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烤煙種植技術(shù)
時間:2022-12-20 04:35:00
導語:山地烤煙種植技術(shù)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采用均勻設(shè)計對黔南惠水煙區(qū)覆膜和不覆膜條件下,對烤煙施氮量、種植密度和留葉數(shù)調(diào)控技術(shù)進行了研究。結(jié)果表明:惠水山地烤煙覆膜條件下,以施純氮量105.0kg/hm2,種植密度1.65萬株/hm2,留葉數(shù)18~22片為宜;露地栽培條件下,以施純氮量127.5kg/hm2,密度1.65萬株/hm2(行距為110cm,株距為55~60cm),留葉數(shù)20~22片為宜。
關(guān)鍵詞山地烤煙;栽培調(diào)控;技術(shù);貴州惠水
施肥是烤煙栽培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1]。2007年《黔南山地烤煙質(zhì)量特征和區(qū)域定位研究》項目組采用均勻設(shè)計[2-3]對黔南惠水煙區(qū)山地烤煙覆膜條件下,以施純氮量112.5kg/hm2,種植密度1.65萬株/hm2,留葉數(shù)18~22片的栽培技術(shù);露地栽培條件下,以施純氮量120.0~127.5kg/hm2,密度1.50萬~1.65萬株/hm2(行距為110cm,株距為55~60cm),留葉數(shù)20~22片為宜。根據(jù)均勻設(shè)計理論要求,2008年對2007年黔南烤煙施純氮量、種植密度和留葉數(shù)的研究結(jié)果進行驗證試驗,為研究結(jié)果在黔南惠水煙區(qū)推廣提供理論依據(jù)。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地概況
試驗在惠水縣甲烈鄉(xiāng)紅星村秦家灣進行,試驗地海拔高度1070m,前作為玉米,光照條件好,土壤類型為黃砂壤土,土壤肥力中等,其基本狀況為:覆膜地有機質(zhì)16.7g/kg、水解氮120.3mg/kg、速效磷8.45mg/kg、速效鉀233.4mg/kg、有效鉬0.17mg/kg;露地有機質(zhì)17.0g/kg、水解氮116.9mg/kg、速效磷6.50mg/kg、速效鉀229.9mg/kg、有效鉬0.15mg/kg。
1.2供試材料
試驗用肥為黔南金福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烤煙專用基肥(10-10-25)、追肥(13-0-26),腐熟農(nóng)家肥,參試烤煙品種為K326。
1.3試驗設(shè)計
采用大區(qū)對比設(shè)計,設(shè)6個處理(表1),其中,GM1、Gm2和GM33個處理為蓋膜栽培;LD1、LD2和LD33個處理為露地栽培,不設(shè)重復,每個處理大區(qū)面積400m2。在施肥時,根據(jù)基肥和追肥計算施肥量進行條施,基肥中的氮肥占70%,追肥中氮肥占30%,移栽時行距統(tǒng)一為110cm,處理LD2株距為60cm,處理GM1、處理Gm2、處理LD1、處理LD3株距均為55cm,處理GM3株距為50cm。
1.4試驗實施
于2月12日播種,4月22日起壟,5月6日移栽,5月14日施追肥并進行第1次培土,6月5日上廂,6月13日團稞,7月1—2日進行打頂,7月6日進行化學抑芽,7月15日進行下部葉第1次采烤,8月21—22日頂葉成熟。
1.5檢測項目
各項檢測項目在中國科技大學煙草與健康研究中心進行。煙葉常規(guī)化學成分采取中部C3F和上部B2F煙葉,采用近紅外法分析檢測;煙葉香氣成分采取中部C3F煙葉,采用SDE(同時蒸餾萃取)法分離煙葉香味物質(zhì);采用GC法測定其酸性和堿性成分,通過GC-MS測定中性成分。物理特性在閆克玉等[4-6]方法上稍加改進;單料煙評吸采取中部C3F煙葉,按《YC/T138-1998煙草及煙草制品、感官評價方法》煙草行業(yè)標準執(zhí)行。
2結(jié)果與分析
2.1不同處理對煙株農(nóng)藝性狀的影響
