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畜牧養殖動物疾病防治
時間:2022-10-10 02:50:40
導語:淺談畜牧養殖動物疾病防治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作為一個農業大國,中國的發展離不開畜牧業的推動,它也是我國重點發展的一項支柱產業。由于畜牧產業直接影響人們的飲食安全,隨著畜牧養殖的品種越來越多,畜牧動物疾病問題也就日益凸顯,所以社會對于畜牧養殖的品質越來越關注,在畜牧養殖過程中,為了提高畜牧養殖質量,只有針對性地對其動物疾病進行有效防治,才能夠促使養殖業健康長遠地發展。
一、引發畜牧養殖動物疾病的原因
(一)環境影響。畜牧養殖戶在養殖過程中最容易忽略但是也是引發動物疾病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養殖環境,養殖基地是動物養殖過程中的主要生長場所,動物也是一個生命活體,容易受環境影響,它們也會生病,會被感染,甚至說也會因為疾病而死亡,所以,生長環境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動物的生長機能。動物在生長過程中需要通過和所處環境發生能量交換才能夠確保機體能量平衡,同時,動物的機體代謝也會受能量交換的所處環境的影響,這也就是畜牧養殖動物為什么會受環境影響而引發疾病的原因之一,因此,動物疾病控制部門以及畜牧養殖戶應該重點改善不利于動物生長的惡劣環境。(二)人為影響。動物疾病的引發很大程度上也受人為因素的影響,一方面是養殖人員在對藥物屬性不了解的情況下對畜牧動物濫用藥物,沒有針對性的錯誤用藥或者用藥比例不對進而影響動物的身體健康,甚至會導致動物因此出現死亡或者中毒現象。另一方面是養殖人員認為動物的養殖是一項非常簡單的工作,所以沒有意識到養殖技術和養殖配套設施對于畜牧養殖的重要性,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沒有為動物構建一個科學健康的養殖環境,空氣、水甚至是飼料得不到安全保障,致使動物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容易因各種病菌而引發呼吸道或者胃腸道的疾病。(三)飼喂影響。畜牧養殖的動物有時候會因為養殖人員對其飼喂不當而產生疾病。一方面是養殖人員還不夠了解該如何對動物進行飼喂,對于飼喂方法、飼喂時間以及飼喂頻率等方面都不甚了解,時常會出現既不科學也不合理的盲目飼喂,動物在這樣的飼喂下生長發育和身體機能得不到合理滿足,其免疫力也會在這樣紊亂失衡的身體機能下越發下降。另一方面,飼養人員也沒有根據動物的生長需求對飼料進行選擇,這樣不僅會不適應動物的特性和習性,還會極大地影響動物的身體機能,使其被疾病感染。
二、畜牧養殖動物疾病的防治措施
(一)養殖場布局要合理。為了確保動物能夠得以健康的生長,需要為其提供一個地勢、通風、排水等各方面都利于其生長的養殖環境,從而對動物的舒適性以及健康安全提供保障。除此之外,雖然說動物生長需要一個良好的環境保障,但是居民的生活也需要有良好的環境,所以,在畜牧養殖選址的時候需要考慮動物排便對居民生活環境的污染,并在不對居民生活環境造成影響的地方建設養殖場。(二)加強動物飼養管理。動物的生長離不開飼料的喂養,而配置和管理飼料是養殖動物過程中極為重要的一個環節。一方面,日常的飼料喂養直接影響著動物的生長健康,另一方面,科學合理的飼料喂養能夠有效降低動物的疾病發生率。因此,為了確保動物能夠健康成長,養殖人員需要加強對動物飼料的管理,不僅要合理地對不同階段、不同種類的動物有針對性地配置飼料,還要定期對飼料進行檢測和消毒,以使飼料的質量和安全得到保障,更好地促進動物的生長發育。另外,工作人員的素質也直接影響工作質量,只有工作人員具備良好的責任意識和工作素質,才能夠對養殖環境做到科學清理,并對養殖廢物進行高效利用,使環保和清潔兩方面都能得以保證。(三)定期對動物進行安全檢疫。為了能夠及時發現畜牧養殖動物的發病情況并針對性地提前對其進行防治,定期對動物進行安全檢疫是非常必要的一個環節。一方面,可以針對性地對及時發現的動物疾病進行治療,避免其疾病大規模擴散影響其他動物甚至是人類的生命健康,另一方面,定期的檢疫行為可以通過疫苗的注射來使動物的免疫力得以提高,從而不易受疾病及病菌感染。
三、結束語
因為畜牧養殖是我國總體經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應該更加關注畜牧養殖動物的健康,從根源上對影響動物健康的因素實施預防措施,進而提高養殖動物的免疫力,降低動物疾病的發生率。雖然說動物發生疾病的不可預測性使疾病防治工作的開展困難重重,諸多問題亟待解決,但是只要養殖人員能夠科學合理地開展飼養行為,那么就能夠及時地發現動物疾病的發生情況,促使養殖的效益得到保障。
作者:侯曉霞 單位:甘肅省康縣寺臺鄉畜牧獸醫站
參考文獻:
[1]劉惠平.畜牧養殖的動物疾病病因及控防措施研究[J].中國農業信息,2013(6).
[2]王玉才.畜牧養殖的動物疾病病因及控防對策分析[J].中國農業信息,2013(4).
- 上一篇:精準扶貧思想實踐與啟示
- 下一篇:畜牧養殖動物飼養疫病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