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養殖生產現狀及發展策略
時間:2022-07-19 02:28:13
導語:水產養殖生產現狀及發展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現狀
近年來,我國已進行海水養殖的淺海、灘涂面積為32.5萬公頃,占可供養殖面積133.3萬公頃的24%,產量為85.8萬噸,占全國水產總產量10%。其中海帶占23.7%,紫菜占1.6%,貽貝占24.5%,牡蠣占6.4%,蟶和蚶占17.5%。淡水養殖對象除傳統的鯉科魚類外,近年來還增加了非鯽、虹鱒、銀鮭、白鯽、羅氏沼蝦、中華絨螯蟹、淡水珍珠貝等。人工繁殖技術和網箱培育方法的采用,為養殖提供了大量苗種。此外還養殖鯔、鯪、鱸、遮目魚、對蝦、鮑、扇貝、海參等。淡水、海水養殖都還有巨大的發展潛力,養殖種類的迅速傳播和交流,可促使養殖品種單一的地區提高產量。如適應性廣的非鯽和對蝦等已成為世界性的優良養殖品種,對提高產量作用很大。先進的養殖方法和有關基礎理論,如遺傳育種和遺傳工程等的研究和應用,將極大地提高產量和增加養殖種類。人工繁殖和階段發育理論的應用可為養殖業穩定供應大量苗種,對水生經濟動植物生理、生態學的深入研究可為養殖對象提供具全價營養的配合餌料和最適生長環境。連同高密度流水養魚、混養、綜合養魚等綜合性先進技術的運用,將為養殖業的大幅度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
2常用養殖方式及其優點
水產養殖是人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獲水生動植物的生產活動,一般包括在人工飼養管理下從苗種養成水產品的全過程,廣義上也可包括水產資源增殖。水產養殖有粗養、精養和高密度精養等方式。粗養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種,完全靠天然餌料養成水產品,如湖泊水庫養魚和淺海養貝等。精養是在較小水體中用投餌、施肥方法養成水產品,如池塘養魚、網箱養魚和圍欄養殖等。其中網箱養殖模式是當前重點水產養殖模式,可節省開挖魚池需用的土地和勞力,投資后收效快。一般當年養魚即可收回全部成本,而網箱在正常情況下,可連續使用2~3年。網箱養魚能充分利用水體和鉺料生物,實行混養、密養,成活率高,可達到創高產目的。飼養周期短,管理方便,具有機動靈活、操作簡便的優點。網箱可根據水域環境條件的改變隨時挪動,遇澇,可水漲網高,不受影響;遇旱,移坳網位,不受損失,能實現旱澇保收,達到高產穩產的目的。收獲時不需特別捕撈工具,可一次性上市。也可根據市場需要,分期分批起捕,便于活魚運輸和儲存,有利于市場調節,俗稱其水上“活魚體”。網箱養魚所占水域面積小,只要具備一定的水位和流量,農村、廠礦都可養。高密度精養采用流水、控溫、增氧和投喂優質餌料等方法,在小水體中進行高密度養殖,從而獲得高產,如流水高密度養魚蝦等。
3發展措施
全新的混養概念。不但青魚、草魚、鰱魚、鳙魚可以混養,甚至魚、蝦、貝、蟹之間也可合理搭配混養。如鰻魚塘里混養胭脂魚,胭脂魚可攝食鰻魚吃剩的碎料;對蝦塘里混養小規格的尖吻鱸,尖吻鱸可及時攝食死蝦,有效地切斷了病原體的傳播。淡化馴養。許多海水養殖品種是廣鹽性的,如虱目魚、南美白對蝦等甚至可在沒有鹽度的水體中生存。且海水品種在淡水中養殖,生產速度往往更快,病害也可大大減少。北魚南移。北方有許多優秀的水產品種以往未能得到足夠的重視。實踐證明,北方地區許多廣溫性的魚類在從苗種開始逐漸馴化后,完全可適應南方的生長環境,甚至全年的平均生長速度較其在原產地更快,效益也更為顯著。雜交優勢。優秀的雜交種在生長速度、抗病力、對環境的適應力等方面都很突出,如雜交大口鯰、雜交太陽魚等都是養殖戶常選擇的好品種。仿野生養殖。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水產品的品質要求也越來越高,并且追求綠色食品也已成為時尚,同一品種野生的價格要高出人工養殖的許多倍。在青魚、草魚、鰱魚、鳙魚塘里跨年度混養水魚,養出的水魚品質非常接近野生的,售價不菲。超大規格。在常見的品種中,如果能養出超大規格的品種就會物以稀為貴,其市場的接受程度也往往令人驚喜。如目前的超大規格鱘魚(5千克以上),售價和售量都十分可觀。輪養可減輕池塘底質的惡化程度,減少病害傳染。并根據市場行情,可靈活選擇養殖品種。如有些地區上半年養殖南美白對蝦,下半年養殖鱸魚,都在防病害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 上一篇:土建工程電氣裝配技術
- 下一篇:物理教學信息技術運用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