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葉施肥技術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04 06:42:00

導語:煙葉施肥技術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煙葉施肥技術管理論文

云南煙草經濟信息研究中心主任程永照日前專門為《中國煙草在線》撰文,針對中國加入WTO后中國煙草的應對問題,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提出了對策。宏觀上,必須對煙草經濟結構實施戰略性調整,做大做強優勢企業,抓緊名牌戰略的實施,抓提高卷煙產品的市場集中度,大力扶持優勢品牌,著力培育國際名牌,提高煙草產業的競爭力的對策。微觀上,必須要把著力點和功夫放在提高企業整體素質,提高市場競爭力上,具體說是應該要全力抓產品質量,抓低限價格,抓優質服務,抓降低消耗。《中國煙草在線》分上下兩部分發表程永照先生的專文,供大家參考。

中國加入WTO,指日可待。作為經濟產業,中國煙草如何面對WTO,見仁見智,普遍而集中的說法是:加入WTO,對中國煙草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眾所周知,加入WTO,既要享受權利也要承擔義務。就中國煙草產業而言,盡管WTO涉及煙草的條款協議很多,但筆者認為,最重要的是兩個方面:一是降低關稅,二是取消配額。

降低關稅,意味著國外煙草公司在中國市場上和我們平等競爭成為事實。取消配額,意味著國外煙草公司的卷煙產品可以便捷地進入中國市場。

以“萬寶路”、“555”、“駱駝”、“柔和七星”、“健牌”為例,目前在高關稅和配額限制的情況下,中國卷煙品牌可以與其抗衡的屈指可數。而加入WTO后,關稅降低,以上所說的國際名牌卷煙的競爭優勢就更加突出,配額限制一取消,其市場前景可想而知。

所幸的是中國入世協議的有關煙草的承諾,是到2004年把關稅降到中國與各有關國就WTO市場準入協議的規定。如按《中美WTO市場準入協議》的規定,中國必須把從美國進口的卷煙關稅由現行的65%的實施稅率降低到2004年的25%。

在WTO內,除特殊情況外,配額、許可證等非關稅壁壘是不允許存在的。而中國對煙草制品的生產、銷售和進出口一直實行嚴格的計劃管理和許可證制度,特別是對外國煙草商,各種管制更加嚴格。但在中國加入WTO之后,總量計劃、許可證制度雖然還可以存在,但卻不可能通過行政手段和計劃指標把國外煙草商拒之門外,國外煙草商如果想進入中國市場,他們將根據“國民待遇”等WTO基本規則要求許可證,并同國內煙草企業展開平等、公平的市場競爭。因此,中國將不得不對計劃和許可證制度進行相應的調整與改革,配額保護也只能維持在有限的一段時間內。

WTO的一條重要原則就是逐步實現成員國之間的貿易自由化,并通過自由貿易來優化資源配置和實現經濟增長。為此,WTO要求所有成員國都要通過降低關稅、取消非關稅壁壘、擴大市場準入機會等來促進成員國國內市場的不斷開放。從WTO的原則要求來看,如果其它成員的煙草想進入我國市場,我們是不可能通過行政手段或利用法律安排來阻止它們的產品進入的。中國加入WTO后,煙草業應承擔的義務之一就是盡快清理限制市場競爭的制度性規則,為國外煙草商進入中國市場提供必要的制度環境。換句話來說,中國煙草市場對外開放也是漸進的。

因此,我們還有一段寶貴的緩沖時間,準確說應該叫“過渡期”。機不可失,時不我待。對中國煙草來說,在有限的"過渡"期內,要突出抓什么呢?

根據《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從中國煙草產業的實際出發,筆者認為,要回答這個問題,應該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來考慮。

從宏觀上說,必須對煙草經濟結構實施戰略性的調整,把優勢企業做大做強;抓緊實施名牌戰略,抓提高卷煙品牌市場的集中度,扶持優勢品牌,努力培育國際名牌;提高煙草產業的競爭力。

從中國煙草產業的現狀來看,中國是兩煙產銷大國,已形成了相對龐大的產業規模和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全國煙草工商企業有職工50萬,煙葉種植農戶570萬,涉及種煙農民2200萬人,煙草消費者達3.1億人,是國民經濟中一個重要產業部門。特別是煙草稅利,從1987年開始就一直是國家財政稅收第一大戶,2000年實現稅利達1050億元,相當于國家財政總收入的9%。為國家經濟建設提供了巨大的資金積累。在現階段,煙草產業的地位和影響仍是舉足輕重。我國兩煙產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但在世界煙草貿易中,我國所占的份額與世界煙草大國地位非常不相稱。近幾年,我國煙葉出口僅占世界的3%左右,卷煙出口僅占世界的不到2%。

