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農機員素質探討

時間:2022-02-17 09:41:13

導語:鄉鎮農機員素質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鎮農機員素質探討

摘要:隨著國家對農業機械化越來越重視,對鄉鎮農機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發展農業機械化,人才隊伍建設水平是關鍵,只有提高了農機人員的整體素質和技能水平,才能有力地支持和促進農機化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關鍵詞:農機員;隊伍;建設

1鄉鎮農機員現狀

根據《安溪縣鄉鎮機構改革實施方案》(安委辦〔2020〕34號)文件精神,鄉鎮農業服務中心撤消,組建鄉鎮社會事務服務中心?,F在鄉鎮農機工作大都由一名身兼多職的工作人員進行業務對接。近年來,一批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人員等補充到了農機隊伍中,但受專業水平、教育程度、學習培訓等因素影響,農機人員整體素質有待提升。

1.1鄉鎮農機員普遍存在非農專業上崗現象

據統計,安溪縣24個鄉鎮有農機工作人員24名,從所學專業看,這些鄉鎮農機員中有22人屬于非農專業,占91.67%,加上缺少系統性繼續教育培訓,專業知識明顯匱乏,嚴重影響鄉鎮農機工作的順利開展。

1.2鄉鎮農機員普遍年齡偏大

安溪縣24名鄉鎮農機工作人員,從年齡層次看,36~49歲的5人,占20.83%;50歲以上的15人,占62.50%。這些農機員雖然實踐經驗相對豐富,但由于鄉鎮工作任務重,農機專業技術人員參與技術培訓次數較少,對新形勢下的高效農業、設施農業、互聯網農業等缺乏必要的知識儲備,所學專業與現代農業發展已不相適應,知識結構嚴重斷層。

1.3鄉鎮農機員普遍存在工作積極性不高問題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當前鄉鎮鄉村振興、項目開發、維護穩定、疫情防控的任務極其繁重,加上鄉鎮一線干部年齡老化、人才流失嚴重,“無人可用”的問題長期困擾鄉鎮黨委政府,鄉鎮農機員也無法幸免。據調查,安溪24個鄉鎮的農機人員都被派去駐村蹲點,大部分時間圍繞上級多項“追究責任、責任倒查、末位淘汰”的工作和“時間緊、任務重”的“中心”工作,無暇顧及農機業務。其次,鄉鎮農機員政治待遇相對較低。如:安溪縣是山區大縣,最遠的鄉鎮離縣城100多公里,有些農機員終生工作在邊遠鄉鎮,從未流動,極大影響了廣大鄉鎮農機員的積極性,導致部分基層農機人員毫無工作激情、“得過且過”,甚至個別鄉鎮農機員說“有限的青春年華,被無情的歲月燃燒殆盡”。再次,由于鄉鎮農機員是由當地政府指定,沒有專門機構和編制,隨時有更換的可能,因此大部分農機員有“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鐘”的心理。且每個鄉鎮只有一名農機員,他們工作顧些失彼,對農機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大部分農機員產生“破罐子破摔”心理,對農機工作消極對待。最后,鄉鎮農機員工作臟、累、苦。加上沒有專門工作經費、交通工具,農機員下鄉費用只能自己掏腰包,工作越多花費越多,導致農機員工作積極性不高。

1.4農民對農機服務滿意度不高

由于鄉鎮農機員隊伍不穩定,農機人員參與駐村蹲點工作,正常開展本職業務工作的時間少,對農業新品種、新技術了解掌握不夠,素質能力普遍與產業發展步伐相脫節,從而大大削減了農機服務力度,導致農機新科技、新產品、新信息入戶率較低,農機人員不能及時了解農村情況,不知道農民的需求,服務效果不明顯,農民滿意度不高。

