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論入學語言準備的城鄉對比

時間:2022-05-10 11:07:53

導語:略論入學語言準備的城鄉對比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略論入學語言準備的城鄉對比

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幼兒入學語言準備整體現狀根據樣本在各維度的均值與滿分的差距可以看出,幼兒在視—動轉換、細微差異識別、空間知覺、前閱讀技能上面表現較好;在聽—動轉換、漢字結構意識方面的表現次之;在故事理解以及圖畫理解與講述方面的表現最差。(見圖1)聽—動轉換任務(聽指令做動作)要求幼兒按照所聽到的指令做出相應的手部和上肢動作,以考查幼兒將聽覺信息轉化為肢體動作的能力。理解指令并能按指令行事是我國學校教育對學生的期望與要求,也是幼兒入學適應必須具備的重要能力,是幼兒入學適應重要的預測性指標之一。從心理過程來看,聽指令做動作是聽—動轉換過程;從語言發展角度來看,是幼兒言語傾聽和言語理解能力的表現。在本研究中,多數幼兒能夠聽懂指令,但一半以上的幼兒控制手部動作的能力較弱。細微差異識別任務(形近字識別—找字)考查幼兒對漢字字形結構細微差異的識別能力。筆劃、部件、方位等的細微差異形成了漢字之間在字形結構上的細微差異。能夠感知漢字在字形結構上的細微差異是幼兒識字、寫字的重要心理基礎。該任務不要求幼兒能認讀漢字,只要求幼兒發現形近字之間的差異。在本研究中,70%以上的幼兒都能正確識別,表明多數幼兒能夠注意到漢字在字形結構上的細微差異。漢字結構意識任務(識別缺失部件—補字)是向幼兒呈現不同結構(包括上下結構、左中右結構、包圍結構、既有左中右又有上下結構)的漢字,要求幼兒通過比較找到指定漢字的缺失部分。漢字的特點是每個字都具有自身的字形結構。該任務只要求幼兒能夠感知和識別漢字的字形結構,不要求認讀漢字。在本研究中,約有60%的幼兒能夠正確感知和識別漢字的字形結構。故事理解任務(聽故事回答問題)要求幼兒在聽完一個小故事后回答問題,以考查幼兒的語言理解能力。聽力理解是幼兒口頭言語能力的成分之一,是幼兒語言能力測驗或入學語言準備測驗的重要維度。在本研究中,有70%多的幼兒能夠回答只需要簡單推理的問題,但只有一半幼兒能夠根據故事中的線索進行間接推理??臻g知覺任務(聽指令畫圖)是要求幼兒按照指令在特定位置畫出某種形狀,考查幼兒的聽力理解和精細動作能力。精細動作能力是讀寫準備能力的重要構成成分之一。在本研究中,80%的幼兒能夠畫出正確的形狀,但只有30%的幼兒能夠在正確的位置畫出要求的形狀,表明幼兒在理解較復雜的方位語言時存在一定困難。視—動轉換任務(記圖畫圖)是要求幼兒先觀看圖案,然后憑記憶畫出看到的圖案。對圖形的記憶與加工是漢字書寫的心理學基礎。漢字的特點是寫字比識字難,原因在于識字是圖形再認的過程,寫字是圖形識記和再現的過程。本研究將視—動轉換(圖形識記和再現)作為幼兒入學語言準備的測查維度之一。在本研究中,約70%多的幼兒能夠正確畫出所看到的圖案的結構和形狀。排圖講述任務(排圖講故事)要求幼兒將可以任意排列的3張圖片進行排序并講述故事,從句子、講述的連貫性和講述的生動性等三個方面以考查幼兒圖畫閱讀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在本研究中,有17.2%的幼兒不會主動講述;45.8%的幼兒僅能羅列一些個別對象,講述線索斷續、不銜接;只有1.5%的幼兒能夠生動、富有想象力地講述一個完整故事;19.6%的幼兒在講述中能夠加入人物之間的對話,運用擬人的手法展開故事情節,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前閱讀技能任務(翻看圖書)是要求幼兒會正確拿書、識別書的封面、知道書的書名、會翻到指定的頁碼;知道閱讀順序等。在本研究中,多數幼兒都能正確判斷書名和頁碼,了解閱讀的順序,但僅有半數幼兒知道封面。相比較其他方面,幼兒對封面的認知較弱。(二)幼兒入學語言準備水平的城鄉差異1.總體差異按幼兒的測驗總分和各維度上的得分高低進行排序,城市、縣城、鄉鎮和農村幼兒的得分呈依次降低趨勢。城市幼兒入學語言準備總分均值為19.65,縣城幼兒為17.88,鄉鎮幼兒為15.34,農村幼兒為12.42。其中,城市幼兒語言總分均值幾乎比農村幼兒高出一半。這種隨城市、縣城、鄉鎮和農村依次呈遞減的趨勢存在于每個測查維度上。