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技術應用實踐分析
時間:2022-04-02 03:09:56
導語: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技術應用實踐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文章結合廣西國有三門江林場的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現狀,來探討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技術的重要性、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技術在營林生產中的應用實踐,以及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技術的推廣3個方面的問題,以期對相關人員有所幫助。
關鍵詞: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技術;營林生產;應用實踐
在營林生產過程中,林業有害生物不僅對林木生長造成極大的危害,而且給當地的經濟發展帶來一定的損失,還會危害到森林資源的進一步發展。廣西國有三門江林場始建于1951年,林場經營林地面積1.37×104hm2,經營樹種以桉樹、松樹、杉木、油茶為主,森林蓄積量62×104m³。目前,林場擁有對外輻射造林1.33×104hm2。為了做好林場的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于2020年開展了全面深入的林業有害生物監測,主要監測樹種包含桉樹1.74×104hm2、松樹940hm2、油茶1946.67hm2,為后續開展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對策提供了參考依據。文章主要結合本次林業有害生物的監測與防治技術展開探討。
1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技術的重要性
1.1造林質量不高,缺乏合理的管理策略。在林業建設中,防治有害生物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最主要的原因是以往的造林質量不高,也缺乏科學有效的管理策略,造林目標無法達到理想結果,而且在長期的工作中,所積累的經驗并不科學[1]。具體原因如下:第一,一些區域在造林時,將重點放在了數量以及規模上,并未重視苗木抗病蟲害的質量。該現象主要出現在造林工作的初始階段,該階段相關工作人員工作態度十分積極,不管是社會層面還是專業層面,都會給予很多關注和肯定。但經過一段時間后,熱情退卻,此時的工作人員和地方政府可能不會像初期那般積極。第二,缺乏科學合理的管理。當前國家對生態環境的保護越來越重視,林業作為生態建設的主力軍,在發展中要增強生態效益,做到科學合理地管理林木生長,否則不僅造林的效率降低,也無法進一步抵御外部因素所帶來的影響。對此,在營林生產過程中,必須要優化當前的管理措施,發現并完善不足之處。1.2缺乏較為強烈的病蟲害防治意識。根據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越來越繁重的根本原因是缺乏病蟲害防治意識。工作人員在日常的工作中,并未重視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更沒有采取科學有效的應對手段。首先,對于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沒有重視環境、季節的特殊性,導致病蟲害呈現出逐漸上升的趨勢。其次,在開展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過程中,需要慎重選擇藥劑[2]。制定合理的管理、防治規劃。
2三門江林場林業有害生物監測與防治技術
常見的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技術主要包含了物理防治技術、生物防治技術和化學防治技術3種。物理防治技術一般是指利用各種物理因素或者工具防治病蟲害,這種技術具有毒副作用少、成本低、簡單方便的優點,常見的有人工捕殺、隔離法、誘殺法等,實際使用過程中,可根據病蟲害的類型及生活習性合理施用[3]。生物防治技術具有無公害、成本低且不會對林業中的一些有益生物造成危害的優勢,借助昆蟲、益鳥、微生物等方式防治病蟲害,其效果也十分可觀,可以對其加以推廣和運用。化學防治技術屬于比較常用的方式之一,借助化學物品來控制有害生物,具有成本低、起效快、便捷等優勢,弊端便是對環境會造成一定的污染,所以,需要正確使用化學農藥。以下主要介紹三門江林場對常見林業有害生物的監測情況與防治技術,希望能為類似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提供參考。2.1馬尾松毛蟲監測與防治。馬尾松毛蟲監測時間為3月—9月,主要寄主樹種為松樹,主要侵害松針。防治措施:在3月選擇天陰、無風或者微風、氣溫未超過30℃的天氣,采用白僵菌粉劑噴灑防治;氣溫超30℃,采用阿維菌素粉劑噴灑防治。根據2020年3月蟲情調查,三門江林場有573.33hm2松樹發生馬尾松毛蟲蟲害,分別采用阿維菌素粉劑和白僵菌進行防治,2020年4月底檢驗防治效果良好。