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網光伏電站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時間:2022-11-12 10:22:34

導語:并網光伏電站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并網光伏電站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摘要】太陽能是一種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光伏發電是太陽能利用的主要形式,也是目前可再生能源中技術最成熟、最具有規模化開發條件和商業化發展前景的發電方式之一。本文以青海中利騰輝新能源發電有限公司10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互助縣紅崖子溝鄉40兆瓦建設項目為例,從以下幾個方面談一下光伏產生的效應。

【關鍵詞】太陽能;光伏電站;生態環境

互助縣光照充足,全年日照時數2200h—3000h,日照率65%,年輻照量達到5277.11MJ/m,屬于Ⅱ類地區,總輻射量大,是全國、全省太陽能豐富的地區之一,適宜建設大型并網光伏電站,本工程符合國家“多能互補”的能源政策,是保障我省能源供應戰略安全、大幅減小排放,是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光伏項目建成運行后,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明顯。

1社會效益

中利騰輝光伏發電工程的建設可以為當地提供一定的就業機會,據測算,該工程在建設期間需要使用勞力150人,多來自項目周邊群眾。本項目建設期按4個月,每人每天工資按100元計,可為周邊群眾增加收入達180萬元。本工程占地面積為83.4278公頃,按建設單位和當地群眾達成的協議租金每畝每年450元,每三年以450元為基數增加5%計,該項目為群眾支付租金約1818.31萬元。項目在運行期間支付人工工資2392.50萬元。據測算項目可給當地財政上繳稅金1683.82萬元。以上幾項合計達6074.63萬元。同時,該項目可促進當地電力結構,為地方經濟開辟新的增長點。

2生態效益

該光伏電站裝機容量40.1687MWp,年平均上網電量5856.76萬kWh。與目前的燃煤火電廠相比,按消耗標準煤320g/kWh計,每年可為國家節約標準煤1.87萬噸。相應每年可減少多種大氣污染物的排放,其中減少的污染物排放量:粉塵1.60萬噸/年,SO21757.19噸/年,NOX878.60噸/年,CO25.84萬噸/年。該項目采用清潔能源太陽能發電,與其他化石能源發電方式相比較,有害物質排放量明顯減少,大大減輕了對環境的污染,并促進了當地電力結構以及當地旅游業的發展,為地方經濟開辟新的增長點。

3光伏電站建設對環境的正效應分析

盧霞[1]等人對酒泉市東洞灘光伏示范基地的研究表明,光伏電站的建成在一定程度上調節了區域的小氣候,使得地表接收的太陽輻射大大降低,年地表溫度降低,日平均地表溫度降低,日較差與年較差縮小,導致土壤水分的蒸發速率減少,空氣濕度有微量地增加,因此局部小氣候更有利于植被的生存,從而使該地的植被蓋度增加。在陽光輻射較強的生態脆弱地區建設光伏電站可明顯改善建設區的生態環境,光伏板的設置能夠提高區域植被存活率及生長速率;干旱地區光伏板定期沖洗為植被生長提供了充足的水分,經驗表明光伏電站的建設能夠顯著提高建設區的植被覆蓋率,對生態脆弱區綠化起到良性改善作用。電池板還能夠起到較好的阻風、固沙作用。荒漠地區大面積的太陽能電池覆蓋于地表,增加了地表的粗糙度,使得地表風速降低,輸沙率也隨之降低,從而達到阻風、固沙的效果。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王濤[2]等人對陜西省靖邊縣光伏發電站建設對土壤理化性質、植被群落種類、物種多樣性、生物量和小氣候的影響進行了較深入的研究。研究結果表明:1)光伏電站建設后,相對于電站周邊,電站內表層土壤(0-20cm)含水量增加了30-34%,有機質增加了2.32-4.65%,速效磷增加了25.76-46.97%,速效鉀增加了27.91-28.41%,pH降低了1.25-6.65%,電導率降低了34.24-60.82%,土壤容重變化不大;在電站內,相對于遮陰區域,未遮陰的土壤含水量、pH、電導率、速效磷、速效鉀含量均增加,容重降低。2)光伏電站建設后,相對于電站周邊,電站內植物種類增加了129-143%,Shannon-Wiener指數增加了60.24-67.82%,Pielou指數增加了12.41-15.33%,Simpson指數增加了31.56-37.04%,生物量增加了127-144%。電站內相對于遮陰區域,未遮陰的植物種類、Shannon-Wiener、Pielou、Simpson指數、生物量均增加。3)光伏電站建設后,相對于電站周邊,電站內風速降低了23-43%,溫度降低了26-32%,空氣濕度增加了34-39%。4)光伏電站建設能提高土壤肥力、降低土壤pH和全鹽含量,增加植物種類、物種多樣性和生物量。總的來看光伏電站建設對土壤、植被有促進作用。綜合來看,王濤的研究證明:在干旱半干旱區域,光伏電站建設對土壤、植被生態系統的促進作用優于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4經濟效益

據初步的測算,該項目建成后,主營業收入10.5億元,利潤總額為4.8億元。投資回收期稅前為8.06年,稅后為8.49年,總投資收益率為4.12%,投資利稅率為5.21%,資本金凈利潤為20.68%,全部投資財務內部收益率(稅前、稅后)分別為11.69%,10.43%,資本金財務內部收益率為21.11%,高于財務基準收益率8%,項目具有較好的盈利能力。由此可見該項目的建設對于當地的環境保護、減少大氣污染具有積極的作用,并有明顯的節能、環境和社會效益。它可以達到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節約不可再生化石資源的目的,將大大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對改善大氣環境有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盧霞.荒漠戈壁區光伏電站建設的環境效應分析[D].蘭州:蘭州大學,2013.

[2]王濤,王得祥,郭廷棟等.光伏電站建設對土壤和植被的影響[J].水土保持研究,2016,23(3):90-94.

作者:張金萍 單位:青海省海東市互助縣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