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蔬菜大棚施肥及病蟲害預防
時間:2022-07-20 02:33:18
導語:溫室蔬菜大棚施肥及病蟲害預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蔬菜大棚發展迅速。然而冬季溫室蔬菜大棚施肥與病蟲害防治難一直是困擾著菜農的問題。下面介紹冬季溫室蔬菜大棚施肥與病蟲害防治要點。
1蔬菜大棚施肥要點
1.1農家肥要腐熟沒有經過腐熟的農家肥存有病菌和病蟲,給蔬菜施用后容易傳播病害。另外,如果將農家肥放到大棚里再進行腐熟,產生的氨氣容易燒傷菜苗。因此,農家肥要在棚外充分腐熟后再施用。
1.2施肥方法要科學合理底肥最好在蔬菜定植一周前施用,并且要與土壤混合均勻;追肥可以在距離植株7~10cm的地方溝施或者穴追。追肥后要及時蓋土、澆水,千萬不要將肥料直接撒在地面或植株上,以免肥料揮發或燒傷蔬菜秧苗。根外追肥應該選擇在蔬菜需要肥料的高峰期及蔬菜生長后期,最好選擇陰天或傍晚進行,盡量將肥液噴到新葉及葉子背面,以利于蔬菜吸收。
1.3化肥施用要適量由于大棚內的肥料不容易流失,所以過度施用化肥會引起土壤中鹽類濃度的增加,輕則影響蔬菜正常生長,重則導致土壤次生鹽漬化。因此,施肥前要進行肥力測定,進行配方施肥,不要盲目施用。
1.4微肥施用要準確微量元素肥料在蔬菜生長過程中需求量雖然很小,但在蔬菜代謝中的作用卻很大。目前常用的微肥有硼、鉬、鋅、鐵肥等。微肥多做基肥施用,也可用于拌種、浸種或根外追肥。由于微肥適量與過量之間的范圍比較窄,所以用量一定要準確,避免造成肥害。1.5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方法要得當使用好植物生長調節劑,會對蔬菜增產起到促進作用。但是,每種調節劑在應用上都有一定的條件和范圍,尤其要掌握好使用的時間和濃度,不能馬虎大意,否則就不能達到蔬菜增產的效果。
2主要病蟲害與防治
2.1幼苗猝倒病猝倒病主要危害黃瓜、番茄、茄子及辣椒幼苗。苗床開始時只有少數幼苗發病,幾天后由此為中心逐漸向外蔓延擴展,最后引起成片幼苗猝倒。苗期遇寒流低溫和光照不足時易發病。防治幼苗猝倒病,一是選擇無土育苗技術,縮短苗齡,提高秧苗質量,杜絕病害。二是床土消毒,選用無病新土或每1m2用五氰硝基苯粉劑9g,或地菌靈8g,或質量分數為25%的甲霜靈可濕性粉9g加質量分數為70%的代森錳鋅1g,用細土拌勻撒在畦面上,剩余的覆蓋在種子上面。三是種前一次性灌足底水,出苗后盡量不澆水。四是及時放風排濕,避免低溫高濕。五是出苗后若發病,選擇晴天噴藥,可用烯酰嗎啉1000倍液,或質量分數為72%的克露可濕性粉劑600~700倍液,或質量分數為75%的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施。
2.2幼苗立枯病立枯病主要危害黃瓜、番茄、茄子、辣椒幼苗,剛出土幼苗及大苗均可染病。幼苗莖基部出現橢圓形褐色病斑,地上部白天萎蔫,晚上恢復,病斑漸凹陷,發展到繞莖一周,致植株莖基部縊縮干枯而死。病斑有輪紋或淡褐色蛛絲狀霉層,不同于猝倒病。苗床溫暖多濕,通風不良易發病。防治幼苗立枯病,一是選用無土育苗技術。二是加強苗床管理,科學放風,避免高溫高濕出現。三是苗期定期葉面施肥,提高作物抗病力。四是苗床藥土處理,每1m2可用艾菌托或甲基硫菌靈8g混土撒畦面。五是發病初期可用質量分數為72.2%的普立克800倍液,或質量分數為69%的烯爾嘧800倍液噴淋苗床。