由表2可知,在蓋膜情況下,處理GM3葉長明顯大于處理Gm2和處理GM1,但處理GM3的葉寬明顯小于處理Gm2,中部葉寬略小于處理GM1,上部葉寬略大于處理GM1,說明隨施純氮量增加,葉長明顯增加,但隨著密度的逐漸加大,葉片寬度并不隨著施純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露地情況下,處理LD3中部葉長度大于處理LD2和處理LD1,處理LD3上部葉葉長和葉寬都大于處理LD1、處理LD2,說明在相同移栽密度,隨著施純氮量的增加,葉長和葉寬逐步增加。
2.2不同處理對烤煙經(jīng)濟性狀的影響
由表3可知,蓋膜栽培的各處理單位面積產(chǎn)量和產(chǎn)值表現(xiàn)為處理GM3>處理Gm2>處理GM1,均價處理Gm2>處理GM3>處理GM1,需說明的是處理GM1、處理Gm2最后留葉數(shù)為20片,處理GM3留葉22片,產(chǎn)量明顯高于處理GM1、處理Gm2。處理GM1、處理Gm2、處理GM3上中等煙比例分別是97.8%、98.4%和98.4%,差異不明顯,因此處理GM3在剔除多2片葉的前提下,經(jīng)濟性狀表現(xiàn)最好;在露地栽培情況下,不同處理的產(chǎn)量和產(chǎn)值表現(xiàn)為處理LD1>處理LD3>處理LD2,處理LD1、處理LD2、處理LD3上中等煙比例分別是95.5%、91.7%和96.3%,均價是處理LD3>處理LD1>處理LD2,處理LD1、處理LD3移栽密度相同,由此可見,在相同移栽密度下,施氮量不同對均價和上中等煙比例影響不大。
2.3不同處理對煙葉物理特性的影響
由表4可知,蓋膜栽培情況下,葉質(zhì)重中部葉處理GM1好于處理GM3和處理Gm2;上部葉處理GM1和處理Gm2較處理GM3好;平衡含水率中部葉以處理GM3最好,處理Gm2次之;上部葉以處理GM3最好,處理Gm2次之。葉片厚度上部以處理GM3稍好,中部葉以處理GM1為好,處理GM3次之。燃燒性上部葉較好,中部葉以處理GM1較好。在露地栽培情況下,葉質(zhì)重中部葉處理LD3好于處理LD1和處理LD2;上部葉處理LD2好于處理LD3和處理LD1;平衡含水率中部葉和上部葉都是隨著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中部葉以處理LD3最好,處理LD2次之,上部葉以LD2最好,LD3次之;葉片厚度上部以處理LD2稍好,中部葉以處理LD1為好,處理LD2次之。燃燒性上部葉較好,中部葉無明顯差異。由此可見,在2種栽培條件下,施肥和密度對平衡含水率的影響不大,葉質(zhì)重、燃燒時間等無明顯差異。
2.4不同處理對煙葉常規(guī)化學成分的影響
由表5可知,在蓋膜栽培條件下,上部葉3個處理總糖和還原糖差異不明顯,含量比較高,總氮處理GM3高于處理Gm2、處理GM1,煙堿都是處理GM3大于處理Gm2、處理GM1,說明隨著施氮量的增加,煙堿含量隨之增加,但是煙堿都比較適宜,糖堿比處理GM1大于處理Gm2、處理GM3。在露地栽培條件下,各項常規(guī)指標類似于蓋膜條件。在2種栽培條件下,總糖和還原糖的比例都比較合理,但是在蓋膜條件下,糖堿比處理GM1>處理Gm2>處理GM3,鉀的含量要高于露地栽培,中部葉的含鉀量大于上部葉,說明煙株中期吸鉀量大于后期;而露地條件下上部葉的糖堿比處理LD1明顯高于處理LD2和處理LD3。
3結(jié)論
試驗結(jié)果表明,不同施氮量與烤煙生長發(fā)育有明顯影響,在相同移栽密度的情況下,施氮量越多,煙株的葉片越寬大。在蓋膜栽培條件下,上中等煙比例明顯高于露地栽培。在蓋膜栽培條件下,處理GM2和處理GM3在剔除多留2片葉的情況下,產(chǎn)值和產(chǎn)量差異達到顯著水平,處理GM2產(chǎn)量、產(chǎn)值、上中等煙比例、物理特性、常規(guī)化學成分指標等最好;在露地栽培條件下,處理LD3和處理LD1的產(chǎn)量和產(chǎn)值都高于處理LD2;在各項指標的平衡下,以處理LD3的表現(xiàn)
最好。惠水縣在蓋膜條件下栽培,優(yōu)質(zhì)煙的施氮量以純氮105.0kg/hm2,密度1.65萬株/hm2為宜;在露地條件下栽培,施氮量以純氮127.5kg/hm2,密度1.65萬株/hm2為宜,根據(jù)不同土壤和不同年份氣候條件適當調(diào)整施氮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