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公害蘋果質量控制及生產技術

時間:2022-01-04 11:15:20

導語:無公害蘋果質量控制及生產技術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無公害蘋果質量控制及生產技術

1無公害蘋果產地環境要求

生產無公害蘋果對土地的要求十分嚴格。如轄區及周邊10km內無任何工礦企業,無工業污染、城市垃圾污染等。另外,基地農灌水的水源水質,整個區域生態環境狀況要良好。劍川縣蘋果種植協會的無公害產地選擇在云南省大理州劍川縣馬登鎮新華村,海拔2450m,基地地勢平緩開闊,土層深厚、土壤疏松肥沃、日照充足,生態環境狀況良好,經過一定數量的土樣和水樣抽樣、送樣、化驗,確定無任何污染,被確定為無公害蘋果產地。

2無公害蘋果生產質量控制措施

2.1組織管理措施。組織管理做到產地組織管理有組長、生產基地負責人、技術員和無公害內檢員,并建立人員責任制。2.2投入品管理措施。投入品管理要做到投入品必須向具有《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和《農資經營許可證》經營資質的單位采購,嚴格控制蘋果種苗來源,選擇優質高產、抗病蟲害和抗逆能力較強的蘋果種苗進行種植;肥料采用有機肥與無機肥相結合,避免過量施用化肥,蘋果收貨前60d不得追施氮肥。2.3技術管理措施。制定好生產技術規程,根據農業部《無公害產品蘋果》質量標準,結合本地域生產實際,制定《蘋果種植技術規程》,以規程規范產地員工的種植,規范投入品使用范圍和使用標準。2.4產品質量檢測措施。蘋果自然成熟達到采收標準時,檢查農藥安全使用間隔期,并經州、縣相關部門抽樣檢測合格后才能銷售。2.5產地保護措施。一是對于周邊出現廢棄、廢水、廢渣或者其他可能危害產地質量的現象立即采取措施解決。二是對田間農藥瓶、農膜、塑料包裝等物品及時回收無害化處理。三是有計劃地實施天敵保護措施,增加天敵種群和數量。

3無公害蘋果種植技術規程

3.1確定建園方案。3.1.1確定栽植方式和密度栽植方式為長方形,一般株行距3m×4m,栽種密度825株/hm2,提倡矮化密植。3.1.2栽植時間以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最佳,最遲不超過12月中旬。如劍川縣馬登鎮1月份最冷,如果12月20日前無法栽下的果園,就推遲到來年開春后的2月5日至20日栽植。3.1.3栽植前的準備工作認真做好園地規劃,并做好建園方案,按照規格標準打好定植塘,備足肥料,引水到地,購足蘋果苗木,責任到人,專人把關,塘不打好,肥不備足,水不到地,決不發苗。3.1.4主栽品種和授粉品種主栽品種為:長富2號、巖富10號、都京、皇家嘎啦、喬納金、貝拉、新紅星等;授粉品種為紅津輕、配置比例為1∶(3~4),即栽3行或4行主栽品種配1行授粉品種,如授粉樹少,可用“中心式”配置,即每9株的中央配1株授粉樹。3.2栽植技術規程。3.2.1塘大肥足。定植塘深80cm,底徑大100cm,開挖定植塘時表土和底土分別堆放,基肥每株用廄肥80~100kg,過磷酸鈣3~5kg。3.2.2拌肥回塘。打好定植塘后,把肥料運到定植塘邊,摻入等量表土,打碎土塊和肥餅子,拌勻,回塘到中下部,踏實,切忌肥料不拌土就倒塘底或“一層肥一層土”的分層施肥。3.2.3壘定植丘。待回塘至距地面25~30cm時,踏實,在塘心壘一凸起高15~20cm的小丘,待栽。3.2.4分揀苗木。苗木要品種純正,生長健壯,組織充實,嫁接口愈合良好,根系發達的甲級苗和一級苗,不用丙級苗和等外級苗,并按級分片栽植,不得大小優劣混栽。3.2.5校正位置。將果苗的中心垂直主根立于定植丘上,前后左右對直,校正株行距,不得錯前錯后,歪左偏右。3.2.6栽植深度。適宜的深度是塘中松土澆水沉淀后,“根頸”(根與干的分界處)入土的深度為平地、畦地3~5cm,緩坡地5~8cm,陡坡地12~15cm,切忌過深或過淺。3.2.7理順根系。把主根埋入定植丘后,把側根依著生長方向理順搭在定植丘的棱坡上,使之順勢引根向下,以利根系向下生長和向四周擴展。3.2.8提苗踏土。理順根系后,用拌好細肥的細表土埋好根系,在填入底土,埋至稍高出地面適宜的深度時把苗輕輕地向上提動和向四周搖晃幾下,再用腳把四周松土踏緊,使根系與土壤接觸良好,以免架空影響成活和生長。3.2.9配盤灌水。沿著定植塘四周培植直徑100cm大的盆型灌水塘,澆透定根水。3.2.10耕盤覆膜待定根水吸足后,淺耕樹盤(最好是上午灌水,下午淺耕),切斷毛細管。然后在封土,培成直徑100cm,四周高10cm的盆型盤,每株用1~1.2㎡地膜覆蓋,再覆蓋2cm細土,提高保濕率和成活率。

