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場如何高效養殖
時間:2022-07-12 05:10:49
導語:肉牛場如何高效養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目前,隨著養牛產業的快速發展,一大批中小型肉牛養殖場相繼建成投產,使肉牛養殖的數量急數增加。但由于有些肉牛養殖場條件較差,養殖技術不高,不尊重科學,一大部分肉牛養殖場還采用的是落后的、粗放式的管理,嚴重影響了肉牛養殖場的經濟效益。
1要養好母牛
1.1選好母牛品種
肉牛養殖場要選擇好基礎能繁母牛,必須要選取優種改良牛作為養殖場的基礎母牛,如西門塔爾、夏洛萊、利木贊等優種肉牛公牛和本地黃牛的雜交后代牛,并且雜交優勢表現較為突出的母牛留作基礎母牛。
1.2基礎母牛的飼養管理
1.2.1飼喂技術在飼喂上做到先粗后精,先喂后飲,每日喂3次。精料(全價料)喂前6~8小時用水調濕混勻,悶軟后拌料喂給。飼喂時要堅持少量多次的原則。不喂發霉變質、結凍的飼料。青貯飼料在冬季要在舍內飼喂,現喂現取。
1.2.2飼養管理對基礎母牛要進行科學化管理,飼喂用具要經常保持清潔衛生;舍、圈、場經常保持地面平坦、干燥、無泥坑、無宿糞。經常保持牛體衛生,每天對牛體刷拭1次;經常注意觀察牛的健康狀況,觀察牛的精神、采食、糞便等是否正常,做到早發現病牛,早治療。
1.3產前母牛的喂養
母牛懷孕以后,一定要加強營養的供給,有人認為繁殖母牛不能喂得太好,怕母牛長得過肥而影響繁殖,或者怕牛犢長得太大而不易產出。實則不然,在母牛懷孕后期必須加強營養,因為母牛在懷孕后期對營養的需求量加大,如果營養缺乏會對犢牛的生長發育造成很大影響,也可影響到產后的成活率。
1.4產后母牛的喂養
母牛產后的喂養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如果喂養不好營養不良會引起無乳或泌乳力低下,使牛犢吃奶不足而導致生長發育受阻,甚至死亡。哺乳母牛在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平衡的條件下,才能泌乳充足。在每噸飼料中添加多種維生素100~150克、蘇打粉3千克,可有效地促進母牛泌乳。
2做好犢牛的接產和護理
2.1新生犢牛窒息的預防
犢牛出生后,首先清除口鼻內的粘液,犢牛已吸入粘液而造成呼吸困難時,可拍打犢牛胸部,或握住犢牛的兩后肢將其提起,頭部向下,拍打其胸部,使之排出粘液,開始呼吸。
2.2剪斷臍帶
犢牛出生時往往自然地扯斷臍帶。如果沒有扯斷,則需人工用消毒剪刀剪斷,方法是:用雙手將臍帶慢慢理出,將臍帶內的血液向犢牛腹部方向擠壓后,在距腹部10~12厘米處用剪子剪斷或用手指掐斷。注意:在剪斷或掐斷臍帶時,一定要用2~5%的碘酒棉球消毒。以防止臍帶感染或發生破傷風。
3做好犢牛的飼養管理
3.1保溫
犢牛產出后被毛稀疏,皮下脂肪極少,體溫調節機能尚未完善,抗寒能力很差,所以,新生牛犢要做好保溫工作。
3.2吃足初乳
母牛產犢后7天內所產的乳叫初乳,初乳中富含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并具輕瀉作用,能促進胎糞排出。更重要的是初乳中含有大量的母源抗體,可使牛犢獲得對疾病的免疫力。
3.3犢牛的飼養管理
肉用犢牛的飼養管理,一般采用自然哺乳,每隔4~6小時哺乳1次,5日齡開始補喂優質干、青草,20~30日齡開始補喂精料,到3月齡,每頭每天可吃精料0.5千克。肉用母牛產后40天左右為泌乳旺期,如果母牛的日泌乳量超過10千克,則犢牛往往吃不完,如不及時采取措施,容易引起犢牛消化道疾病和母牛乳房炎,這些措施包括寄養其他犢牛、人工擠乳或調整母牛日糧,適當降低飼喂標準的方法。
4抓好犢牛的育肥
犢牛的育肥的步驟通常分為三期,即適應期、育肥期和催肥期。在適應期主要是通過飼喂優質、易消化的青綠飼料讓犢牛的消化器官得到良好的發育,同時,還要對犢牛進行驅蟲,可每頭犢牛口服左旋咪唑0.8毫克/每千克體重。進入育肥期即通過飼喂高蛋白、高營養的飼草飼料讓犢牛快速生長,體重增加;然后即進入催肥期,在催肥期通過飼喂高蛋白、高能量的全價飼料,使犢牛體膘肉豐滿,沉積脂肪,達到快速育肥的良好效果。
5搞好肉牛養殖場的疫病防治
5.1搞好防疫消毒工作
肉牛養殖場要制定各項規章制度,并嚴格執行。特別是場區管理制度、消毒制度和無害化處理制度等。
5.2搞好防疫注射
養牛場一定要按當地規定的免疫程序進行防疫注射,并且每年應驅蟲2次,可用伊維菌素制劑注射,或者口服左旋咪唑0.8毫克/每千克體重,對防治體內外寄生蟲效果很好。
- 上一篇:司法局形象樹立年活動方案
- 下一篇:司法局集中學習教育工作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