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種苗生產技術與管理措施

時間:2022-05-31 09:50:15

導語:林木種苗生產技術與管理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林木種苗生產技術與管理措施

摘要:林木種苗是林業生態建設和林業經濟發展的基礎。從林木種苗生產技術與種苗生產管理措施的重要性、林木種苗生產技術與管理的各個階段、林木種苗生產技術要點及加強林木種苗生產技術應用管理的有效措施等方面進行了研究,為林木種苗生產提供推廣經驗。

關鍵詞:林木種苗;生產技術;管理措施

一般來說,要想提高林木種苗成活率,需要注意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生產技術,另一方面是管理措施。如果采用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有效的管理措施,必定有利于促進林木種苗正常生長。因此,作為林木種苗生產單位,要不斷創新林木種苗生產技術,合理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林木種苗質量。

1優化林木種苗生產技術與管理措施的重要性

當前,林木種苗競爭日益激烈,林木種苗生產者應不斷提升林木種苗的生產技術水平,大幅度提升林業種植質量,提供更多高質量的苗木,真正滿足市場需求。同時應優化林木種苗的管理措施,確保種苗生產正常運行,避免浪費大量的資金,留住更多人才。換言之,加強林木種苗生產技術應用與優化管理措施至關重要,必須要引起林木種苗生產經營者的高度重視。

2林木種苗生產技術與管理的各個階段

2.1發芽期

就發芽期來講,需要不定期檢查林木種子,若林木種子的發芽率超過70%,此時必須要將覆蓋在苗床上的草全部揭開;若林木種子的發芽率超過98%,此時必須將苗床上的草直接移除。

2.2苗期

針對苗期的種子,補水時間通常是在早晨或者夜晚,在氣溫高的夏天,需要合理設置1層遮陽網,防止苗木因為長期受到陽光直射而導致損傷。并且需要科學管理苗木,根據苗木的實際生長情況及時補充苗木或間苗,以保證苗木生長的統一性和整齊性。在夏天灌溉苗木的次數盡量不要多,而且不能盲目施用氮、磷肥,讓苗木根部可以自由生長。在氣溫較低的冬天,需對苗木采取合理的防寒措施,防止低溫對苗木產生負面影響,為苗木正常生長營造適宜的環境。

2.3壯苗培育期

第一,就插條和種子的精心選擇來講,要求每顆籽粒都應該飽滿充實、發芽率高,而且沒有出現霉變等情況。要選擇芽體十分飽滿、木質化水平相當高的插條,如1~2年的時間就可以生長出枝條,且枝條從未出現病蟲害。第二,如果種子不發芽或不具有較高的發芽率,此時應該運用催芽技術。并且需要針對后熟種子采用沙藏處理的方法,保證種子和種條可以正常越冬。除此之外,在采用沙藏方式處理種條過程中,首先應蘸取適量的生根劑,再進行晾干和沙藏,這種措施將能有力地促進根系萌生。

3林木種苗生產技術要點

3.1選擇苗圃

在選擇苗圃過程中,要重點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苗圃必須要有較強的土壤性能,土壤肥力能為促進樹苗茁壯生長提供大力支持。其次,所選擇的位置必須確保交通方便,為后期運送樹苗提供便利。最后,必須考慮排水及灌溉條件等,防止出現過澇或無法灌溉等情況。

3.2苗種播種

苗木播種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對已經耕作的苗圃來講,必須事先合理使用1次除草劑,保證苗種后期茁壯生長。其二,一般來說,苗種播種時間是每年3—4月,如果溫度不高,應該合理調整育苗期[1]。其三,不只是要運用以往的播種方法進行播種,也要運用無性繁殖方法,常見的有扦插技術。在母樹上直接將所需的枝條截取下來,蘸取適量的生根劑,再將其在苗床上穩固插好,促進枝條發育。與其他方法相比,扦插育苗方法具有顯著的優勢,如育苗周期短、操作方法簡單等。

3.3幼苗管理

播種結束后,要根據當地的空氣濕度及氣候確定灌溉方式。例如漫灌法,將水注入規定的水平線后,直接將出、入水口進行封閉,讓水可以將土壤完全浸泡。如果當地氣候非常干燥,可以嘗試在下午反復灌溉。因此,在實際灌溉過程中,工作人員應該仔細觀察當地氣候環境,防止由于干旱而導致樹苗枯萎。苗種栽植當年通常將草木灰添加到有機肥中,該類型肥料往往不會造成很大的傷害,既可以確保苗種在較短的時間內吸收豐富的養分,又不會導致土壤板結情況的出現。在施肥過程中,要根據樹種差異和苗種苗期作出準確判斷,采取磷、鉀肥與氮肥合理配置,確保苗木健康生長。

