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水監測論文:當代農村飲水監測透析
時間:2022-01-23 10:19:18
導語:飲水監測論文:當代農村飲水監測透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作者:金立堅胡彬朱鴻斌劉睿聰工作單位: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水質衛生監測及其相關工作開展情況調查129個縣(區)級CDC中,有120個縣(區)級CDC調查的數據有效,其中有3個縣未進行網絡直報(由市疾控代報),有6個縣網絡直報數據未審核(由市疾控代審);有55個縣未參加過水質污染應急事故的監測;現場快速檢測設備不足50%,通過計量認證的占65.0%。見表1。水質監測相關人員職稱、學歷和從事專業領域情況從事水質監測1173人中,職稱構成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為初級48.1%、中級33.6%、無職稱14.1%、高級4.3%;學歷構成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為大專50.4%、中專27.9%、本科15.8%、中專以下5.2%、碩士以上0.8%;從事專業領域工作的由高到低依次為現場調查的占42.1%,理化檢測的占29.8%、微生物檢測28.0%。見表2。近3年飲用水水質衛生監測工作開展及人員培訓情況調查的129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近3年共監測水樣數13.147萬份,其中農村水質監測水樣4.3051萬份,占32.7%。3年來共有1392人次參加相關培訓,獲得省級繼教學分共3096分,國家級繼教學分1915分。近3年農村水質監測工作占飲用水水質衛生監測工作比例趨勢見圖1。圖1近3年農村水質監測工作比例趨勢生活飲用水水質指標檢驗能力情況129個CDC在42項飲水檢測指標中,檢測項目計量認證率較好的是感官指標和微生物指標,計量認證率為66.67%,一般化學指標中一些指標(如硝酸鹽氮、四氯化碳、甲醛、溴酸鹽、氯酸鹽和亞氯酸鹽)計量認證率較低,低于40%,消毒指標中除游離余氯外,其他3項認證率也低,低于30%,放射指標計量認證率最低,只有2.32%。同樣,可檢測項目最高的為感官指標和微生物指標,均高于90%,理化指標和消毒指標有部分可檢測率較低,放射指標可檢測率最低,只有1.55%。見表3。飲用水水質檢驗實驗室儀器、設備情況調查129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大多數實驗室已具備有開展飲水常規項目檢測的儀器設備,其中以具備分光光度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和氣象色譜的比例較高,離子色譜儀和液相色譜儀所占比例較低,而一些大型高精度儀器如氣相色譜-質譜儀、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等則嚴重缺失。見表4。
水質監測開展情況農村飲水監測項目已在我省開展了十余年,項目執行主體主要是縣(區)級CDC,承擔了采樣、檢測和現場調查等工作,本次調查結果為現場快速檢測設備低于50%,通過計量認證的占66.4%。這說明我省部分縣(區)級CDC還不具備開展飲水項目工作,在飲水監測項目工作中只有委托給市級CDC承擔,若有飲水突發事件也沒有現場快速檢測設備,也不具備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計量認證是指由政府計量行政部門對第三方產品合格認證機構或其他技術機構的檢定、測試能力和可靠性的認證[1],計量認證面向社會出具公證數據產品的質檢機構,旨在提高其實驗室管理水平和技術水平,具有強制性,未經計量認證的單位不得向社會出具公證數據。飲水監測項目方案要求參加監測的實驗室應須通過計量認證,為適應當前工作的需要,針對我省飲水監測計量認證率低和現場快速檢測設備不足的情況,還應加快縣級CDC計量認證資質的工作和配置飲水快速檢測設備,為開展項目工作和應對飲水突發事件而準備。人員和設備配置情況知識水平、專業技能和工作實踐能力無疑是反映疾控人員素質的重要指標[2],本次調查顯示職稱以初級最多,學歷以大專最多,從事專業領域工作人員比例低于50%,分析認為這與衛生體制改革給環境衛生帶來的新問題有關[3],表明我省縣(區)級CDC在飲水監測能力水平尚處在一個較低水平,與其他兄弟省份比較基本一致[4]。雖然近幾年各級CDC已逐漸意識到基層培訓的重要性,但由于基層人員更換頻繁,一人兼職多項工作,凸顯飲水監測專業人員欠缺,建議每年上級CDC應對基層疾控人員至少專業培訓一次,盡快提高專業人員的能力[5],同時也要不斷引進高學歷高水平專業人才,以有力應對日益嚴峻的疾病預防控制任務。水質分析儀器設備水平是衡量一個實驗室水質監測能力的重要指標,根據衛生部辦公廳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辦公廳聯合頒發的《關于省、市、縣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實驗室建設指導意見的通知》([2004]108號),對省,市、縣級實驗室的儀器裝備提出了要求,隨著國家經濟水平的發展,國家加大了各級疾控系統的儀器設備的投入,就調查情況看,我省開展飲用水常規項目分析的儀器設備大多數實驗室已基本具備,但用于陰離子分析用的離子色譜儀和開展有機分析的液相色譜儀還比較缺失,所占比例較低,限制了一些飲水檢測項目的開展,影響和制約了實驗室檢測能力的提高。因此要達到并滿足能夠完整開展生活飲用水106項指標的檢測分析,那么實驗室的儀器設備還需進一步的完善和提高。生活飲用水水質指標檢驗能力情況調查顯示我省縣(區)級CDC對生活飲用水水質常規項目的檢測能力較為集中,不能監測的項目主要是放射指標中的總α放射性和總β放射性,以及理化指標中硝酸鹽氮、四氯化碳、甲醛、溴酸鹽、氯酸鹽和亞氯酸鹽,分析認為一是水質分析儀器設備緊缺。一些實驗室還不具備完成飲水監測工作所需的必備水質分析儀,多數實驗室缺乏一些大型高精度儀器設備,還有一些水質分析儀器成就老化,年久失修,未能按規定進行檢定或校驗。二是檢測人員不夠,且培訓不及時。一些基層單位的檢測人員學歷低,專業技能差,無職稱人員大有人在,在一些貧困落后的地區單位還存在操作不規范的想象,這也制約了一些飲水水質檢測項目的開展。標準化實驗室、高精度儀器設備、高水平監測分析人員是飲水監測實驗室做好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的重要組成部分[6]。當前我省縣(區)級CDC飲水監測能力總體水平不高,面臨農村飲水水質監測任務量不斷增加,飲水突發事件時有發生,建議:(1)各級政府應加緊建設飲水監測實驗室;(2)省級機構定期對基層人員進行培訓;(3)定期開展各級疾控機構實驗室質量控制;(4)加強各級疾控機構實驗室檢測能力的驗證工作。
- 上一篇:當前新農村社區構建的提議
- 下一篇:國內衛生條件發展狀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