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源奶采集恒溫調控

時間:2022-12-11 11:21:00

導語:小議源奶采集恒溫調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議源奶采集恒溫調控

目前,在奶制品行業里,有一條競爭法則“得奶源者得天下”,在上游資源奶源的激烈爭奪中企業往往忽視了對于源奶采集恒溫控制技術方面的發展和提高,造成了源奶質量安全的重大隱患!

1國內原奶采集現狀

1.1行業情況從2005年開始,中國乳品業進入了激烈的競爭階段,各大乳企紛紛在全國搶奪市場,開始出現各家搶奶源的現象,奶源甚至成了乳品企業發展的瓶頸。擁有了奶源就擁有了話語權,社會上各類奶站開始應運而生,奶源市場的混亂局面從此埋下了禍根。

但自2008年震驚全國的“三聚氰胺”事件后,消費者對國內乳業品牌大失所望,進而致使市場的崩潰。2008年,中國乳業經歷了改革開放30年來首次負增長,更深層的奶源問題也暴露出來。數據顯示,“三聚氰胺”事件發生之前,我國2000多家乳品企業中真正擁有自有奶源的企業數量還不到10%。大部分大型乳制品加工企業的來源,除了旗下自營的牧場提供的奶源外,還有一部分來自奶農。現在中國奶源模式多為“公司+農戶”,90%以上的奶牛由農民飼養,規模小、生產水平低、衛生設備不足,大多數牛奶達不到一級標準,細菌總數普遍過高。手工擠奶仍然占總產量的65%,中國的奶牛,有80%是由農戶們自己飼養,防疫設施不完善,因此中國奶源的確存在多處硬傷,國家標準過低、檢測不嚴、奶源不足、分布不均、國內奶源細菌總數過高等現象正在制約中國奶業的健康發展。

1.2人工擠奶流程:

1.2.1擠奶前應對乳房進行清潔與消毒。先用35℃~45℃溫水清潔乳房、乳頭,然后用專用藥液藥浴乳頭15秒~20秒后擦干。每頭奶牛應有專用的毛巾,鼓勵用一次性紙巾擦干。藥浴液應在每班擠奶前現用現配,并保證有效的藥液濃度。

1.2.2手工將頭2把~3把奶擠到專用容器中,檢查是否有凝塊、絮狀物或水樣物,乳樣正常的牛方可上機擠奶。乳樣異常時應及時報告獸醫,并對該牛只單獨擠奶,單獨存放,不得混入正常生鮮乳中。

1.2.3對乳房乳頭清洗擦干后應在45秒內將奶杯穩妥地套在乳頭上,使奶杯均勻分布在乳房底部,并略微前傾。擠奶時間4分鐘~7分鐘,出奶較少時應對乳房進行自上而下的按摩,防止空擠。擠奶套杯時應避免空氣進入杯組中。擠奶過程中應觀察真空穩定性、擠奶杯組奶流,必要時調整奶杯組的位置。

1.2.4擠奶結束后,應在關閉集乳器真空2秒~3秒后再移去奶杯。不得下壓擠奶機,避免過度擠奶。擠奶結束后,應再次進行乳頭藥浴,藥浴時間為3秒~5秒。

1.2.5擠出的生鮮乳應在2小時之內冷卻到0℃~4℃保存。儲奶罐內生鮮乳溫度應保持在0℃~4℃。生鮮乳擠出后在儲奶罐的儲存時間不應超過48小時。鮮奶運輸到加工廠的途中溫度應保持在0℃~10℃的條件下。

2我國原奶采集恒溫控制存在的問題

根據人工擠奶流程,我們很容易發現擠出的生鮮乳對時間和溫度的控制有著嚴格的要求,否則就會產生許多問題,無法確保奶源的品質。

2.1細菌數嚴重超標國際標準的牛奶要求嗜冷菌少于1000個菌落/毫升,鮮奶擠壓的奶溫在32℃-35℃左右,細菌繁殖很快,必須在3小時內降溫到安全溫度4℃,才能有效在抑制細菌繁殖,確保奶源優質。但是在我國奶業質量分析報告上所檢測的奶均達到幾十萬菌落/毫升,由此說明兩點:①牛奶受到嚴重污染;②牛奶擠出后冷卻速度太慢或貯存時間太長,沒及時送乳品廠加工,使嗜冷菌在較低溫度下大量繁殖。

