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番茄病害防治措施綜述
時間:2022-01-28 04:00:00
導語:溫室番茄病害防治措施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東海縣日光溫室番茄主要病害的發生特點及防治措施,包括灰霉病、青枯病、病毒病等,以期為保護地番茄的病害防治提供參考。
關鍵詞:溫室;番茄病害;發生特點;防治措施;江蘇東海
番茄是東海縣日光溫室蔬菜的主要栽植品種,由于種植年限較長,導致番茄病害種類多、危害重,病害發生呈現出新的規律,老病害逐年加重,新病害相繼出現,多種病害不是同時發生,就是交替出現,使菜農防治愈來愈困難。該文針對以上特點,提出日光溫室番茄病害的綜合防治措施。
1灰霉病
1.1發生特點
番茄整個生育期均可發生,以生長中后期發生危害重。主要危害葉片、花和果實,莖桿也能受害。葉、花、果實受害后,病部均可產生濃密的灰色或褐色霉層[1]。
1.2防治措施
1.2.1農業防治。一是清理病殘體。收獲時清除田間植株殘體,并進行深耕,減少翌年初侵染源。發病初期及時摘除粘附在果實上的花瓣和柱頭,切斷灰霉病菌侵染的橋梁。在田外集中深埋,可有效減少田間再侵染源,減輕發病程度。二是看天氣澆水,小水勤澆,避免大水漫灌和陰天前澆水。澆水一般在晴天上午進行,發病初期適當節水,防止結露。
1.2.2生態防治。即變溫管理。早晨太陽剛出來時放風0.5h,排出濕氣后閉棚升溫。晴天上午當棚溫升到33℃,再開始放頂風,31℃以上高溫可減緩灰霉孢子的萌發速度,推遲產孢,降低產孢量。當棚溫降至25℃時,繼續放風,使下午棚溫保持在20~25℃,棚溫降至20℃時,關閉通風口以減緩夜間棚溫下降,夜間保持15~17℃[2]。
1.2.3化學防治。一是定植前用藥。一般在苗床上(移栽前7~10d)噴灑1次藥預防,做到無病苗入棚。二是在蘸花的激素藥液中加入防治灰霉病的藥劑。在第一穗開花時配制成0.1%的藥液,可加入腐霉利或速克靈或異菌脲或多霉威等等;然后在澆催果水前1d主動噴灑1次藥。三是噴藥預防。用達科寧500倍液、阿米西達1500倍液、適樂時1500倍液、達科寧500倍液交替噴施,每次間隔15d左右。四是治療防治。發病初期可用萬霉靈、適樂時、施佳樂、阿米西達交替噴施,間隔7d噴施1次,視病情連用2~3次。
2青枯病
2.1發生特點
多發生在作物生長中后期,侵害植株的維管束,使莖、根變褐腐爛,切斷病莖,用手擠壓,有乳濁黏液流出。
2.2防治措施
2.2.1農業防治。一是合理輪作。發病地要盡量避免連作,實施3年以上的輪作,可與瓜類作物進行輪作,但不可與其他茄科、大豆、花生等作物連作,以減少菌源積累,減輕發病程度[3]。二是實施健身栽培。作物生長中后期不宜進行深中耕,以減少傷口。選用抗病品種,適時播種,培育壯苗。施用腐熟的有機肥或草木灰或石灰粉,調節土壤酸堿度,改變微生物群落。作物生長中后期根外噴施硼肥,可促進維管束的健壯生長,增強植株抗病性。在多雨季節,應用覆蓋頂膜避雨技術,減輕病害發生程度。三是及時拔除病株。當田間出現病株時,要立即拔除,于田外集中銷毀,并在發病株及其周圍撒施石灰粉消毒。
2.2.2化學防治。定植前可用青枯病拮抗菌浸苗根;在發病初期,用64%殺毒礬可濕性超微粉800倍液,或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農用鏈霉素4000倍液噴霧,7~10d噴1次,連噴2~3次。
3病毒病
3.1發生特點
番茄病毒病常因多種病毒復合侵染而使癥狀表現復雜,大致有3種類型:①花葉型。葉片上黃、綠相間或深綠、淺綠相間,有時葉脈透明,嚴重時葉片皺縮;②畸形型。有蕨葉癥狀,呈扇形或卷葉形,葉脈間黃化,葉片邊緣向上方彎卷,常伴隨整個植株矮化、縮頂,有時叢生;③條斑型。可發生在葉、莖、果實上,為茶褐色的斑點或云紋。
3.2防治措施
病毒病是系統侵染性病害,一旦感染,全株發病,目前尚無好的治療藥劑。因此,對病毒病重在預防[4]。
3.2.1農業防治。一是選用抗耐病品種。一般來說,早熟品種較晚熟品種抗病,可選用強豐、蘇粉1號、蘇粉2號、早豐、西粉1號、西粉2號、蘇抗5號、雙抗1號等抗耐病品種。二是加強栽培管理。適時早播早定植,發揮避病作用。采用配方施肥技術,施足基肥,定植后要合理肥料運籌,增施磷、鉀肥,開花坐果期,可噴施0.1%~0.2%硫酸鋅溶液,以增強植株抗病力。
3.2.2化學防治。一是種子消毒。將種子用清水預浸4~5h,再用0.1%高錳酸鉀溶液,或10%磷酸三鈉溶液浸泡20min,撈出用清水洗凈后催芽播種。二是藥劑防治。及時誘殺和防治蚜蟲、粉虱等傳毒媒介。早春大棚通風時,設網通風,防止傳毒昆蟲隨風遷入傳毒。大棚內出現蚜蟲等害蟲時,可用黃板誘殺,并及時用藥防治。可選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或48%毒死蜱乳油,或0.5%蟲螨立克,或滅色安等藥劑進行噴霧防治。天氣干旱,蚜蟲等害蟲大量發生時要連續噴藥2~3次,間隔5~7d,達到消滅害蟲、控制和減輕病毒病發生的目的。在病毒病發病初期噴施病毒鈍化制劑,可選用3.95%病毒必克或20%病毒A,或50%滅菌成,或寧南霉素等藥劑進行噴霧防治,5~7d噴1次,連噴2~3次,噴霧時最好與含氮葉面肥混噴,能有效地促進植株轉化,減少產量損失,提高品質。
4參考文獻
[1]戴景詩.日光溫室番茄病害發生特點及防治[J].現代農業科技,2008(23):151.
[2]周曉燕,馮小燕,朱訓永,等.番茄主要病害的識別及防治[J].現代農業科技,2009(14):164.
[3]王曉波.大棚番茄主要病害的發生與防治[J].四川農場,2008(3):28-29.
[4]王曉波.大棚番茄主要病害的發生與防治[J].農化新世紀,2008(2):44.
- 上一篇:剖析制度分析整體主義法涵義
- 下一篇:論公共管理模式的理性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