2提高鄉鎮農機員素質的對策

2.1加強職業道德建設

加強職業道德建設是提高鄉鎮農機員素質的基礎。一個人職業道德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他的職業行為,加強職業道德建設是鄉鎮農機人員的必修課。要建立科學的職業道德建設目標,并組織學習,增強鄉鎮農機人員為農機事業而奮斗的獻身精神,發揚為人民服務精神,樹立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崇尚對工作兢兢業業,對事業高度負責的敬業精神,摒棄那些因市場經濟沖擊而產生的重金錢、輕事業,少談理想、多講實惠,不安心工作,奉獻精神淡漠的錯誤傾向,才能適應我國農機向縱深發展的需要;要大力表彰農機隊伍中的先進典型和杰出代表,大張旗鼓地宣傳他們忠于事業、淡泊名利、樂于奉獻的精神,用先進去鼓舞和激勵整個農機隊伍??傊?,要通過教育宣傳、制定職業道德建設目標、加強制度建設、強化監督和約束機制,努力使鄉鎮農機人員具有愛崗敬業、樂于奉獻,優質服務、開拓創新,勤學好學、遵守規程,清正廉潔、秉公辦事等基本的職業道德。

2.2提高專業功底

提高專業功底是提高鄉鎮農機員素質的重點。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農機管理服務是個業務性很強、涉及面很廣的工作,要培養符合時代要求的高素質人才,鄉鎮農機人員應具備很高的專業功底。做為鄉鎮農機人員,要系統掌握農業機械的基礎知識,并能熟練地駕馭運用;要有扎實的基本功底,才能在從事農業機械推廣普及時進行深入淺出、游刃有余的講解。要了解農機化的發展史、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和社會作用,能廣泛汲取農機學科的新知識、新見解,及時把最新科研成果介紹給農機手。此外,鄉鎮農機人員既要有較強的實踐能力,還要熟悉所有農業機械的性能、特點,基本能達到“應知應會”的技術水平。要經常開展知識交流、技能競賽,經常把鄉鎮農機人員推薦到市外參加學科競賽,使他們經風雨、見世面、增才干。總之,鄉鎮農機人員既要學習理論知識,又要提高實踐能力,適應農機化發展的需要。

2.3重視農機社會實踐

重視農機社會實踐是提高鄉鎮農機員素質的關鍵?!凹埳系脕斫K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書本上學的是理論知識,必須要將所學的東西應用到實際中才會發現他的社會價值,實踐彌補了理論與實際的差距和不足。“艱辛知人生,實踐長才干”,社會是一所更能鍛煉人的綜合性大學,只有正確引導鄉鎮農機人員深入社會,了解社會,服務于社會,投身到社會實踐中去,才能發現自身的不足,才能學有所用,在實踐中成才,在服務中成長,并有效地為社會服務,體現鄉鎮農機人員的自身價值。要以“善用知識,增加社會經驗,提高實踐能力,從社會實踐中檢驗自我”為宗旨,讓鄉鎮農機人員走出辦公室,深入田間地頭,參與“雙搶雙收”;定期組織他們參與技能競賽;把鄉鎮農機人員參與社會實踐納入績效考評的內容,用制度的手段強制他們參加農機社會實踐。要讓鄉鎮農機人員認識到只有到實踐中去、到基層去,把個人的命運同社會、國家的命運聯系起來,才是鄉鎮農機人員成長成才的正確之路。

2.4全面推動繼續教育

全面推動繼續教育是提高鄉鎮農機員素質的有效途徑。當今世界是知識爆炸、科技騰飛、知識交叉的時代,同時社會經濟正從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轉變,知識積累的速度加快。鄉鎮農機人員不能滿足于現有的知識,對學習不能抱著一勞永逸的態度,應不斷學習充實自己,包括專業知識和實用知識,以及相關領域知識。要樹立終生受教育的觀念,本著“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制定好學習計劃,有選擇、有重點地學習農機知識、技術和技能,要養成勤于學習、善于學習的習慣,通過讀書看報、聽廣播、網絡學習、參加培訓和進修等多渠道提高自身素質?!按蜩F還須自身硬”,只有不斷更新知識,拓寬知識面,日積月累地獲得新而廣博的知識,才能做到“求之有給,問之有答,授之真理,解以真諦”。

3結語

鄉鎮農機員是農機事業的基石,他們居住在鄉鎮,處于農業生產第一線,直接面對農業、農村和農民。但從當前的管理情況來看,我國鄉鎮農機員隊伍管理模式與當前的發展形勢不適應,影響了我國農業生產的發展。當地政府部門要加強對農機管理工作的支持力度;農機管理部門要制定一個完善的農機管理制度;重視對工作人員的專業化培訓,提升專業技術水平。促進我國農機化健康發展,實現農業現代化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鄭忠孝.全國教師論文集錦[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1999.

作者:白昌 單位:福建省安溪縣官橋鎮社會事務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