而嗜冷菌高的牛奶多有異味,所以要靠加香精來掩蓋不良的氣味。國內制造的香精很大部分是被乳品企業消耗掉的,而長期食用香精對人體將造成傷害。

2.2原奶貯奶罐無溫度顯示裝置收奶原奶驗收合格后先到十里以外的地方過磅,往返需要半小時甚至更長時間。過完磅的原奶經雙聯過濾、真空脫氣、板換冷卻后,泵入貯奶罐中。此過程耗時1-1.5小時。該工序存在的主要問題:一般牛乳的脫氣溫度在60℃左右效果比較好,所以脫氣機應安裝在貯奶罐之后,貯奶罐的奶經預熱至60℃并脫氣后再進行分離、(標準化)、均質。但由于設備安裝已經定型,所以無法改進。

2.3奶站監控不到位中國牛奶行業發展起步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期,當時產業模式基本上是牛奶生產企業擁有自己奶場,實現自產自銷的經營方式。然而這種模式使牛奶生產企業的發展就受制于奶場的規模、奶源供給瓶頸,直接影響企業的壯大。現在行業內一批具有實力的企業開始興建自己的大型牧場。但在一些地區還是存在奶站管理不到位的情況。雖然政府目前極力改變這一現狀,“2008年11月,農業部對全國生鮮乳收購站進行清理整頓工作,對全國20393個奶站進行篩查,關閉奶站3908個,清理后保留奶站16485個,全部納入了監管范圍,實施駐站監管。”但我們仍認為奶站監控不到位是制約牛奶生產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

3原奶采集恒溫控制的控制措施

3.1建立RFID冷鏈溫度管理系統由于冷鏈物流不但對時間長短的限制很高,而且對于恒定的溫、濕度也有著十分嚴格的要求。從原材料的采購一直到終端銷售,低溫冷凍食品都要求一個溫、濕度穩定的環境。而原奶的采集過程屬于奶制品冷鏈物流的開端,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所以應用RFID技術建立一個RFID冷鏈溫度管理系統對原奶的采集過程實施監控,這樣會對原奶的品質保證起到一定的作用。

RFlD技術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并獲取相關數據,識別工作無須人工干預,可工作于各種惡劣環境。其優點是不局限于視線,識別距離比光學系統遠,射頻識別卡可具有讀寫能力,可攜帶大量數據,難以偽造,且有智能功能。

“RFID冷鏈溫度管理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帶溫度傳感器的RFID標簽和相應的應用程序,主要監控冷鏈物流運輸中產品溫度和濕度的變化情況。但在原奶采集的環節,奶農可以在采集原奶后把“帶溫度傳感器的RFID標簽”放置在儲奶罐中,隨時監測原奶的溫度變化。這樣冷鏈監測中心就可以通過RFID讀寫裝置讀取RFID芯片內的溫度數據,系統自動生成整個供應鏈之中溫度變化靜態圖,如果溫度超出系統預設的規定溫度,溫度靜態圖的溫度超出部分曲線將變成紅色報警。溫度靜態圖的橫軸是時間,縱軸是溫度,所以能準確地知道溫度在各時間點的變化,容易責任界定,方便信息追溯。如果有原奶不符合溫度標準,應立即采取措施,從而保證原奶的品質。

另外,根據需要,將系統擴展為覆蓋全冷鏈流程的冷鏈監測中心數據平臺,建立食品的安全數據庫,并通過RFID在供應鏈上建立商品追溯系統,就可實現從原材料的加工入庫,一直到終端銷售冷柜整個流程的監測和控制了。

3.2建立有效的監督管理制度即在全國的基層奶站,實施人盯人、人盯擠奶廳、人盯運奶車,24小時監控。此外,還將在所有奶站擠奶廳安裝攝像頭,給所有恒溫運奶車裝上GPS定位系統。

3.3加強對奶農專業技能的培養源奶采集恒溫控制與對奶農專業技能的培養不可分離,牛奶生產企業可通過對奶農進行專業培養使其熟練掌握RFID技術在信息化平臺上的應用,將產學真正結合起來,提高源奶采集的質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