4無公害蘋果栽后管理

4.1保濕防旱。栽后每隔15d檢查1次,如膜下表土已無濕度,及時灌水,防止干旱;灌水必須灌透,不灌表皮水。雨季來臨前,理好排水溝,防止水淹。4.2定干整形。定干高度80cm,上端30cm作整形帶,下部50cm作主干。把頂端迎風面的飽滿芽上端剪去,整形帶內的芽,節間短的隔2個摳去1個,節間長的不摳。抹除主干上新發的芽,用石膏粉涂頂或用薄膜扎頂,以減少水分蒸發。4.3中耕追肥。在生長季節,結合中耕間作,每月中耕除草1次;5-6月施尿素150~225kg/hm2,7-8月施復合肥750~900kg/hm2。施肥要“勤施淡施,先少后多”。旱季施肥一定要水施,不能干施,或兌水300~400倍用追肥槍施入。此外,在生長季節,還應用尿素、硫酸鉀、磷酸二氫鉀等化肥,兌水300~350倍,進行根外追肥。4.4合理間作。利用行間進行合理間作,可提高土地利用率,抑制雜草,改良土壤,增加收入,以短養長。大春宜種豆類、薯類、蔬菜和綠肥,忌種包谷、高粱、葵花等高稈作物或小麥、蕎子、南瓜、藍花子等吸水吸肥強的作物。種時注意“種行留盤,交換輪作”,不要滿栽滿種和連作。

5無公害蘋果病蟲害防治

5.1初花期病蟲害防治。初花期易發生早期落葉病、炭疽病等病害,按1hm2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1800g兌水750kg噴霧防治;預防桃小食心蟲,按1hm2使用4.5%高效菊酯乳油300~4500g兌水750kg噴霧防治,可促花保果。5.2幼果期病蟲害防治。幼果期主要防治蚜蟲、早期落葉落果。防治蚜蟲按1hm2用啶蟲脒225~300mL兌水750kg噴霧,另外可使用防蟲網、黃板誘殺。5.3果實膨大期病蟲害防治。果實膨大期主要防治早期落葉病、腐爛病、果實病害和葉螨、金龜子、毛蟲累、葉蟬等蟲害。早期落葉病、腐爛病、果實病害按1hm2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1800g兌水750kg噴霧防治或70%丙森鋅(安泰生)可濕性粉劑1650g兌水750kg噴霧防治;葉螨、金龜子、毛蟲類、葉蟬等蟲害按1hm2使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25~300g兌水750kg噴霧防治。

作者:趙德安 車鼎全 楊續鵬 單位:1.劍川縣農業環境保護監測站 2.劍川縣農業技術推廣站 3.劍川縣蘋果種植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