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下生態農業經濟發展策略研究
時間:2022-08-11 11:26:24
導語:鄉村振興下生態農業經濟發展策略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補齊民生短板,徹底解決三農問題,我國積極實行鄉村振興戰略。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實行過程中,生態農業經濟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因此研究生態農業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目前我國各地區生態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仍出現許多問題,發展機制仍然不夠完善。文章將以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區的農業經濟發展為例,具體探究生態農業經濟發展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鄉村振興;生態農業經濟發展
在報告中明確提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通過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解決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想要實現鄉村振興戰略,就必須對生態農業經濟進行優化,改革農村的供給側結構,建立起高效生態農業發展模式。
1發展生態農業的重要性
1.1發展生態農業是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有效手段。發展生態農業,通過物質循環和能量多層次綜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技術,將農業生產廢品如秸稈、動物糞便等進行加工,轉化為清潔能源,實行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提高農業資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農業成本,提高農業效益。1.2發展生態農業是振興鄉村的必然措施。生態農業是整個農業產業的核心和支柱,是振興鄉村的必然措施。通過發展生態農業,把自然資源和生物多樣性的破壞降到最低,同時以生態為龍頭的發展模式會帶動能源創新,生態保護,環境保護,土壤改良等一大批產業的發展,實現整個生態保護的良性循環。1.3發展生態農業是農業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發展生態農業能夠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防治污染,維護生態平衡,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變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常規發展為持續發展,把環境建設同經濟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在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對農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的同時,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增強農業發展后勁,是農業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
2發展生態農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2.1農民的受教育水平低,生態意識較差,對發展生態農業的認識不足。由于農民受教育水平低,思想落后,沒有長遠意識和生態意識,只重視經濟利益和眼前利益,樂忠于見效快、產值高的項目,對于投資長,見效慢的生態農業很難接受。致使一些技術不易在農業生產中推廣和運用。2.2農村勞動力流失,從事農業產業生產經營的人才匱乏。大多數的農村青年外出務工,導致農村人才匱乏,尤其是從事農業產業研究開發、生產經營的人才匱乏,農業產業發展水平低,使農村經濟發展處于緩慢、落后狀態。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主的一家一戶小規模分散經營,農業產業化水平低,不利于生態農業的快速發展。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主的一家一戶小規模分散經營,使得生態農業的規模效益難以實現,龍頭企業不大不強,中介組織和行業協會尚未能充分發揮作用,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低,農業的規模效益問題將是生態農業發展中有待解決的重要問題。保障措施不完善,環境建設與社會經濟發展不協調。農村信息化、網絡化程度不高,制約著生態農業推廣的效果和速度。
3鄉村振興視角下秦皇島市撫寧區發展生態農業的主要策略
3.1加強對農民的培訓教育工作,提高農民對生態農業的認識。發展生態鄉村要振興,人才振興是首要。創新創業型農業人才是鄉村振興之本。撫寧區積極開展農民的培訓教育工作,提高農民對生態農業的認識,為生態農業建設做鋪墊。一是以農業農村局農廣校為平臺,開展學歷教育,為社會培養高素質人才。組織區農技人員到農業部管理干部學院、河北省科技工程學校等培訓基地參加知識更新培訓。二是以“發展生態農業、休閑農業、循環農業”為主題,抽調專業技術人員組成生態農業講師團,在全區各鄉鎮開展種養技術培訓。三是開展觀摩交流,組織區、鄉兩級農技人員到各家優秀企業參觀學習并交流經驗。四是利用趕科技大集、發放明白紙等形式為農戶提供先進栽培技術,根據生產實際,深入田間地頭進行現場指導,為農戶解決生產難題,為全區農業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和保障。3.2加大新品種和新技術引進、示范、推廣力度,加快農產品品種的更新步伐。以蔬菜生產為例,2018撫寧區以秦皇島小江蔬菜專業合作社為載體,積極引進示范推廣蔬菜優新種,全年共引進胡蘿卜、大蔥、洋蔥等新品種25個,示范推廣水肥一體化應用技術、土壤活化消毒技術、新型微生物菌肥應用技術、蔬菜保健性綠肥色防控大處方技術等新技術5項。通過試驗、示范,推動了全區蔬菜產業的提檔升級。3.3實施農業產業園區建設,帶動周邊行政村進行規模化發展。建設宏都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園區位于撫寧區撫寧鎮下莊管理區,包括楊家營、黃莊、鐘莊、吳官營、崔莊等26個行政村。園區按照集約化、規模化、產業化的發展模式,整體規劃為一園四區,即綠色觀光農業種植采摘區、生豬良種繁育區、生豬屠宰冷鏈深加工區和農產品冷鏈儲運電商銷售區。園區利用下莊管理區豐富的資源和區位優勢,以點帶面進行農業種植、家畜繁育養殖、冷鏈加工儲運、電子商務銷售、全產業鏈農產品可追溯系統建設。3.4構建政策體系,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2019年制定《撫寧區關于構建政策體系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實施方案》,推進全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康發展;2019年謀劃農業產業化重點項目5個,總投資41.19億元,其中10億元以上2個,5億元以上項目1個,億元以上項目5個。26家市級以上龍頭企業完成銷售收入38.9億元。扶持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發展,目前撫寧區已注冊農民專業合作社1066家。其中新注冊54家,市級以上農民專業合作社24家,其中省級6家,國家級2家,帶動農戶7.5萬戶;秦皇島小江蔬菜專業合作社被評為國家級示范社和2019年全省十佳合作社。全區已注冊家庭農場202家,其中新注冊13家,市級以上家庭農場10家,其中省級6家。
4結語
生態農業經濟發展是我國在鄉村振興建設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措施,通過生態農業經濟發展可以有效地提高農業資源的利用率、延長農產品的產業鏈、加強農民的經濟收入,促進農村建設取得不斷地進步。但是我國生態農業經濟建設仍處于起步階段,依然存在著諸多問題。因此,各地政府要加強對生態農業經濟建設的重視程度,加強科技投入,完善相應的激勵措施,加強對農民的培訓工作,在實際建設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促進生態農業經濟的不斷發展,踐行鄉村振興戰略。
參考文獻:
[1]馬春華.淺析鄉村振興視域下生態農業經濟發展策略[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9(11):18,21.
[2]陳愛民.鄉村振興視域下生態農業經濟發展策略研究[J].山西農經,2019(12):66.
[3]賀旭,張守志,韓婷.秦皇島市蔬菜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基于綠色生態視角[J].現代農村科技,2018(7):106-107.
作者:肖海燕 單位:秦皇島市撫寧區農業農村局
- 上一篇:生態移民區農業產業發展建議
- 下一篇:海水養殖業扶貧探究
精品范文
5鄉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