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農業技術推廣工作論文

時間:2022-01-20 10:21:41

導語:鄉鎮農業技術推廣工作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鎮農業技術推廣工作論文

摘要: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已進入關鍵時期。通過對鄉鎮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分析,指出存在的問題并制定必要的對策。

關鍵詞:鄉鎮;農業技術推廣;體系

1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存在問題

1.1基礎設施和條件建設薄弱

近年來,國家和省政府對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資金投入逐年加大,但從總體投資規模與現實需要看差距仍很大,加上聊城市縣鄉財政困難,資金投入相對較少,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基礎設施和條件建設仍相當薄弱。據冠縣農業局調查,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機構主要表現為“五缺”:一是缺少辦公用房的達70%;二是缺少儀器設備的達60%;三是缺少交通工具的達95%,絕大部分農業技術推廣人員靠騎摩托車下鄉;四是缺少農業試驗示范基地的達98.5%;五是缺少運轉經費。

1.2農業技術推廣主渠道作用不明顯

從理論上講,來源于農業技術推廣站的較其他來源應更科學可靠、更能得到農戶信任。但與農戶的認知和習慣有關,農業技術推廣站并不是農戶現有技術的主要來源,在推廣現有農業技術中,技術推廣部門的作用遠未得到充分發揮。

1.3農業技術推廣內容與農戶需求偏差大

農戶依靠技術增收的特征愈加明顯。對于農戶已得到技術服務的調查顯示,提供農資供應、技術指導培訓、技術價格信息等三項內容,是技術服務供給的主要組成部分,分別占21.89%、22.23%和22.62%。但針對這些服務內容,認為提供技術不貼近當地實際的農戶所占比例高達48.96%,認為技術服務過程不連貫的占27.31%,認為技術服務時間與農戶勞作時間有沖突的占23.73%。

1.4農業技術推廣方式需要改進

現有農業技術推廣方式主要有現場示范、咨詢培訓、發放資料及技術承包,現場示范和技術承包兩種方式農技人員能直接深入到田間地頭,能更有效進行答疑解惑。在注重改進推廣方式的同時,應逐步拓寬農戶學習農業技術的渠道。農戶認為最有效的農技學習方式依次為:農技人員下鄉到戶指導,科技示范戶或專業大戶傳授,向鄰居或親朋好友學習,農戶更偏好現場指導、現身說法等更直接、更可靠的農業技術推廣方式和學習方式。

1.5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站的服務質量有待提高

農業技術推廣站的完善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農戶認為應從引起領導重視、在村里建農業技術推廣站、為農戶開展技術講座、增加對農業技術推廣投入資金的支持、提高農戶文化水平、多引進高科技人才、修正農業技術推廣政策等方面改進服務

2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問題的成因分析

2.1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對技術推廣工作創新不夠

部分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因循守舊”,對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缺乏創新,以從上到下呆板的工作方式主導農業技術推廣事業,較少顧及農民的實際需求和接受能力,致使技術服務不到位,與農業產業需求“兩張皮”。農民期望和農民實際獲取農業技術的渠道對比存在很大差距,這反映出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在推廣工作創新上仍有許多工作要做。

2.2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隊伍供給與務農勞動者需求不匹配

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快速發展,農村老齡化、婦女化和低素質化等“三化”現象和老人、婦女和兒童等“三留守”問題更加突出,務農勞動者對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新機具和新模式的接受吸納能力減弱,而對其簡約化、多樣化、個性化和實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這迫切需要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隊伍提升自身素質,創新推廣服務方式,不僅要講給農民聽、教給農民學,還要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

2.3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法律法規體系有待完善

隨著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農業技術推廣法中原則性規定多,在關鍵制度設計上缺乏監督制約機制,行政協調手段運用較多,依法處罰等手段運用較少;對有的違法行為沒有設定行政處罰或者設定的行政處罰沒有規定具體標準,造成執法無據或實際操作困難;當出現問題時,責任人應當在什么范圍內追究責任以及如何追究都不明確,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條件、生活條件監督落實難,基礎設施等工作保障落實缺乏制約,問題出現過程中無人管,有時即使違反了規定,事后也很難追究,農業技術推廣機構資產被平調、農技人員待遇不落實的成本很低。

3改善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對策

3.1健全農業推廣體系體制

為健全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應該打破政府為主體的模式,變成以政府為主導,組建一個多元化的農業技術推廣組織,組織對象可以涉及到農業科研所、農業院校及私人優秀農業企業等,擴大參與人員的層次性,為農業技術推廣組織注入新鮮血液。

3.2梳理職能

為打破原有的部門冗繁體系,應改變原有的管理機制,重新制定出一套新的農業技術推廣管理辦法,將各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明細切實落實到各鄉(鎮),并且采取一級管理一級的模式,推廣工作效果要及時向上級匯報,上級頒發的新政策及市場信息也要及時傳輸到下級,加強各級之間的交流學習,共同探究推廣辦法。

3.3視具體情況進行農業技術推廣

中國地大物博,南北差異明顯,南北農業種植項目也大相徑庭,因此,所需的農業技術也截然不同。如果盲目的按照政府政策推行機械化大生產技術,只會打亂生產計劃,浪費人力物力,并且達不到應有的推廣效果。

3.4引進競爭機制提高技術推廣人員素質

只有引進競爭機制,對工作能力差,長期不能做出貢獻的人員進行淘汰,才能激發工作人員的要作積極性,能夠促使他們自主更新知識,積極主動的為農業技術推廣做貢獻。另外,國家也應給予再教育培訓的機會,事物是不斷變化發展的,只有傳授推廣人員專業知識,才能跟上時代腳步,從而更好地進行農業技術推廣工作。

3.5資金扶持政策

政府應加大對農業科技的投入,疏通農業科技研發資金渠道,削減冗繁機構,將每一分錢都切實用在農業科技研發上。此外,大力宣傳農業技術創新的重要性,呼吁社會各界有資金有能力的人士,為農業科技創新提供技術、資金上的扶持。

作者:王洪亮 單位:冠縣桑阿鎮農業技術推廣站

參考文獻

[1]帥穎.淺談對鄉鎮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思考[J].農業與技術,2013(,1):193.

[2]張偉,李賀,艾青,等.淺談鄉鎮農業技術推廣站面臨的問題和改善建議[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