2.3幼苗漚根漚根是蔬菜育苗期常見病害。病苗根部不發新根,根皮發銹腐爛。地上部葉緣枯焦,萎焉易拔起,嚴重時,幼苗成片干枯而死亡。低溫高濕易發病。防治幼苗漚根,一是選用無土育苗技術。二是秧畦要平,澆水均勻,嚴禁大水澆灌。三是育苗期注意提高地溫,避免低溫高濕出現。四是初發病時及時松土,避免澆水。
2.4瓜類細菌斑病瓜類細菌性角斑病主要危害黃瓜、西葫蘆。病葉正面病斑中部干枯脆裂,形成穿孔;背面病斑因葉脈限制呈多角形。一般濕度越大,發病越重。防治細菌性角斑病,一是重點抓好生態防治。上午升溫排濕,夜間濕度控制在80%以下,盡量縮短葉緣及葉面結露時間和數量,降低發病所要求的溫濕條件。二是發病初期噴施質量分數為50%的琥珀肥酸銅(DT)可濕粉400倍液。
2.5芹菜斑枯病芹菜葉、葉柄、莖均可發生斑枯病。葉片病斑呈圓形散生,大小不等;葉柄、莖部病斑呈現長圓凹陷,中部散生黑色小點。防治芹菜斑枯病,一是加強田間管理,施用底肥,增加植株抗病性。合理密植,注意降溫排濕。二是定植前用藥劑噴撒苗床,但要定植,可選世高80倍液。緩苗后用10%百菌清煙劑薰棚,每0.067hm2用300g,間隔10d再薰1次。
2.6芹菜菌核病芹菜菌核病危害芹菜莖、葉。病斑初為褐色水浸狀,濕度大時形成軟腐,表面生出白色菌絲,后期形成鼠糞狀黑色菌核。一般低溫高濕發病較重。防治芹菜菌核病,一是采用生態防治法避免發病條件的出現。二是發病初期噴施質量分數為50%的速克靈,或質量分數為50%的撲海因可濕粉100~1500倍液。
2.7黃瓜根結線蟲病黃瓜根結線蟲病主要發生在根部,側根或須根上。須根或側根染病后產生瘤狀大小不等的根結。解剖根結,病部組織里有很多細小的乳白色線蟲埋于其內。根結之上一般可長出細弱的新根,致寄主再度染病,形成根結。地上部表現癥狀因發病的輕重程度不同而異,輕病株癥狀不明顯,重病株生育不良,葉片中午萎蔫或逐漸黃枯,植株矮小,影響結實,發病嚴重時,全田枯死。防治黃瓜根結線蟲病,一是水淹法。有條件地區對地表10cm或更深土層灌水幾個月,可在多種蔬菜上起到防止侵染、繁殖和增長的作用。二是合理輪作。發病嚴重田塊,實行與抗耐病菜類(如大蔥、韭菜、辣椒等)輪作。三是藥劑防治。發病田塊可選用質量分數為50%的線敵,或阿維線蟲、或速殺凈,每0.067hm2施2kg于定植溝內。在作物生長階段也可用質量分數為1.8%的阿維菌素2000倍液灌根。四是加強管理。作物生長期間,加強田間管理,徹底處理病殘體,集中燒毀或深埋。同時,合理施肥或灌水以增強寄主植物的抵抗力。
2.8白粉虱白粉虱危害黃瓜、番茄、茄子等多種蔬菜。以成蟲和若蟲集中在葉背吸食植物汁液,造成葉片褪色、變黃、萎蔫,嚴重時整株死亡。防治白粉虱,可在溫室內懸掛黃板誘殺成蟲。傍晚選用滅殺斃4000倍液,或功夫500倍液噴霧,連續使用效果較好。
- 上一篇:旅游語篇英文翻譯
- 下一篇:蔬菜生產綠色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