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清潔生產技術實踐分析

時間:2022-08-15 10:37:18

導語:農業清潔生產技術實踐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清潔生產技術實踐分析

1意義

組織實施廊坊市農業清潔生產意義重大。一是符合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農民多少年來向往的事情。二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發展的措施。三是新農村建設的抓手和載體。四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一個模式。

2創新點

農業清潔生產是一項涉及面廣、責任重大、技術復雜的系統工程,建設任務艱巨,本著“突出重點、抓住關鍵、分步實施、整體推進”的指導思想,以三項重點工程建設為主體,全面開工建設。2.1農村固體廢棄物處理工程。遵循固體廢棄物肥料化還田,促進生產發展的原則,借鑒先進地區生產、生活固體廢棄物處理經驗,采用分散與集中處理相結合、肥料化與無害化相結合的辦法,實施固體廢棄物集中收集,分級處理,推廣小型分散式農業固體廢棄物堆漚肥技術,全面實現垃圾無害化。2.2人畜糞便處理工程。遵循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生態化原則,實行一戶一廁一沼氣池,加快改水改廁進程,建造污水凈化沼氣池,使農民的生活污水和糞便通過生物厭氧消化技術處理,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沼液可以用來澆灌農田、菜園,沼渣作肥料。2.3實施田間清潔化生產促進無公害農產品生產。2.3.1控制種植業肥料污染。引導農民施用有機肥料,大力推廣機械收割秸稈還田技術,禁止秸稈野外焚燒,提高秸稈還田比率;引進速腐劑,推廣生物制肥技術,發展高溫堆肥,提高優質有機肥的使用比例,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培肥地力,控制肥源性污染。2.3.2控制種植業農藥污染。建立安全用藥機制,統一進行病蟲草害生物綜合防治,大力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的新型農藥,嚴格執行農藥安全間隔期,嚴格控制農藥殘留,實現對藥源性污染的控制。2.3.3加強農業投入品監管,全力配合全市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嚴格種子、農藥、肥料、獸藥等農業投入品的購置、使用。

3增產增收效果

3.1經濟效益。項目建設完成,將進一步提高項目區產業結構的合理性、資源利用的持續性、系統生產力發展的穩定性,使系統資源得到合理利用和有效保護。3.2社會效益。在改善農業生態和農村人居環境,增強農民環境保護意識、提高農村文明程度、促進農村社會穩定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發揮重要示范作用。

4資源條件

按照“整體、協調、循環、再生”的原理,依據廊坊市農業生產特點,科學選用技術模式,重點推廣。整合技術資源,組織農業職能部門和有關專家,根據進度到項目區及時開展技術培訓、指導。一是抓好品種適區生產,推廣適合當地生產條件的生產模式,狠抓蔬菜基地建設;二是推廣節本增效、清潔生產技術,重點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病蟲草害綜合防治、節水農業、沼渣還田等技術;三是推廣以沼氣為紐帶的農業生態工程技術,抓好養殖業生態生產、沼氣池自流清渣等普及推廣。

作者:劉文暉 單位:廊坊市農業環境和農產品質量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