在煙草種植方面,全國種植133萬公頃的煙田,一家一戶分散種植,平均每個煙農種0.060公頃煙田,從選種育種到采烤分級都是煙農靠手工操作,技術水平落后,經營粗放,處在既小又散的小農經濟狀態,生產力水平極低。與美國、巴西、津巴布韋等煙葉生產的水平簡直不能同日而語。

在卷煙工業方面,中國現有煙草工業企業184家,其中卷煙企業146家,其中計劃內煙廠121家,地方煙廠25家,2000年生產1181個牌號共2568多個規格的卷煙產品。全國最大的卷煙企業玉溪紅塔煙草(集團)公司年生產最高達220多萬箱,最小的浦北卷煙廠2000年只生產2823箱。全國各類卷煙年產量最大的卷煙牌號是“紅梅”,2000年產量達100.5萬箱,最少的牌號只生產幾箱,全國還沒有一個稱得上國際名牌的卷煙產品。就企業來說,2000年全國年產卷煙3335多萬箱,其中100萬箱以上的有4家,50萬箱--100萬箱以上的有11家,30萬箱--50萬箱的有23家,20萬箱--30萬箱的有21家,10萬箱--20萬箱的有24家,5萬箱--10萬箱的有20家,1萬箱--5萬箱的有32家,1萬箱以下的有11家。2000年,計劃內的121家煙廠中有24家虧損,25家地方煙廠中有13家虧損,總虧損面達25.3%。在世界工業500強的排行榜上,找不到中國煙草企業的影子。

在煙草商業方面,全國有2000多家煙草公司。其設置基本上是按行政區劃進行的。全國卷煙的零售商戶達430多萬戶。

長期以來,行業“統一領導”與財政“分灶吃飯”,行業的“垂直管理”與“坐地為牢”,煙草的“專賣專營”與“利益主體分散”的矛盾沒有得到解決,以致條塊分割,各自為政,國家專賣演變成“地方專賣”,地方封鎖,市場封鎖,產品銷售上出現“專賣地方”的市場分割矛盾,“假、私、非、超”四種煙屢禁不絕。

研究中國卷煙工業企業的現狀,顯而易見的是呈現“小、散、低、差、亂”幾個特點。

所謂“小”,是小企業過多,2000年,年產30萬箱以下的企業有108家,占全國卷煙工業企業74%,它們生產著1098.3萬箱卷煙,占全國年生產總量的32.9%。其中10萬箱以下企業63家,生產著244.8萬箱卷煙,占全國總產量的7.3%。

所謂“散”,是小企業太多,生產布點又極為分散,幾乎形不成什么規模。

所謂“低”,是總體上裝備落后,技術水平低,管理水平低,產品科技含量低,生產力水平低。技術與管理落后的矛盾極為突出。

所謂“差”,是由于煙廠規模小、裝備落后,產品缺科技含量,有的卷煙產品只有微利,有的根本就無利,不少品牌長期虧損且虧損額大,稅額長期掛帳,包袱重,效益差,以勞動生產率為例,我國最好水平與國際平均水平相差一倍以上;卷煙單箱稅利,我國先進水平與美國相差4倍以上。

所謂“亂”,是全行業2200多家工商企業都是獨立核算的經濟實體,而且產銷聯系又是建立在行政關系的基礎上,沒有切身的利益聯系,由于受自身利益驅動,不顧大局的短期行為和系統內部違反專賣法規、不規范經營的問題較為嚴重。

而國外的情況,尤其是美國、日本、英國等國家的煙草產業的情況正好與我相反。頭號煙草經濟強國美國七十年代有數十家煙草公司,通過競爭和優勝劣汰,現只剩下5家大公司。英國現只有煙草大公司3家,日本現只有1家煙草公司。

值得研究的是20世紀末,世界煙草產業進行了幾次大的合并。1994年,世界第二大煙草公司的英美煙草公司以10億美元收購了美國煙草公司。1999年1月11日,為加強聯合化、集團化的競爭,世界第二大煙草公司--英美煙草公司又在反復研究國際煙草市場發展態勢及對國際煙草企業競爭力分析判斷認定之后,毅然出資76億美元以收購股票的方式,兼并了世界第五大煙草公司--樂富門國際公司。此舉,使英美煙草公司原在世界煙草市場上所占約為12%的份額,加上樂富門占有率為4%,產品份額占到世界煙草市場的16%,便幾乎與占世界煙草市場17%的全球“煙草之王”的菲利普·莫里斯并駕齊驅。1999年3月2日,世界第四大煙草公司日本煙草公司宣布斥資1兆日元,收購了以生產“駱駝”、““云絲頓”等品牌香煙而聞名的世界第三大煙草公司美國雷諾士煙草公司在海外的業務,成為日本企業界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收購活動。經過兼并與重組,世界煙草市場形成了菲莫、英美、日本煙草公司"三大寡頭"角逐爭霸的局面。