(見表4)以幼兒園所在地為自變量,以城鄉不同地區學前一年幼兒語言總分及各維度均值為因變量,對城市、縣城、鄉鎮、農村幼兒園或學前班幼兒入學語言準備水平進行方差分析。結果顯示,城鄉學前一年幼兒在測驗總分以及各具體維度上,市、縣、鄉、村兩兩之間都存在極顯著的差異(P<0.001)。2.具體差異為進一步了解城鄉幼兒在入學語言準備上的具體差異,對城鄉幼兒在各題目上的得分進行分差分析(見表5),研究結果如下。(1)聽—動轉換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城鄉幼兒在聽—動轉換任務上存在極其顯著的差異(P<0.001)。兩兩比較發現,城市與縣城幼兒、縣城與鄉鎮幼兒之間不存在顯著差異。但隨著行政級別的降低,市與鄉、村之間,縣與村之間存在顯著差異。由表4可見城鄉不同地區幼兒園幼兒均值介于1.22~0.74之間。市轄區幼兒園幼兒均分顯著高于縣城、鄉鎮和村幼兒園幼兒。鄉鎮和農村幼兒園幼兒得分低于總體平均值。農村有較高比例的幼兒在順序、部位和數量上存在錯誤,不能按照指令做出正確的動作。(2)細微差異識別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城鄉學前一年幼兒在細微差異識別任務上存在極其顯著的差異(P<0.001)。由表4可見城鄉不同地區幼兒園幼兒均值介于1.79~1.36之間。其中,市轄區幼兒園幼兒均分顯著高于縣城、鄉鎮和村幼兒園幼兒,鄉鎮和農村幼兒園幼兒在該維度得分都低于總體平均值。但兩兩比較發現,鄉鎮與農村幼兒之間不存在顯著差異。城市和縣城都有80%多的幼兒能夠正確識別,但鄉鎮和農村幼兒中有70%多能正確找出簡單的獨體字“天”字,能夠正確識別較復雜的“部”字的幼兒不足70%。(3)漢字結構意識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城市、縣城、鄉鎮、農村幼兒之間在不同結構漢字的識別上均存在顯著差異。城鄉幼兒的得分均值介于1.43~0.96,其中近70%的城市幼兒能夠正確識別,但能夠完成任務的農村幼兒比例不足半數。(4)故事理解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城市、縣城、鄉鎮和農村幼兒兩兩之間都存在極其顯著的差異(P<0.001)。城鄉不同地區幼兒園幼兒的均值介于4.56~2.79之間,城市幼兒的得分近乎是農村幼兒的兩倍。在第一問“故事里有哪些小動物”,城市幼兒完全答對4個小動物的頻數比例為44.4%,但接近一半的農村幼兒最多只能答對兩個小動物。第三問和第四問考察幼兒對整個故事的理解程度,城市和縣城超過一半的幼兒都能正確回答出來,但是鄉鎮和農村的人數比例都不超過50%??梢姡S著問題難度的上升,城鄉之間的差異漸趨顯著。(5)空間知覺方差分析結果表明,縣城和鄉鎮、鄉鎮和農村幼兒在這個任務上的表現不存在顯著差異,其他兩兩之間都存在顯著的差異(P<0.01)。城鄉幼兒的均值得分介于1.01~0.74。城市、縣城、鄉鎮和農村幼兒中能夠按照語言提示找到正確位置的人數比例依次為47%、22.7%、21.2%、9.1%,能夠正確畫出所要求的圓形的人數比例依次為39.5%、22.0%、26.6%、12.0%。(6)視—動轉換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城市、縣城、鄉鎮、農村幼兒兩兩之間都存在顯著的差異(P<0.01)。城鄉幼兒的得分均值介于1.54~1.14,其中,城市、縣城、鄉鎮、農村幼兒中能夠完全正確畫出圖案的人數比例依次是46.3%、22.0%、22.0%、9.6%,城市幼兒的人數約是農村幼兒人數的5倍。(7)排圖講述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在句子和講述的生動性上,僅城市和縣城之間不存在顯著差異,其他兩兩之間差異顯著;在講述的連貫性方面,兩兩之間均存在顯著差異。城鄉幼兒的均值介于5~2.82,其中城市幼兒得分幾乎是農村幼兒的兩倍,幼兒在所有子維度上的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排序均是城市、縣城、鄉鎮、農村。(8)前閱讀技能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城市、縣城、鄉鎮、農村幼兒之間在識別封面、找到書名、找到頁碼、了解閱讀順序四個方面均存在顯著差異。城鄉幼兒的得分均值介于3.11~1.88,城市幼兒的得分顯著高于農村,在這四個方面均有80%多的城市幼兒能夠正確完成任務,但只有約1/3的農村幼兒能夠完成任務。