2.2松材線蟲病的監測與防治。松材線蟲病是松樹生長周期里一項重點防范的病害,主要由松墨天牛進行傳播,所以通過誘捕松墨天牛成蟲,達到防范松材線蟲病的傳播和感染的效果。從4月—10月持續監測松材線蟲病的發生情況,開展春秋2季松材線蟲病的普查工作,特別調查松樹林區內枯死木數量,及時檢查鑒定枯死木病因,清理并歸堆燒掉枯死木。2.3桉蝙蛾監測與防治。桉蝙蛾監測時間為10月—次年4月,寄主樹種:桉樹,桉蝙蛾屬于一種蛀干蟲。受害桉樹特征為:樹干上有一個或多個大包,那是桉蝙蛾幼蟲堆積在樹干上的蟲糞,刨開蟲糞,看到蟲口,劈開樹干發現桉蝙蛾幼蟲藏在樹干中,蟲體體積如手指般大。防治措施:首先清理干凈樹干上蟲口的蟲糞,然后使用針筒把熏蒸作用強及內吸性好的敵敵畏原液或者阿維菌素水乳劑原液打入蟲洞內,最后用和好的濕黃泥封住蟲口。三門江林場2020年4月—5月防治桉蝙蛾面積326.67hm2,6月檢查防治效果,通過查看樹干上的蟲口,發現有桉蝙蛾幼蟲死在蟲口處,10月再次檢查留有蟲口的樹干,未發現新的蟲糞包出現。2.4油桐尺蛾監測與防治。油桐尺蛾監測時間為4月—9月,寄主樹種:桉樹,油桐尺蛾幼蟲從啃噬葉子開始侵害整株樹木,油桐尺蛾幼蟲體積細小,如果初期蟲害較輕,要非常仔細才能在枝葉上找到蟲體。防治措施:防治中要大面積噴灑藥液,特別3~4年生的桉樹已達十幾米,主要采用噴藥小型飛機或者無人機開展空中噴灑藥液進行防治,因為是高空使用農藥,提前通知周邊村民在噴藥期間注意防范中毒。三門江林場2020年5月防治油桐尺蛾面積1113.33hm2,委托一家有害生物防治公司進行高空噴藥防治油桐尺蛾。6月驗收防治效果,主要檢查桉樹根部萌芽條及幼林防治情況,抽查的株數未發現油桐尺蛾幼蟲。7月—9月持續監測油桐尺蛾,未監測到油桐尺蛾幼蟲。2.5桉小卷葉蛾監測與防治。桉小卷葉蛾監測時間為5月—9月,寄主樹種:桉樹,主要發生在幼株,桉小卷葉蛾幼蟲開始在桉樹嫩芽上結蟲包,每個病株上有1~5個蟲包不等,每個蟲包里包裹著1條桉小卷葉蛾幼蟲。防治措施:用熏蒸藥性強的農藥進行噴灑葉面,如菊酯類農藥。三門江林場2020年6月防治桉小卷葉蛾面積66.67hm2,蟲情發生率60%,使用農藥阿維菌素水劑進行防治,7月份進行驗收防治效果,抽檢20株病株,發現桉小卷葉蛾幼蟲3條,防治率85%。三門江林場2020年7月防治桉小卷葉蛾面積60hm2,蟲情發生率40%。使用農藥高效氯氟氰菊酯進行防治,8月進行驗收防治效果,抽檢20株病株,發現桉小卷葉蛾幼蟲2條,防治率90%。
3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技術的推廣
除了常規的防治技術以外,也要重視防治技術的推廣,只有聯合當地政府及林業部門,將有效防治策略積極推廣出去,才能讓更多的林農受益,從而提高本地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水平,促進林業經濟進一步發展。3.1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首先,可以讓當地政府起帶頭作用,政府領導、工作人員來擔任推廣活動的組長或者成員,制定推廣計劃,規劃宣傳方案和技術培訓等。其次,將防治技術培訓工作落實到實地。需要根據當地林業有害生物的主要特征制定針對性的防治技術,特別要注意在有害生物爆發高峰期,必須要組織現場的觀摩會,讓更多的人們意識到有害生物對林業的影響,更好地實現防治技術的進一步推廣[4]。3.2創新推廣方式。借助電話、多媒體、電視、簡報等現代化技術對當地村民進行宣傳。另外,還可以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組織“落實科技”策略,由當地的防治技術部門的領導,同事等組織,帶領村民等到田間講解如何有效防治有害生物。從而實現對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技術的推廣。
4結語
正所謂:“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生態環境是我國需要重視、解決的首要問題。因此,重視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技術的發展和推廣,利于林業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銀,柳小進,丁學農,等.淺析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技術與推廣[J].農家科技(中旬刊),2020(5):74-74.
[2]宮英雯.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技術及推廣分析[J].農村科學實驗,2019(3):65-65.
[3]王衛東,楊耀長.營林技術在林業有害生物防治中的應用進展及發展趨勢[J].農業與技術,2018(1):189.
[4]丁鑫.營林技術在林業有害生物防治中的應用進展及發展[J].農家參謀,2020(13):106.
作者:黃紅 單位:廣西國有三門江林場
- 上一篇:石油烴污染土壤生物修復技術探究
- 下一篇:基層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優化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