸露時間長造成突出。在正常天氣一般在上午9時以后無露水時進行套袋,有霧或雨的天氣不宜進行套袋。

3.1.4套小袋的方法。套小袋前應對袋口進行濕口處理,目的是為了套袋時扎口嚴密并避免劃傷果面。把袋口向上放于平底容器內,倒入深約1.0~1.5cm水中,浸泡12~24h后,取出放入塑料袋內扎口保存,小袋的性能保持1周以上。套小袋時,先將幼果上的花瓣、花萼等殘留物除去,因為這些東西殘留在果面上,易造成在萼洼處污染,然后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將小袋撐開,使兩底角的通氣放水口張開,將幼果懸空于小袋內中央,收縮袋口并將袋口扎緊。扎口時要避免扎口鐵絲朝向果面,以免果實膨大后果面被刺傷。

3.2梨套大袋

3.2.1大袋的選擇。大袋必須采用雙層防水,防菌紙袋,要求韌度高,防水性能好。大袋外黃內白套出來的梨綠色偏濃,外黃內淺黃套出來的梨呈淡綠色或翠綠色;大袋外黃內黑或外灰內黑套出來的梨呈乳白色,生產上根據需要選擇紙袋。

3.2.2套大袋時間。梨套小袋結束后20d進行,一般在正常天氣上午9時后進行,有霧或有雨的天氣條件下不宜。

3.2.3套大袋方法。套大袋時必須進行濕口處理,將大袋口向下放入1個平底容器中,加入水,袋口浸入水中的深度不應超過4cm,浸入12~24h取出袋口朝上,裝入箱中,用擠凈水的濕毛巾蓋好,再覆上1層塑料膜,蓋好箱蓋,隨用隨取。套袋時,先撐開袋口,托起袋底,使兩底角的通氣放氣口張開,令袋體膨起,手執袋口下2~3cm處套上果實,使果實在袋中央懸空,再將袋口折疊捏起,用袋上的鐵絲封好袋口,使之松緊適度。如果有花瓣、雌蕊、雄蕊等物附在果實上,應先除去再進行套袋,否則易在果實萼洼處形成果銹。

參考文獻:

[1]郝祥利,王新,李慎福,等.梨樹棚架栽培技術[J].西北園藝:果樹,2009(4):16-17.

[2]朱瑞琪.淺談梨樹棚架式栽培[J].洛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9,19(3):31-32.

[3]糜林,王全洪,李金鳳,等.幸水梨水平架式栽培的結果特性及其側枝使用年限研究[J].江西農業學報,2008(2):48,51.

[4]劉勇,春霞,張德健,等.梨樹果實套袋及配套技術應用[J].內蒙古農業科技,2003(3):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