4林木種苗生產技術與管理現狀

4.1缺乏優秀的專業技術人才

要想確保林木種苗生產工作有序開展,必須具有優秀的專業人才。但是,目前普遍存在人才缺乏的問題[2]?,F階段,盡管管理人員很重視種苗栽植,然而在種苗栽植后很少開展田間管護工作,不能確保種苗具有較高的成活率,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及資金。同時,大多技術人員都希望到環境良好的地區工作,不利于種苗產業穩定發展。

4.2不能高效完成信息調研工作

因為尚未構建全面的林業部門綜合服務體系,在種苗生產實踐中無法迅速實現信息共享,導致調查信息不全面,從而不能及時準確地掌握市場的最新情況,造成林木種苗生產不能真正滿足市場需求。其中往往會出現諸多問題,如緊缺及過剩等,不利于林木健康有序發展[3-4]。并且因為沒有全面調研市場需求及對發展前景進行預測,無法對林業種苗生產進行適當調整,導致苗木生產過剩、品種結構不合理,浪費不必要的資源。

4.3資金成本匱乏

為確保林木種苗生產高質量發展,必須在前期投入足夠的成本,但因為投資者不能在較短時間內獲得實際收益而不愿將大量的資金投入林木種苗生產中,造成種苗生產前期投入嚴重不足。并且因為資金短缺,技術人才沒有良好的薪資待遇,久而久之,他們就很有可能選擇離職,最終導致人才缺乏,使得林木種苗生產技術不能得到有效推廣和應用,更加無法顯著提高種苗生產效率。此外,很多投資者對林木種苗培育存在錯誤的認知,不能嚴格監管種苗生產過程,使得林木種苗產業難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5加強林木種苗生產技術與管理的有效措施

5.1組建優秀的人才團隊

要想確保林木種苗生產高質量發展,提升林木種苗生產效率,就要求種苗生產經營者重視人才隊伍建設。種苗生產經營者要提高人員工資福利待遇,使種苗生產吸引更多的林業專業技術人才,讓許多專業人員投身于林木種苗培育中[5]。林業部門應積極對技術人員開展業務培訓,讓技術人員充分學習和借鑒國內外先進技術,切實提升專業技術人才的專業技能。同時,要組建優秀的林木種苗生產人員團隊,不斷引進先進的林木種苗生產技術,夯實種苗生產基礎,推動林業生態建設可持續發展。

5.2促進不同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

重視種苗生產網絡建設,通過合理應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及互聯網技術,優先了解最新市場動態,在科學把握林木種苗發展趨勢的同時,選擇合適的苗木種類,保證需求和供給處于平衡的狀態[6]。同時,要積極招聘優秀的信息調研人員,將市場調研工作落實到位,完善數據信息,將生產與市場進行結合,最大限度地為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5.3重視資金和技術層面的投入

保證林木種苗生產正常進行的重中之重是投入足夠的資金。政府部門應該將優惠政策傾向于林木種苗生產,為企業提供適當的經濟支持,而且需要鼓勵各類企業相互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不斷擴大林木種苗事業的融資途徑,集合社會力量籌集所需資金[7]。此外,要積極宣傳林業產業化發展,樹立積極向上的企業形象,更好地促進林木種苗事業蓬勃發展。

6結語

林木種苗生產是林業生態建設和林業經濟發展的基礎性工作,林業部門要從不同角度對目前林木種苗管理與生產技術的現狀進行深入分析,科學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法,組建優秀的人才團隊,促進不同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重視資金和技術層面的投入,這樣才可以確保林業建設工作穩步開展,進而為推動我國林業事業健康有序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緒芳.林木種苗管理措施和生產技術存在問題及解決策略[J].種子科技,2020,38(20):24-25.

[2]王紅紅.林木種苗管理措施及生產技術[J].山西農經,2020(18):84-85.

[3]王天一.林木種苗生產技術及管理措施存在問題分析[J].現代園藝,2020,43(10):43-44.

[4]孫強.淺談林木種苗管理措施及生產技術[J].農家參謀,2020(17):90.

[5]姜長嶺.林木種苗管理措施及生產技術[J].江西農業,2020(8):34-35.

[6]楊繞華.林木種苗生產技術及管理措施存在問題分析[J].農村實用技術,2020(4):135-136.

[7]宋春輝.林木種苗的生產技術與管理措施探討[J].農家參謀,2020(3):125.

作者:吳雪梅 單位:武威市涼州區特色林果產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