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科技園區閩臺農業科技論文
時間:2022-01-28 03:44:26
導語:農業科技園區閩臺農業科技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閩臺農業科技合作存在的問題
1.1科技投資力度不足福建各級政府的財政投入有限,制約了科技創新發展和公共科技平臺的建設。從圖1可以明顯的看出,福建的科技資金的投入要遠低于臺灣地區,特別是早期,福建的科技研發投入相當的有限,2000年閩臺科技研發投入相差達20倍。經過10多年的發展,福建的科技研發投入正逐步與臺灣縮小距離,但總體上仍遠低于臺灣地區。而園區的發展離不了資金的投入,政府相關部門在科技創新和科技平臺的建設上的投入有限,加上園區中企業對科研投入也相對較少,制約了企業的發展,也影響了園區發展后勁。
1.2人才結構不合理人才是企業創新和發展的動力。通過對園區企業的務工人員進行人才結構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大專及以上文化的比例較小為34%,而初、高中及以下文化仍占較大比例為66%。正是人才結構不合理、人才的嚴重匱乏,制約了閩臺農業科技成果在生產中的轉化,導致園區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無法滿足園區發展的需要,已成為阻礙園區持續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
1.3機制尚不完善,機構管理不明確閩臺農業科技合作的機制尚不完善,主要反映在園區臺資企業與農民合作的利益協調,雙方的合作缺乏嚴謹的合同制度,從而使雙方合作的積極性產生了嚴重影響。其次,目前園區管委會的建制還未完善,機構管理不明確,日常的管理只靠管委會辦公室,勢單力薄,園區發展的推動力量微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園區的建設和發展速度。
2閩臺農業科技合作發展的對策
加強對臺農業科技合作與交流是福建漳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的一大優勢,應以創建“臺灣農民創業園”為契機,解決閩臺農業科技合作存在的問題,充分發揮出閩臺農業科技合作的示范、輻射作用,加強對臺農業科技合作與交流。
2.1加大科技投入和招商引資力度進一步加大科技資金的投入。以項目為載體,圍繞閩臺農業科技合作的發展目標,每年扶持園區的科技項目10項以上,組織并實施一批市場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的科技項目,重點支持園區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項目和主導產業關鍵技術開發項目,如果、茶深加工技術研發,花卉出口保鮮關鍵技術研發等。此外,還要積極擴大融資渠道,花大力氣抓好招商引資工作,進一步完善園區閩臺農業科技合作的軟、硬件設施。
2.2加強人才引進與培養要創新人才引進方式,加強人才培養,主動與清華大學、中國科技大學、浙江大學、福建農林大學等高校開展人才引進合作。并出臺引進人才優惠政策,積極引進高素質的農業管理和研究人才。聘請技術專家對園區企業進行指導、培訓工作人員,并利用他們的技術力量對園區企業家、專業戶、流通大戶、農民等進行分層次的科技培訓,培養出各類型的有用人才,提高企業及員工的自我創新能力和意識。
2.3完善農業科技合作協調機制和園區機構管理進一步改進和完善閩臺農業科技合作的協調機制,在合作過程中建立完善的合同制度,減少臺資企業與農民間的摩擦。園區也應加強與臺灣農民合作組織的合作,提高閩臺間相互的市場意識和誠信意念,共同推進閩臺農業科技合作的發展。同時,要明確園區管委會的機構建制,成立管理團隊,建議省科技廳將管委會建制工作和園區建設納入漳州市政府的省市會商的重要內容,推動園區及閩臺農業科技合作快速健康發展。
作者:王繼躍單位:福建省漳州市科學技術局
- 上一篇:大學生愛國教育研究論文
- 下一篇:師范生誠信教育研究論文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