菲莫公司、英美煙草公司、日本煙草等三大國際煙草巨頭,2000年卷煙產量分別為1775萬箱、1614萬箱、761萬箱。

而我國最大煙草企業的規模如玉溪紅塔煙草公司也遠不能與國際上的大煙草公司相比。以菲莫公司為例,2000年銷售卷煙1775萬箱,是我國煙草行業當年總產量50%以上,銷售收入490.3億美元,比當年我國煙草行業總計還多。

中國煙草企業沒有國際名牌卷煙產品以及不能形成規模經濟是中國作為煙草生產大國不能成為煙草經濟強國的重要原因。以煙草加工業為例,國際通行的衡量市場集中度的“四廠商指數”(最大的四家企業產量占整個行業總產量的比重)僅為17.5%,而美國的同一指標為97.5%。以品牌而言,中國第一品牌“紅塔山”的市場集中度最高年為2%,而世界第一品牌“萬寶路”的市場集中度為61%,且前者的年產量還不到后者年產量的10%。

由此可以看出,從目前狀況來說,無論是從企業規模還是從品牌規模而言,中國單個的煙草企業是很難同國外煙草大公司相抗衡的。這是與國際煙草行業領先的國家和企業相比。

從我國的工業戰線來看,黨的十五大提出實施大公司、大集團戰略,組建“四跨”集團公司以來,尤其是1999年貫徹中共十五屆四中全會作出的《中共中央關于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若干問題的決定》以來,國有企業的改革和調整邁出較大步伐,工業生產運行質量有所提高。國有企業戰略性改組取得了初步成效。重點行業組建了一批大企業集團,軍工成立了包括核工業、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等十大集團,有色金屬工業組建了鋁、銅鉛鋅和稀有金屬三大集團,信息產業組建了四大集團,民航2000年8月宣布以國航、東航、南航為核心對總局下屬10個航空公司實施重組,組建三大集團。紡織、煤炭、冶金、軍工等行業結構調整和重組步伐加快。一部分符合條件的企業開始實行債權轉股權,資產負債結構得到改善。

煙草產業的結構調整,組織集團公司,進行重組,從“八五”就開始醞釀了,也先后組建了12家地區性煙草集團和兩家全國性專業化集團公司。到2000年底,卷煙企業停產11家,關閉5家,申請破產9家,已關、停、并、轉了25家卷煙企業,還取消法人資格的卷煙生產點20家。但我國煙草企業組織的結構性矛盾并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企業組織結構不合理已成為制約我國煙草企業發展壯大和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因素。可以說煙草企業戰略性重組至今未取得實質性進展。這嚴重制約了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壯大。

怎么辦?筆者認為,應對加入WTO,必須用市場經濟競爭和全球的觀點來審視中國煙草產業的現狀,研究分析清楚我國煙草產業的特點、現狀,以及優勢和劣勢,科學地確立新的發展戰略。

根據《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中關于“加快工業改組改造和結構優化升級”的要求,中國煙草產業也“必須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對經濟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督ㄗh》指出:“工業改組改造和結構優化升級,是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一個十分緊迫的任務,對于經濟持續增長至關重要。要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以技術進步為支撐,突出重點,有進有退,努力提高工業的整體素質和國際競爭力。”《建議》要求,“綜合運用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依法關閉產品質量低劣、浪費資源、污染嚴重、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廠礦;淘汰落后設備、技術和工藝,壓縮部分行業過剩生產能力。完善企業的市場退出機制,對長期虧損、資不抵債、扭虧無望的企業實行破產?!?/p>

《建議》要求,“按照專業化分工協作和規模經濟原則,加快企業組織結構調整。通過兼并、聯合重組等形式,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主業突出、核心能力強的大公司和企業集團,提高產業集中度和產品開發能力?!?/p>

為此,要實施大公司大集團戰略、名牌戰略、科技興煙戰略、多元經營戰略、國際化發展戰略。

以名牌產品為龍頭,以資產為紐帶,按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按扶優扶強及“抓大滅小”的原則,下決心把30萬箱以下形不成規模的卷煙企業果斷地關停并轉,下功夫扶持優勢企業,把優勢企業做大做強。瞄準世界先進水平,組建可以在世界煙草市場的大海中搏擊競爭的幾艘中國煙草“航空母艦”,如此才能提高市場競爭力,以利在無情的市場搏殺中取勝,讓中國煙草企業能夠盡早跨入世界工業500強行列。

