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增進植保社會化服務體系的構建

時間:2022-03-08 02:18:00

導語:探索增進植保社會化服務體系的構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探索增進植保社會化服務體系的構建

摘要:介紹了鹽城市縣(區)、鎮(鄉)、村3級植保社會化服務體系的構成特點、服務模式以及通過專業化防治取得的“三提高”、“三降低”、“三安全”的效果,并提出了今后建議。

關鍵詞:植保社會化服務體系;構成特點;服務模式;成效

江蘇省鹽城市是一個農業大市,下轄9個縣(市、區),現有耕地面積78.03萬hm2,常年種植小麥、水稻、棉花、蔬菜、特經等作物。伍佑鎮現有耕地面積2400hm2,種植作物也是以小麥、水稻、蔬菜、特經為主,因近城郊,外出務工人員較多,病蟲害的防治矛盾尤為突出,發展病蟲專業化防治顯得更加重要。近幾年來,各級政府加大了對植保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扶持和行政推動力度,穩步推進了植保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基本構建了縣(區)、鄉(鎮)、村3級服務體系,通過推進植保社會化服務工作,基本達到了“三提高”、“三降低”、“三安全”的要求。即:防治效果、防治效率、防治效益“三提高”;防治成本、勞動力強度、環境污染“三降低”;農產品質量、人畜生活、作物生長“三安全”。通過推進植保社會化服務工作,解決了當前農村勞動力大量外出務工、留守的婦女兒童、老弱病殘病蟲防治難的問題,受到了廣大農民的歡迎[1-3]。

1當前植保社會化服務體系的構成特點

植保社會化服務體系的構成,主要是由政府植保機構、農藥(械)生產企業、農藥(械)營銷組織和媒體(電視臺、廣播、網絡、報刊、出版社)、植保機防專業隊共5個部分組成,其特點如下。

1.1植保機構

即各級政府所轄植保部門,屬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國家財政劃撥工資。植保技術力量雄厚,病蟲檢疫檢查設施條件較完備,承擔著轄區內農作物病蟲預測預報、防治技術指導、植保新技術推廣的主要任務。它對本轄區內植保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建設和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與其他4個成員相比,在植保技術和農藥的宣傳上有較強的公正性。

1.2農藥(械)生產企業

主要承擔農藥械的生產、供應。通過專業技術營銷隊伍或聘用植保技術人員,把觸角伸向農民,變產品推銷為植保技術推銷、田間地頭培訓。同時,通過廣告形式,向農民宣傳自己的產品。對農民的技術服務帶有一定的局限性或易產生誤導。

1.3農藥經營組織

主要承擔著農藥供應,向農民推薦使用農藥的重要任務。對農民用什么藥防治、用多少、怎樣用起著主要作用。他們的職業道德、業務素質直接影響農民的科學用藥和植保水平。有些營銷組織經常深入田間地頭進行植保技術培訓,推薦農民使用自己門店的產品。技術服務也帶有一定的偏向性和誤導性。如:防治某種蟲害,本來用甲藥即可,他要推薦使用乙藥,因為乙藥利潤大。本來使用一種藥即可防治,他要推薦2種藥復配,因為2種藥都用,可獲得更大的利潤。目前,這支力量人員素質較低,服務不規范,亟待加強管理和提高。

1.4媒體

主要指傳播植保技術、農藥信息的電視、廣播、報刊、音像、網絡。在信息化時代,這些媒體對植保技術的傳播普及起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當前尚是一個薄弱環節。其質量狀況主要受植保機構、農藥生產企業、農藥營銷組織的制約,同時也受到政府政策的影響。

1.5植保機防專業隊

主要是以彌霧機手和種田大戶為主的能人組建的,主要根據農民需求,為農民提供不同形式的服務。

2植保社會化服務模式

2.1縣、鎮(鄉)植保專業合作社模式

縣、鎮(鄉)組織化程度高,有專業技術人員指導,信息及時,施藥及時,防治效果有保障,是當前縣、鎮(鄉)發展植保機防組織的主要模式。它既可以單獨組建,也可以與其他農業合作組織(農藥生產企業、農藥經營組織、媒體)聯建,為本區域內會員及社外農戶提供服務。

