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汁酸在水產養殖中應用研究
時間:2022-10-02 03:51:20
導語:膽汁酸在水產養殖中應用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膽汁酸是由膽固醇在多種酶的作用下,經過一系列的變化產生的一類固醇酸,各種膽汁酸以一定的比例存在于不同動物膽汁中。膽汁酸在動物脂肪代謝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還有提高動物免疫力,促進膽汁分泌,暢通膽道,殺菌的作用。多年的研究結果表明,適宜的膽汁酸產品能夠有效地促進水產動物的生長,并在改善養殖魚類品質方面有顯著的效果。
關鍵詞:膽汁酸;水產動物營養;應用研究
1膽汁酸的組成成分
動物的膽固醇在新陳代謝的過程中能夠產生很多醇類物質,這些物質統稱為膽汁酸,并與膽汁共同排出膽囊直至腸道中,具有一定的酸性,“膽汁酸”因此而得名。膽汁酸可以分為很多種類,現今,生物學界從動物體內提取到的膽汁酸多達十四種。
2膽汁酸的作用機制
膽汁酸的組成較為復雜,其分子結構的兩端分別與烷基和羥基、羧基相連,烷基的親油性較強,能夠與油脂類物質相溶,而羥基、羧基的親水性較強,能夠與水相溶。所以動物體內的膽汁酸它的任務就是幫助動物分解攝取食物中不能直接被消化的脂肪,以及脂溶類物質,例如膽固醇、油溶性維生素等等。膽汁酸在消化食物時,同時起到輔助和增強兩種作用,輔助和增強的對象均為脂肪酶。食物中的脂肪在膽汁酸的作用下漸漸產生乳化的現象,進而被脂肪消化酶消化。消化后產生的物質被膽汁酸包裹住,隨后在小腸中被小腸內壁上的絨毛膜吸收。當脂肪酶的酸堿值介于8和9之間時,能夠發揮最佳的效果。當脂肪酶的酸堿值介于6和7之間時,幾乎喪失了原本的作用。小腸前端的酸堿值介于6和7之間時,依附在小腸前端的脂肪酶幾乎失去原本的作用,但是同樣的環境內,當脂肪酶與膽汁酸相互作用之后生成一種新的復合物質時,脂肪酶的活性漸漸恢復。在吸收的過程中,脂肪酶不單單是幫助物質進行輸送,還能夠增加小腸絨毛膜的脂肪含量,幫助小腸吸收物質。
3膽汁酸對魚類的營養作用
3.1膽汁酸對鰻魚的促生長作用
日本人通過實驗來驗證膽汁酸對于鰻魚的影響,普遍采取47g重的鰻魚,每1kg鰻魚放入含有6.5mg膽汁酸的飼料,另將不添加膽汁酸的飼料喂給相同重量的鰻魚,在為期32天的實驗周期中,測量出的結果.實驗證實了,對照組的鰻魚比普通組的體重增加了16.7個百分點,所需的飼料降低了19.7個百分點。
3.2膽汁酸對鯉魚的促生長作用
除此之外,日本人還通過實驗驗證了膽汁酸能否為鯉魚的生產提供營養成分,每1kg鯉魚苗放入含有6mg膽汁酸的飼料,另將不添加膽汁酸的飼料喂給相同重量的鯉魚,在為期62天的實驗周期中.
4膽汁酸對魚類品質的影響
日本人還在真鯛的飼料中加入了帶有膽汁酸的體色改善劑,在一個周期過后,觀察實驗組的真鯛,我們可以發現,這一組的真鯛外觀顏色更明亮,借此真鯛的實倉價格得以提升。為了探究膽汁酸對養殖魚類的產生作用,林仕海(2001)等學者專門對復合膽汁酸產品——可康利展開實驗,目的在于發掘復合膽汁酸對于內臟和肝臟的影響。實驗結果證實了,在可康利的作用下,魚身體內的粗蛋白含量較之前提升了4.4個百分點,粗脂肪含量較之前降低了0.25個百分點,內臟比較結果為,試驗組比對照組降低了1.8個百分點,肝臟比較結果為,試驗組比對照組降低了14.56個百分點。最終,膽汁酸被證實能夠提高魚類的質量,改善食用口感。
5結論
綜上,膽汁酸作為營養型添加劑的一種,對于水產類物種的生長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進而改善水產物種的口感,能夠為社會所接受。
參考文獻
[1]膽汁酸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研究[J].曾端,劉萬涵.飼料研究.2002(09)
[2]飼料中添加膽汁酸對異育銀鯽生長性能的影響[J].譚永剛,魏文志,曾黨勝.廣東飼料.2008(01)
[3]膽汁酸添加劑對草魚抗氧化能力的影響[J].郭永麗,饒碧波,郭慧,馬俊霞,王娉娉,趙會宏,劉麗.廣東農業科學.2009(06)
[4]膽汁酸添加劑對異育銀鯽生長的影響[J].林仕梅,葉元土,羅莉.廣東飼料.2003(03)
[5]膽汁酸對草魚(Ctenopharyngodonidellus)的生長性能、肌肉營養成分及消化酶活性的影響[J].曾本和,廖增艷,向梟,何文蕭,岑敏,何善成.漁業科學進展.2017(02)
[6]飼料中膽汁酸添加水平對齊口裂腹魚幼魚生長性能、形體指標及體成分的影響[J].鄭宗林,曾本和,向梟,周興華,陳建,呂光俊,朱成科,李代金,任勝杰.動物營養學報.2016(08)
[7]飼料中添加膽汁酸對牛蛙生長性能、體組成和營養物質表觀消化率的影響[J].胡田恩,王玲,張春曉,宋凱,李金寶.水生生物學報.2015(04)
作者:畢錚錚 吳立新 李曉美 周 婧 胡雅楠 單位:大連海洋大學
- 上一篇:牦牛生態養殖與產業發展策略
- 下一篇:抗菌肽在水產養殖發展中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