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論水稻育插秧實施機械化

時間:2022-06-30 06:19:33

導語:談論水稻育插秧實施機械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談論水稻育插秧實施機械化

一、基本情況

2008年以來,息縣把水稻機械化育插秧技術示范推廣工作擺上重要位置,采取購機補貼、育秧盤補貼、機插作業補貼、獎勵扶持、示范帶動等一系列措施,切實加大推廣力度,使水稻機械化育插秧得到長足發展。

(一)機械數量大幅增加

2008-2011年,息縣共建設水稻育秧工廠4個,機械化育秧流水線6條。2011年新增水稻插秧機30臺,比2010年增長62.5%,是2008年的6.5倍,現保有量達78臺。

(二)作業面積較快增長

2011年,全縣水稻機械化插秧面積0.8萬hm2,機械化插秧率達16.7%,比2010年增長71.6%,是2008年的60.5倍。

(三)經濟效益明顯提升

2011年,縣農機局、農業局組織專家組聯合測產,息縣孫廟鄉機械化育插秧水稻每667m28.5折后實產661.9kg,比同等條件下手工育插秧增產175.5kg,增產幅度達到36.1%,再加上節省的成本100多元,水稻機械化育插秧增產增收的效果明顯。

二、主要措施

(一)明確目標,加強領導

為加強對全縣水稻育插秧機械化技術示范推廣工作的組織領導,息縣政府成立了水稻育插秧機械化技術示范推廣工作領導小組,印發了《息縣2011年水稻育插秧機械化技術示范推廣工作實施方案》,把目標任務分解到各水稻主產鄉鎮,要求每個村至少推廣1臺插秧機,并把推廣任務完成情況作為年終目標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

(二)強化宣傳,注重培訓

1、開展技術宣傳活動。縣里印發《水稻機插技術10問10答》和《水稻機插秧技術優勢》等宣傳資料,通過廣播、電視、網絡、橫幅、標語等媒介,大力宣傳水稻育插秧機械化技術和示范戶典型,提高廣大農民對水稻育插秧機械化技術的認知度,在全縣營造良好的水稻育插秧機械化技術推廣氛圍。

2、開展技術培訓活動。組織技術人員進鄉駐村,舉辦水稻育插秧機械化技術專題培訓班,印發《水稻育插秧機械化技術講義》等技術資料,細致講解機插秧育秧技術規程和育插秧技術要領,注重操作演示和現場釋疑,讓農民“看得見,學得懂,能用上”,讓全縣農機手和稻農親身感受、基本了解、自覺接受水稻育插秧機械化技術。

(三)狠抓育秧,強化技術服務

1、搞好技術培訓。通過加強技術培訓,幫助農民認識掌握育插秧技術要領,克服畏難情緒,著力培訓一批農民技術員和基層農機員,通過他們傳幫帶周圍農民。

2、搞好技術指導。把重心下移,派出技術指導組,巡回各示范點,深入農戶家中和田間地頭,手把手向農戶傳授技術、釋疑解答,現場做給農民看,幫助農民辦,帶著農民干,切實提高水稻機械化育秧水平。

(四)實行農機與農藝相結合

為解決示范農戶后顧之憂,保障育插秧技術推廣效果,縣里成立水稻育插秧機械化技術示范推廣工作農機與農藝結合領導小組及技術攻關組、技術指導組,抽調農機、農藝專家,從農藝方面入手,研究解決水稻軟、硬盤育秧等問題,彌補農機技術人員農藝知識缺乏的缺陷,充分發揮農機、農藝技術集成的支撐和保障作用,做到“栽插一畝,成功一畝,帶動一片,影響一方”,保障育插秧農戶利益,確保示范推廣取得實效。

(五)強化服務,提供保障

1、及早抓好機具落實、調運、調試、使用和維修技術培訓服務。

2、想方設法充實維修專業技術力量。一方面要求縣農機化技術推廣站的專業技術人員深入一線開展技術指導和技術培訓,另一方面根據機具分布情況,抽調部分機關、鄉鎮或社會農機維修技術人員,有計劃地學習插秧機構造原理及故障排除技術,農忙期間組織他們開展劃片巡回服務,并把他們的服務業績與報酬掛鉤,確保農忙期間所有插秧機拉得出、打得響。

3、爭取各級黨委、政府及農機部門的重視支持,引導和調動農民投資興辦水稻機械化育插秧服務業,加快水稻種植機械化步伐。

三、建議

(一)抓好技術普及

要結合科技入戶、農民實用技術培訓、陽光工程和典型示范等形式,大力宣講機插秧的優點,積極推廣機插秧技術,把重點技術推廣到千家萬戶,通過農民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縣、鄉農機、農業部門要重點圍繞農機大戶、農機專業合作社、種糧大戶,有針對性地開展多種形式的技術培訓工作,建立一支既懂農機又熟悉農藝的機插秧技術推廣骨干隊伍。在育秧、插秧及大田生長等關鍵時期,組織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進行技術指導,確保各項技術措施及時到位。通過開展扎實有效的培訓,使廣大插秧機手和農民群眾掌握機插秧技術要領,確保示范推廣工作全面成功。

(二)搞好插秧機售后服務與維修能力

插秧機故障是農戶最為擔心和害怕的事。要引導插秧機生產企業直接面向機手開展技術示范指導,提高售后維修服務質量,確保不因插秧機維修而誤農時。同時充分發揮縣農機培訓機構功能和作用,加強農機手和農機系統干部職工培訓,著力培養插秧機維修實用人才,建立起本地的插秧機維修服務人員隊伍,建立健全插秧機維修服務網絡。

(三)推進水稻生產規模經營

“地塊小,分散經營”是制約息縣水稻機械化發展的瓶頸,所以要加快土地流轉集中管理,打破農戶各自為戰的經營格局,為機插秧社會化、專業化服務創造有利條件。

(四)提高市場化服務水平

不斷研究新時期水稻機插服務市場的特點和規律,扶持和引導農機服務組織積極參與到水稻育插秧機械化中來。通過培育市場,加快機插秧發展模式的創新,積極推進插秧機服務向專業化、市場化、產業化方向發展,引導機手通過機械聯合、技術聯合、服務聯合等多種形式,做大做強水稻機械化育插秧服務產業。

(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1、提高水稻插秧機購機補貼額度,解決農民購買力不足問題。

2、按面積對工廠化育秧和機插作業進行補貼,調動發展水稻機械化育插秧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