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養殖水質調控技術研究
時間:2022-05-29 02:38:51
導語:水產養殖水質調控技術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水質是養殖行業發展與進步的前提,保持良好的水質不僅杜絕了過多排泄物的出現,而且有利于養殖生物的存活,促進養殖生物的更好成長。在水產養殖的整個過程中,核心和關鍵就是水質的調控,有效且實時性的水質調控不僅利于優良水質的保持,而且對于水生物的健康也有一定的作用。一般來說,水質調控通常涉及物理要素、化學要素以及生物要素。
(一)物理要素通常而言,在水產養殖過程中,水體的透明度、水體溫度以及水體的顏色等這些因素都是影響水體健康的重要物理要素,如果哪一個因素出現問題都會對水產養殖產生一定的影響,這是因為在水產養殖過程中,優良的水質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它關系到水產的存活和成長。具體到養殖水生物過程中,應當密切關注整個水質環境的變化,并實時的針對水質情況進行全面的調控,保證良好的水質要求。水生物的存活時限、生長能力以及其他要素本質上都是由物理要素決定的,因此,物理要素在影響水質的各種要素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應當重點進行關注。對于養殖水產的養殖戶而言,應當密切關注物理要素對水質的影響,并密切結合水生物的狀態來調控物理因子,保證良好的水質,進而為水生物提供所需的良好環境,使其更好地生長。
(二)化學要素在水產養殖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養殖涉及到的對象也比較多,相應的也存在著各不相同的生物類型。面對這樣的情況,在水質調控過程中,應該區別對待,因為不同類型的水生物很可能表現為各異的水質需要。在一般情況下,6至9的酸堿度是正常的水體可以達到的。各種生物在這其中對酸堿度的需求不同,7.5至8.5是魚類最適應的水體酸堿度,7.6至8.5是蝦類最適應的水體酸堿度,而對于螃蟹而言,它對適應的水體酸堿度是7.5至8。通過這些數據我們可以看出,當水體本身的酸堿度存在偏差的時候,整個的水產養殖就會受到一定的干擾和影響,如果這種情況得不到有效控制繼續發展下去的話,嚴重時可能會引發水生物的大面積死亡,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因此要特別注意。在各種類型的化學因素中,要特別關注鹽類與氧氣的溶解量,因為它們構成了核心性的指標,對水質會產生比較大的影響。
(三)生物要素在水產養殖過程中,生物要素是比較多涉及的內容,同時各種類型的生物因子包含于生物要素中,對水產養殖產生著比較大的影響,這主要是因為,比較大規模的生物系統在水產養殖過程中得以形成,像魚卵以及餌料等都包含在這個生物系統中。在一定的水體環境中,為了生存,野生魚類很可能會爭奪其他生物所需的養料,在爭奪過程中,其他生物的成長就會受到威脅,在這樣的情況下,大范圍的水生物病害或者死亡就會發生,從而給水產養殖帶來較大的影響。因此,全面調控水產養殖業涉及到的生物因子是非常重要的。在這個過程中,要對整個水質進行凈化處理,減少生物因子對水產養殖的影響,進而保證水質的優良。
二、水產養殖水質調控技術
為有效推進水產養殖的發展,使其獲得突顯的規模效益,水質的調控措施是不可或缺的。在水產養殖的過程中,整個水體質量是由水質調控直接決定的,由此可見水質調控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水體的質量對生物本身的存活概率以及生長狀態都有比較重要的影響,通過對目前水質調控技術的研究,對于水產養殖業而言,水質調控的關鍵技術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調控水位對水位進行實時的調控對水產養殖的整個過程有著比較重要的影響,這是因為對水位進行實施調控的做法,可以有效的保證養殖效率,進而保障水生物的順利存活,使其更好的成長。在水產養殖過程中,如果水位保持適當,對于水生物來講,它們就可以迅速吸收養分,有了養分的保障,水生物自身的成活率以及生長速度就會有效提升,進而為水產養殖帶來比較大的收益。比如在研究魚類的水位調控時,魚類本身的習性以及進食方式是應當密切關注的內容,而不能一味的或者沒有根據的去調控水位,魚類屬于變溫生物的一種類型,當遇到外界的水溫比較適當時,魚類就可以順利進行代謝,使自身保持良好的免疫力,以應對外界環境的變化。魚類通常習慣于25攝氏度左右的水溫,過高或者過低都會對魚類的生長產生一定的影響,如果到了炎熱的夏季,為了避免出現過高或過低的水溫,養殖戶就要運用多樣的措施來調控水溫,以保持魚類生活的水溫舒適。除此之外,水位的全面調節在養殖魚類的過程中也非常重要。全面調節水位后要保持適當的換水量和水位,以保證魚類的良好生長。通過各種措施的綜合運用,魚類遭受的外在環境威脅就可以有效消除,同時養殖魚類的水體環境也可以得到有效凈化。
(二)調節各種因子各種較為復雜的因子是水質調控過程當中經常會涉及到的,化學因子是其中最典型和最具有代表性的因子。在具體的調控過程中,為了有效控制酸堿度和水質,就應當綜合運用多樣的措施和手段,以達到從全面的角度入手來控制水體酸堿度,從而保證水體酸堿度在合適的范圍內。如果有必要,養殖戶可以將適量的生石灰加入水體中。與此同時,也要密切關注水體的含氧量,當水體含氧量較低時,要逐步提高水體的溶氧總量。目前,增氧機是很多養殖戶調控溶氧量的有效方式。除此之外,預先將適量的沸石粉投入水中也是調控溶氧量的一種方式,它對改善水質有很大的幫助。同時為了提升水質,選擇在水中投入改良劑也是一種不錯的方式。
三、植物凈水
在水質調控過程中,由于其涉及的因素較多,因此許多養殖戶經常會感到水質調控有難度。水質調節過程中,為了使整個水質得到全面改進,同時省掉繁雜的環節或者流程,這時,養殖戶就可以選擇栽培生物的措施來凈化水質。如果有一定的條件,水蔥、睡蓮以及萍逢草等水生植物都是養殖戶可以用來栽種的,這些水生植物的栽種不僅可以有效省掉水質調控中的繁雜環節,而且可以改善水環境,對整個水體環境起到全面的凈化作用。
作者:柳云華 單位: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城關街道農業綜合站
- 上一篇:水產養殖技術推廣問題對策探究
- 下一篇:大學聲樂專業教學實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