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4肥效實驗探究

時間:2022-12-20 04:31:00

導語:3414肥效實驗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3414肥效實驗探究

摘要水稻“3414肥效試驗研究結果表明,南通市通州地區中等肥力的石灰性灰潮土夾沙土種最佳施肥量為純氮20.4kg/667m2、五氧化二磷4.5kg/667m2、氧化鉀7.2kg/667m2,最佳產量為571kg/667m2。在該地區建議施純氮20~22kg/667m2、五氧化二磷4.5~5.0kg/667m2、氧化鉀7.2~8.5kg/667m2。氮素對水稻產量的影響效應主要表現在增加單位面積有效穗和每穗實粒數上,磷、鉀肥對水稻產量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提高結實粒和增加千粒重上。

關鍵詞水稻;“3414”;肥效;產量;影響

為了全面落實農業部測土配方施肥項目,提高肥料利用率,根據通州區自然條件,2010年在西亭鎮水稻上進行“3414”肥效試驗,以篩選出適合通州區水稻生產的最佳施肥模式,為施肥分區和肥料配方設計提供依據[1-3]。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地概況

試驗設在西亭鎮草廟村5組一農戶田中。潮土類灰潮土亞類夾沙土種,屬水旱輪作農業,地力中等,基礎土樣:有機質含量23g/kg、全氮2.039g/kg、速效磷7.1mg/kg、速效鉀116.4mg/kg。前茬作物為水稻:產量為200kg/667m2,施復混肥(9-8-8)50kg/667m2、尿素25kg/667m2,折純氮16kg/667m2、五氧化二磷4kg/667m2,氧化鉀4kg/667m2。

1.2試驗設計

采取“3414”試驗方案,以氮、磷、鉀3個因素為基礎,當地推薦施肥量為主,建立4個施肥水平、14個處理,采取回歸最優設計[4-6],具體水平編碼及施肥量見表1。重復3次,隨機排列,小區長5.0m,寬6.6m,小區面積33m2,小區間作埂(并用薄膜包裹)相隔,四周設保護行,試驗總面積1386m2。

1.3試驗實施

6月18日整地做渠,6月21日灌水后施肥耥平,6月22日移栽,行距25cm、株距15cm,密度為1.78萬穴/667m2。6月29日施發棵肥、7月20日施拔節孕穗肥、8月10日施保花肥。純氮基蘗肥∶穗肥為5.5∶4.5,基肥∶分蘗肥為8∶2,促花肥∶保花肥為7∶3;磷肥全部作基肥;鉀肥1/2作基肥,1/2作促花肥。10月20日測產、10月31日分小區收獲實產。

2結果與分析

2.1產量

由表2可知,氮的增產作用主要是通過增加單位面積有效穗和每穗粒數實現的;磷鉀肥的增產作用是通過提高結實率和增加千粒重實現的。

2.2單因素效應分析

2.2.1氮對產量的影響。依據試驗產量,在P2K2水平下,擬合N的二次回歸方程為:y=-0.432x2+19.44x+360,R2=1(圖1)。y表示產量,x表示氮肥施用量。求解,純氮經濟施用量為20.8kg/667m2,經濟產量為577kg/667m?2;最大施用量為22.5kg/667m2,最高產量為579kg/667m2,其擬合的理論產量比較接近,方程可靠(實際最高產量為570kg/667m2)。

2.2.2磷對產量的影響。依據水稻“3414”試驗產量,經統計分析擬合,在N2K2水平下,P的二次回歸方程為:y=-0.593x2+9.51x+541.9,R2=0.9803(圖2)。方程y表示產量,x表示磷肥施用量。通過回歸方程求解,純磷的經濟施用量為6.5kg/667m2,經濟產量為578.6kg/667m2,最大施用量為8.0kg/667m2,最高產量為580.1kg/667m2,其擬合的理論產量比較接近,方程是可靠的(實際最高產量為580kg/667m2)。

2.2.3鉀對產量的影響。據水稻“3414”試驗產量,經統計分析擬合,在N2P2水平下,K的二次回歸方程為:y=-0.711x2+12.27x+528.5,R2=0.8727(圖3)。方程y表示產量,x表示鉀肥施用量。通過回歸方程求解,純鉀經濟的施用量為7.2kg/667m2,經濟產量為580.0kg/667m2,最高施鉀量為8.6kg/667m2,最高產量為581.4kg/667m2,其擬合的理論產量比較接近,方程是可靠的(實際最高產量為580kg/667m2)。

2.3三因素效應分析與最佳施肥配方推薦

依據水稻“3414”試驗產量,經統計分析擬合,NPK的三元二次回歸方程為:y=355.7658+12.1406xN-0.5053xN2+12.9059xP-1.1085xP2+15.089xK-0.2827xK2+1.4757xNxP+0.3683xNxK-4.065xPxK。方程中y表示產量,xN表示氮肥施用量,xP表示磷肥施用量,xK表示鉀肥施用量。R2=0.9340,表示x和y的關系是正相關;F=6.286大于F0.05=6,說明水稻產量與氮、磷、鉀肥施用量之間具有顯著的回歸關系;最大施肥量為純氮21.7kg/667m2,五氧化二磷5.1kg/667m2、氧化鉀8.6kg/667m2,最高產量為580.0kg/667m2;最佳施肥量為純氮20.4kg/667m2、五氧化二磷4.5kg/667m2、氧化鉀7.2kg/667m2,最佳產量為571kg/667m2;缺素相對產量:缺氮產量63.16%;缺磷產量96.7%;缺鉀產量98.2%;空白產量61.4%。

2.4水稻不同處理氮肥的利用率

由表3可知,在磷鉀肥都為2水平下,隨著施氮量的增加,吸氮總量及100kg籽粒吸氮量都增加,但氮肥利用率并未隨之增加。在N1即施純氮9kg/667m2時,氮肥當季利用率為43.32%;N2即施純氮18kg/667m2時,氮肥當季利用率為33.16%;N3即施純氮27kg/667m2時,氮肥當季利用率為22.47%。即在N1的情況下,氮肥利用率最高。

3結論

試驗結果表明,中等肥力的石灰性灰潮土夾沙土種地區最佳施肥量為純氮20.4kg/667m2、五氧化二磷4.5kg/667m2、氧化鉀7.2kg/667m2,最佳產量為571kg/667m2。在該地區建議施純氮20~22kg/667m2、五氧化二磷4.5~5.0kg/667m2、氧化鉀7.2~8.5kg/667m2。氮素對水稻產量的影響效應主要表現在增加單位面積有效穗和每穗實粒數上,磷、鉀肥對水稻產量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提高結實粒和增加千粒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