針對卷煙牌號太多,不利于競爭的實際,要瞄準世界先進水平,按照培育發展世界大名牌的總體思路,下決心提高品牌集中度,并千方百計扶持優勢品牌使之成為檔次高、科技含量高,受消費者喜愛的產銷量大、銷售范圍廣的大名牌,靠名牌去與外國跨國煙草公司在市場競爭中取勝。

云南煙草經濟信息研究中心主任程永照在為《中國煙草在線》撰寫“中國煙草應對WTO的宏觀和微觀對策”一文,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提出了對策。宏觀上抓提高卷煙產品的市場集中度,大力扶持優勢品牌,著力培育國際名牌,提高煙草產業的競爭力;微觀上抓提高企業整體素質,提高市場競爭力。今天的是關于微觀對策的部分,程永照先生提出了質量至上、低限價格、優質服務和降低消耗的具體應對措施。

從微觀也就是從煙草企業來講,必須要把著力點和功夫放在提高企業整體素質,提高市場競爭力上,具體說是應該要全力抓產品質量,抓低限價格,抓優質服務,抓降低消耗。

一是質量至上。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卷煙市場的競爭必將愈來愈激烈,以質取勝將成為共同的競爭法則。因此,要靠質量興企,品牌立本。所謂質量,就是消費者認可,并愿意掏錢來買你出品的卷煙,市場接受。這就要認真研究市場,以市場為轉移,乘需而入。立足市場,消費者需要什么卷煙產品,就研究生產提供什么;實施名牌戰略,努力創出優秀品牌,多出精品,同時,靠技術創新,狠抓受消費者和市場接受的產品的質量,努力提高其科技含量,做到同等性能同等類別的產品,我的產品質量最優。以優質贏得消費者,占領市場。

二是低限價格。從商品交換歷史來看,質量優價格廉的商品最受消費者的歡迎。因此,企業產品的定價策略至為重要。中外一些成功企業在市場競爭搏殺中,對自己的品牌實行廉價入市,廉價擴市;待發展到一定規模之后,為立于不敗之地,在激烈競爭中采取降價保市、降價爭市的經驗給人很多啟迪。為此,要堅持"不賠就是賺"的經營理念。開發市場、培育品牌不惜微利、無利、甚至血本去培養與消費者的親和力,低限價格,做到同等性能、同等類別、同等質量的產品,我的產品價格最便宜,以此去開拓并占領市場。

三是優質服務。要想使自己的產品占領市場,就要真正奉行"顧客就是上帝"的理念,努力確立起"消費者利益至上"的觀念。要真正認識到,市場經濟及市場經濟的法律法規所認可的是:消費者作為市場利益主體之一,是市場繁榮、企業發展的原動力。消費者享受物美價廉的產品與服務是天經地義的。因此,除質量優,價格廉之外,還要服務周到。要時時刻刻想顧客所想,事事處處滿足顧客所需。近幾年,在為消費者服務方面商家可謂新招奇招疊出。一些工業制造企業開展的服務上門,終身保修,可謂深得個中三昧。就煙草企業來說,熱情接待客商,按合同辦事,信守合同,履行合同,送貨上門,保證卷煙有效貨源的供應;認真受理消費者的投訴,并給予圓滿解決,都是應該做到的。因為,在供過于求的市場形勢下,企業成功的標志最終要看擁有多大的消費群體。

四是降低消耗。在卷煙市場買方占主導地位的今天,在競爭日益加劇的情勢下,企業要想靠市場獲取更多的利潤是困難的。因為,高利潤的年代畢竟已經過去。那么,要怎么辦呢?富從節儉來,敗從浪費起。要依靠科學管理,在企業內部真正做到處處節約,精打細算。樹立起"節約增效"的觀念。要眼睛向內,加強管理,裁減非生產人員,講求投入產出,加快資金的周轉率,節約水、電、氣及物資消耗,堵塞跑、冒、滴、漏,發揚節約一厘錢精神來強化成本管理,來挖掘潛能,來增加效益。要確立"減少了開支就是增加了效益"的觀念,切實做好降耗增效工作。

有詩云:“上山千條路,共仰一月高”。面對WTO,我們要以成敗在此一搏的氣魄,不斷提高企業的整體素質,努力樹立起自己品牌和企業的形象,在與跨國煙草公司無情的搏殺中立于不敗之地。

加入WTO,給中國煙草帶來的沖擊將是全方位的。為了掌握主動,我們要認真研究WTO的協議和規則,認真研究國外煙草企業,認真研究我們的優勢和劣勢,進而發揮優勢,并積極化劣勢為優勢,并從宏觀上制定出指導性強的發展戰略,從微觀上采取切實可行的戰術,如此才能順應經濟全球化的潮流,并在競爭中壯大發展中國煙草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