2.2村級植保機防專業隊模式

實行統防統治、統防代治、承包防治。所謂統防統治就是統一時間、統一技術、統一配方、統一管理,帶藥帶機在規定的時間內實行統一防治。機防隊和機手按照縣植保站病蟲情報要求,及時向農戶傳遞病蟲防治技術信息,提供防治藥械和施藥服務,保證施藥質量,收取工本費和服務費用。代防代治主要是針對一家一戶缺乏勞力(老人、婦女,外出務工)的農戶,由農戶提供藥劑,機防隊或機手按要求噴施農藥,由農戶付機手噴藥的勞務費用。承包防治就是機防隊與農戶先確定一季作物或某一病蟲的防治費用,簽訂承包防治合同,收取病蟲防治費用,實行承包防治,包括田間調查、防治方案、防治藥劑、施藥機械、噴藥作業、防治效果等均由機防隊承包。防治效果不好或造成損失由機防隊全額賠償。

2.3組級植保專業戶代治模式

主要由種田大戶發展而成。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外出務工人員的增加,分散于每戶的土地逐漸向種田大戶轉移,種田大戶數量不斷增加,面積不斷擴大。他們自己購買彌霧機,在農業技術員指導下,對自己種植的田塊按病蟲情報的要求進行防治,其防治及時,藥劑對路,防效保證。他們在滿足自己需要的基礎上,利用剩余機力走村竄戶為他人提供代防代治。這種形式也是由農戶提供藥劑,專業戶按要求噴施農藥,由農戶付機手噴藥的勞務費用。

3植保社會化服務成效

3.1提高防治效果

由于植保專業化防治組織開展防治,施藥時間統一、配方統一、技術統一,并根據植保部門提供的病蟲發生實況,對癥下藥,且使用機動噴霧器防治,霧化效果好,附著力強,不但顯著提高了病蟲防治效果,同時也避免了藥害的發生[4,5]。

3.2降低農藥成本

專業化防治組織可成批量從廠家或經銷商處購買農藥,減少了中間環節,降低了農藥的價格,同時也保證了農藥質量。統一配方也避免了農民亂用藥、噴“保險藥”而導致成本增加的問題。

3.3省工省時,提高工效

在勞動力大量轉移的廣大農村,勞力不足是近年來的普遍現象。專業化防治組織在緩解噴藥用工矛盾,及時控制病蟲危害方面的優勢越來越明顯。從近年來防治實踐看,每臺機動噴霧器工效是普通手動噴霧器的10倍以上。

3.4提高農產品質量

專業化防治組織選用無公害生物農藥或低毒低殘留的化學農藥,使高毒高殘留農藥的污染問題從源頭得到了控制,降低了農藥殘留量,提高了農產品質量。

3.5保護農民身體健康,減輕環境污染

專業化防治組織開展防治,既有效地防止了盲目用藥、不當用藥、使用假劣農藥和非生產性農藥中毒事故的發生,又防止了高毒高殘留農藥對農民身體的毒害和對環境的污染,同時減輕了農民用藥后隨地拋棄藥瓶、藥袋垃圾而造成的環境污染。

3.6提高作物產量

由于專業化防治組織開展防治科學及時,杜絕了病蟲的進一步擴散蔓延,克服了由于防治時間不統一導致交叉傳播的現象,明顯提高了作物產量。

3.7增加機手的經濟收益

機手大多數主要從事農業生產,收入有限,成為代防代治或專業防治機手后,不僅掌握了病蟲防治技術,而且每年可增加1000~3000元的勞務收入,同時家中農活也沒有受到多大影響。

3.8輻射及帶動效應明顯

由于專業化防治組織開展防治技術到位、時間統一、效果保證、省工節本,所以只要機防隊噴藥,周邊農戶就能看到或間接收到植保信息。這樣的輻射影響及帶動效應遠勝于平時培訓、宣傳。

4建議

今后應積極發展植保社會化服務,提高植保社會化服務水平,加大農作物病蟲綠色防控的支持力度;強化病蟲預警與防控手段;加強植保體系建設,形成省、市、縣、鄉、村信息及時溝通的病蟲監測網絡;逐步達到植保專業化統防統治,提升病蟲專業防治水平,確保糧食生產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目標的實現。

5參考文獻

[1]王開堂.加強植保機防隊建設提升病蟲專業化防治水平[J].安徽農學通報,2008(3):110,111.

[2]詹文蓮.涇縣發展病蟲專業化防治成效顯著[J].現代農業科技,2008(10):91,94.

[3]肖曉華.對秀山縣植保專業化防治組織的思考[J].現代農業科技,2007(12):72-74.

[4]頓美閣,李會群.濮陽市植保專業化服務組織發展探析[J].現代農業科技,2009(13):185,188.

[5]張躍.關于含山縣植保專業化防治組織發展的思考[J].現代農業科技,2009(13):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