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冬季桑園套種芥菜培育技術特色
時間:2022-02-14 11:42:00
導語:剖析冬季桑園套種芥菜培育技術特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介紹了冬閑桑園套種芥菜栽培技術,主要包括播種、移栽、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采收等內容,以期為采用該模式的種植戶提供參考。
關鍵詞:冬閑桑園;芥菜;套種;栽培技術
桐廬縣桑園面積逾2133.33hm2,主要地區在農業經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該地區農民收入的一項主要經濟來源。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經濟及產業結構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對于蠶桑行業來說,目前所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相對效益下降,已成為廣大蠶桑工作者共同關心的課題。在繭絲行情低迷的情況下,對冬閑桑園進行套種作物,綜合利用土地資源,提高單位面積桑園的總體效益,增加蠶農收入,對穩定蠶農情緒,實現蠶桑產業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綜合考慮對桑樹生產的影響及產品的經濟效益等因素,2008年筆者在桐廬縣分水鎮指導蠶農在桑園套種芥菜,一般收入在1.2萬元/hm2左右。芥菜對土壤要求不嚴格,各種土壤都可以栽培。桑園套種芥菜提高了桑園單位面積的總體效益和蠶農的收入;節約了桑園管理成本,冬季種菜前進行翻耕施肥,省略了桑園的冬季翻耕和施冬肥,春期也只要施點催芽肥即可,并減少了桑地雜草;改良了桑園土壤質地與肥力,芥菜收獲后老菜葉及根莖可以留作桑園綠肥,春季結合施催芽肥翻入土中,能使桑園土壤變黑、變松,減少桑地雜草,促進桑樹生長,提高桑葉質量。現將桑園套種芥菜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一、播種
芥菜喜冷涼濕潤的氣候環境,因此在栽培時都以秋播為主,秋冬季節生長,于冬季或第2年春季收獲,即在9月播種。芥菜種子小,整理苗床土要特別精細。選擇土質疏松、肥沃的半遮蔭桑地育苗,有利于提高育苗成活率。在除凈雜草后施腐熟人畜糞15t/hm2,淺墾后再施過磷酸鈣面肥300kg/hm2、氯化鉀225kg/hm2、碳銨225kg/hm2,用耥耙使肥泥混融,將土塊整細、整平,作畦后播種。早秋播時,由于氣候炎熱,播種量可適當多一些;晚秋(9月中旬以后)由于氣溫溫和,可適當少些。一般用種量750~1500g/hm2。
二、移栽
芥菜秧苗5~6片真葉,苗高15cm左右即可移栽定植。起苗前1d傍晚,將苗床澆足水,以便起苗時少傷根,定植時要選在陰天或晴天下午4時以后,以保幼苗成熟快,縮短緩苗時間。定植前先按株行距開穴,然后將帶土的幼苗移栽入穴中,立即用細土掩蓋根系,并輕輕地將土壓一下,以便土壤與根系更好地接觸,便于根系吸收水和養分。一般在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分批移栽,移栽后5~7d補苗。這時桐廬縣晚秋蠶已結束,時間剛好吻合,桑園葉子采收完后,在移栽前結合耕地重施1次有機肥,既作桑樹的冬肥又作芥菜的基肥,有利于春期桑葉的增產和芥菜的生長。底肥施腐熟人畜糞22.5t/hm2,結合整地翻入土中,另外再將過磷酸鈣375kg/hm2施入定植溝內并與土拌勻。
三、田間管理
葉用芥菜以其全葉供食,追肥時以氮肥為主。定植成活后,用清糞水加尿素30~45kg/hm2的稀釋液作追施提苗肥,以后隨其生長情況再追施3~4次肥料,按先淡后濃、先輕后重的原則追肥。早秋栽培的芥菜,因前期氣溫較高,生長快,要及時追肥,特別對早熟品種早期不能缺肥。白露(9月上旬)前后播種的品種,重肥追施期宜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寒冷地區冬季不宜施追肥,否則易受凍害。收獲前停止追肥和澆水,以免產品含水量過高而影響品質。芥菜定植時要澆透定根水。進入冬季少雨季節,視土壤干旱情況,做好水分管理,可與追肥結合進行。移栽后,對禾本科雜草可選用高效蓋草能或精穩殺得噴施,雙子葉雜草利用人工拔除。
四、病蟲害防治
芥菜類蔬菜的病害現象不十分嚴重,主要有病毒病和霜霉病,而病毒病又主要是通過蚜蟲的危害而傳播,因此要注意蚜蟲的防治。藥劑可選用吡蟲啉、啶蟲脒等進行噴霧防治。增施磷鉀肥料,增強植株抗性,對減輕病毒病的危害有一定的效果。霜霉病主要用代森錳鋅或百菌清等進行噴霧防治。葉面害蟲主要有斜紋夜蛾,可選用阿維菌素或甲維鹽等進行噴霧防治,為了避免害蟲產生抗性,防治時藥劑要交替使用。
五、采收
采收的時間應適合市場需求,一般11月至翌年4月均可采收,以晴天下午采收為宜。桐廬縣春蠶一般在4月底開始飼養,時間剛好吻合。
參考文獻:
[1]羅延澤.冬種葉芥菜標準化栽培技術[J].廣東農業科學,2009(5):179-180.
[2]王小生,林劍英,黃添基.冬季葉用芥菜高產栽培技術[J].江西農業學報,2007(1):76.
[3]黃妙貞,葉炳華,董炳炎,等.葉用芥菜栽培技術[J].上海蔬菜,2005(6):44-45.
[4]王林長.冬季大芥菜高產栽培技術[J].廣東農村實用技術,2005(10):13.
[5]何國棠,張美華,俞方興.桑園冬季套種芥菜桑園增效蠶農增收[J].蠶桑通報,2008,39(2):60-61.
- 上一篇:探索花椒豐產培育技術方法
- 下一篇:農村信用評價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