討論與建議

(一)學前一年幼兒入學語言準備存在著發展不同步現象本研究發現,無論是城市還是縣城、鄉鎮、農村的幼兒,在細微差異識別能力、前閱讀技能、漢字結構意識、聽—動轉換等維度上的發展水平都優于其他維度,閱讀理解和口語表達能力發展水平最差。這與以往研究結論相符。[12-13]這種不同步、不均衡現象表明,雖然由于教育環境不同,城鄉幼兒在每個維度上的均值與發展水平上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都遵循同樣的發展規律,表現出一致的發展順序。與其他幾個維度相比,幼兒在聽力理解、閱讀理解和口語表達方面的發展相對較緩。這一現象的產生既有學前兒童語言發展特征的影響,也有幼兒園語言教育的作用。本課題組在對城鄉學前一年班級教育環境質量的評價研究中發現,總體上,許多幼兒園班級為幼兒提供的圖書不足;教師較少與幼兒進行個別交流,但在集體教育活動中較少注意傾聽幼兒的談話;教師較少給幼兒閱讀圖書或講故事,在閱讀和講故事過程中不注意通過提問等方式引導幼兒進行推理,因此,不利于幼兒閱讀理解和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教師應轉變語言教育理念,為幼兒提供豐富的圖書材料,在一日活動中鼓勵幼兒運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經驗,重視幼兒的獨立閱讀及成人參與的共同閱讀,以培養幼兒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和早期閱讀能力。(二)學前一年幼兒入學語言準備水平存在明顯的城鄉差距本研究發現我國城市、縣城、鄉鎮、農村幼兒在入學語言準備測查各維度上均存在著明顯的城鄉差距,鄉鎮和農村幼兒入學語言準備水平明顯低于城市和縣城學前一年幼兒。國內有研究發現,87.6%的城市幼兒入學準備狀況處于優秀或中上水平,87.7%的農村幼兒入學準備狀況處于中、下水平,城鄉幼兒之間存在顯著差異。[3]城鄉幼兒園教育環境質量的差距是導致幼兒入學語言準備水平差距形成的重要原因。國外關于托幼機構教育環境質量和幼兒發展結果(包括入學語言準備)之間關系的研究發現不同質量的托幼機構教育使幼兒入學語言準備狀態呈現不同的發展水平。[14-15]本課題組關于城鄉學前一年班級教育環境質量的比較研究發現,就總體水平而言,城市幼兒園的語言課程質量優于縣城、鄉鎮和農村。城市幼兒園能提供一些供幼兒閱讀的圖書,教師在組織教育活動時能注意傾聽幼兒并鼓勵幼兒表達,并會每周給幼兒講1~2次故事。但鄉鎮和農村幼兒園在圖書提供、傾聽與表達、早期讀寫等方面都表現較差?!翱s小在入學前就已經存在的學習和發展上的差距涉及到后續的義務教育效益、阻斷貧困在代際間的惡性循環、種族平等及社會和諧發展等一系列重要的社會政治經濟問題”[16]。我國政府應該優先有質量地普及學前一年教育,加大對農村學前教育的財政投入,推動城鄉學前一年教育的均衡發展,有效地縮小幼兒園教育質量的城鄉差距,縮小學前幼兒在入學語言準備水平上的城鄉差距,以推動教育公平的實現。

本文作者:劉焱秦金亮潘月娟石曉波工作單位:北京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