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放養雞林下養殖技術分析

時間:2022-02-20 04:22:08

導語:生態放養雞林下養殖技術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生態放養雞林下養殖技術分析

生態養雞林下養殖是將傳統養殖方法和現代舍飼養殖相結合,在天然環境下,利用草山草坡,果園林地,荒山荒坡等自然資源養殖地方優良雞種,讓雞自由采食青草,昆蟲,呼吸新鮮空氣,飲用天然水,輔以人工補飼,生產安全優良、風味獨特、口感上乘的肉雞和雞蛋的一種養殖方式。它具有投資少,品質風味好,經濟效益好等特點,是值得因地制宜發展的致富項目。

1場地選擇和場區布局

生態養殖要選擇有良好生態條件的山地、坡地、果園林地等作為養殖場地,果園樹齡在3~5年為佳。場地布局應劃分管理區、生產區、隔離區及無害化處理區。管理區應位于生產區的上風向地勢較高處,隔離區應位于生產區的下風向及地勢較低處,生產區也要根據常年主風向,按育雛區、放養區的順序設置。

2雞舍的建設

雞舍采用磚混結構或板房結構,背風向陽,遮風避雨,排水通暢。育雛舍和放養雞舍分開,在放養區相對集中的位置修建開放的投料棚,按15只/m2的標準建設,地面用混土硬化,并配套防污染的飲水槽,保證飲水清潔。為方便飼料和雞只運輸,生產區內應修便道,與雞投料棚相通,便道用混泥土硬化。在場內下風向設化尸池和堆糞池,并設置隔離網,防止健康雞只進入。整個場區應設置相應的標示標牌,場區四周設立防疫警示標志。

3林下生態雞的放養管理

3.1過渡期管理。雞苗經育雛脫溫后,可轉入過度雞舍,在轉群前后3d應在飲水中加入微電解質,以防轉群應激,轉入過度雞舍后不宜立即放養,應在雞舍進行7~10d的適應期飼養,再根據季節確定每天放養時間。3.1.1放養訓練。選擇晴天,白天氣溫不低于15℃時開始放養,每天放養2~4h,以后逐月增加放養時間。放養地點最初選在雞舍周圍進行,逐漸由近到遠,可通過移動飼料桶的方法訓練,在訓練時可通過拍打料桶及吹哨等方法使雞只形成條件反射。3.1.2放養雞飼料搭配。由于放養場地可供雞采食的自然營養物質較多,如草蟲、蚯蚓等。50日齡后可逐步用糧食及青綠飼料替換全價配合飼料。3.1.3補飼量。喂料應定時定量,補料不能隨意改動,這樣可以增加雞的條件發射,夏秋季可以少喂,春冬季可適當多喂,每天早晚各喂料一次,喂料量隨雞齡增加而增加。3.2生態放養期的飼料管理。經過生長過度期后,在10周齡以后可長時放養,放養時間90天左右,即讓雞群在自然環境中活動,采食蟲、草、沙礫,以及泥土中的礦物質。有利于雞的生長發育、雞群活潑健康,肉質特別好,外觀緊奏,羽毛光澤不易發生啄癖。補飼措施,可在棚舍附近放置若干料桶及飲水器,早晚讓雞自由采食,每天早上只喂七成飽,促進雞只覓食,以增加活動量。晚上雞群回雞舍后要投放足量飼料,保證雞只營養需要。放養密度不宜過大,遵循全進全出的原則。

4綜合預防措施

4.1消毒。在雞舍周圍,每星期撒上一層生石灰,雞舍消毒坑內鋪墊麻布,并用消毒劑浸濕,雞在進出時消毒,每批雞出售后,對雞舍及周圍徹底消毒,采用2種以上的消毒劑交替進行3次以上的噴灑消毒,進下一批雞之前,再消毒一次。4.2免疫。雞只強制性免疫新城疫和高致病性禽流感,可根據實際情況,一般采用的免疫接種有:雞傳染性支氣管炎,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禽痘,產蛋下降綜合癥等。免疫劑量及方法按照各疫苗的使用說明進行。4.3寄生蟲防治。雞線蟲和條蟲,可用伊維苗素,阿維苗素,左旋咪唑,丙硫咪唑進行預防性驅蟲,原蟲病可用鹽酸氨丙啉,地克株妥曲株劑等預防球蟲病。

5防治有害生物入侵

在林地內養貓及每月毒殺老鼠一次,可有效防止老鼠的侵入,可在雞群里飼養幾只成年鵝防止黃鼠狼進入場區。可在樹枝懸掛彩色布條,防止老鷹等飛禽靠近。

作者:劉迪金 單位:四川省樂至縣良安鎮畜牧獸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