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適宜養殖模式探討
時間:2022-10-15 11:38:11
導語:生豬適宜養殖模式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前生豬的養殖模式已成為行業重點關注的問題,本文對傳統生豬養殖模式進行了概述,提出了幾種適宜的養殖模式,并對其優缺點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養殖模式;生態養殖;循環養殖
我國是生豬生產和消費的大國,據有關調查顯示,每年我國生豬產品消費占全球的50%以上,這也是我國生豬養殖規模十分龐大的重要原因。在新時期,如何更好地進行生豬養殖已成為行業重點關注的問題。基于此,本文首先對傳統生豬養殖模式進行概述,然后提出幾種適宜的養殖模式,并分析其優缺點。
1傳統生豬養殖模式
傳統生豬養殖模式主要以散養為主,即用戶承包,分散經營,大部分農戶的生豬飼養量不足50頭。這種模式是在原始養殖模式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形式,飼料主要來源于農家自身,并且以養殖經驗作為技術基礎,依靠物質循環進行資源配置,所用的加工產品非常少,以自我消費為主,剩余的產品向外銷售,商品化程度較低。
2生豬適宜養殖模式
2.1原生態放養模式。2.1.1優點。原生態放養模式可以讓生豬自由活動和返璞歸真,提高生豬的體質、抵抗力和免疫力。該模式的飼養密度小,可減少疾病的傳播,甚至可以不用藥或少用藥,保證了生豬產品的安全性與獨特風味。該模式主要以天然飼料為主,合成飼料投放量較小,養殖設備簡單,投入成本低。糞尿直接還田,減少了污染,提升了資源利用率,具有一定的生態意義,實現了健康養殖和無公害綠色生產。2.1.2缺點。該模式的生產效率較低,可能會造成植被破壞,防疫難度大,需要事先計算最佳放養量,同時占地空間大。2.2豬-沼-蔬果(或魚)循環模式豬-沼-蔬果(或魚)循環模式是將豬糞尿排到沼氣池中,在沼氣池高溫、高濕和酸堿環境下,沼氣池中的菌群不斷繁殖,將糞尿轉化為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等,最終形成沼氣、沼液和沼渣,沼氣可供能,沼液與沼渣可用作肥料。該模式很受農戶歡迎,并且類似的模式也有很多,是一種生態型養殖模式。2.2.1優點。通過沼氣池將糞尿進行分解,沼氣可用作能源,沼液與沼渣可用作肥料,不會造成環境污染,運行成本低,適用于不同地區不同規模的豬場。2.2.2缺點。農田在利用沼液和沼渣時會造成土壤板結,影響土壤質量。此外,沼液和沼渣中的重金屬殘留會造成土壤污染。最后,堆積發酵技術有待提升,沼氣、沼渣和沼液等資源利用率不高。2.3生物發酵墊料零排放環保型養豬模式。采用木屑、谷殼和米糠等副產品以一定比例制成的豬舍墊料可以有效吸收生豬的糞尿,并進行利用轉化。日常養殖管理主要是對墊料進行管理,定期更換。墊料在糞尿的反應和腐蝕下會成為有機肥,主要用于還田。2.3.1優點。墊料中的有益菌可以將糞尿進行轉化,消除惡臭,抑制害蟲與病菌,實現豬舍的零排放、無污染和無臭氣等,徹底解決了豬場環境問題。由于不需要清理糞尿,所以可以實現節約水、工、料、電和藥的目的。2.3.2缺點該模式對抗生素和消毒劑的使用十分嚴格,防疫難度大。對技術要求較高,如果墊料制作不當可能會出現“死床”,因此該模式更加適用于干燥的北方。
3結束語
綜上所述,生豬養殖模式雖然很多,但是每種模式都有其優缺點,需要根據豬場的實際情況科學選擇,以保證生豬養殖模式適宜,這樣才能夠提高養殖效益。
作者:王飛 單位:涇川縣畜牧獸醫局黨原工作站
- 上一篇:發展綠色水產養殖的關鍵措施
- 下一篇:綠色畜牧養殖技術及推廣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