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循環養豬技術研究

時間:2022-08-28 11:14:33

導語:生態循環養豬技術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生態循環養豬技術研究

1廣西金秀縣高架網床生態養殖模式的發展

高架網床生態養殖模式在廣西金秀縣推廣應用之前,傳統的養殖模式一直都為一家一戶的生豬飼養,豬舍簡陋,糞便和污水隨意排放,環境污染嚴重,蚊蠅和鼠類泛濫[1]。傳統養殖模式存在環境污染嚴重、技術和設備落后、管理粗放、效益低下等突出問題[2],容易傳播各種病原微生物,引發疫病的發生和流行。“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的理念,使國家對畜牧業的環保要求越來越嚴格。廣西從2016年開始推進畜禽現代生態養殖,通過相關政策、措施來促進行業積極轉型。廣西畜禽現代生態養殖的核心是“微生物+”模式。近年來,由于環保不達標,糞污沒有合理的處理,很多豬場被關停,在這種大環境下,廣西金秀縣的生豬養殖戶都慢慢接受和采用了生態養豬模式,2016-2018年期間,金秀縣共有249戶養殖場(戶)應用了“微生物+”現代生豬生態養殖技術,金秀縣昌球生態養殖有限公司是其中引領者。為了探索更加生態環保節能的養殖模式,金秀縣昌球生態養殖有限公司領導到各地考察學習,于2017年在桐木鎮太山村筆架嶺新建了高架網床養豬場,帶動和影響了金秀縣生態養豬業的發展。

2高架網床生態養殖模式的特點

高架網床豬場建設一般利用荒地、空閑地等,不占用農耕地,有山塘或水庫養魚配套。高架網床豬舍的設計采用封閉式雙層高架網床設計形式,將養殖欄舍建成上下兩層,可以減少對土地資源的利用。豬舍配套建設自動供料系統、通風系統、飲水系統等設施,生豬在上層飼養,糞尿通過漏縫板落到下層,生豬與糞尿及時分離,養殖全過程不沖水,豬舍通風干燥、環境舒適。為了減少雨水與污水的混合,豬舍采用雨污分流設計,在欄舍邊建設雨水溝,雨水通過管道排到雨水溝直接外排,避免沖入污水池與污水混合,污水溝的污水則通過專用管道排放到固液分離系統。《廣西畜禽現代生態養殖技術規范(試行)》(2016)規定的主要技術要求為:1)配合應用微生物發酵飼料、微生物發酵糞污。2)實施雨污分流。3)避免用水沖洗欄舍,避免污水外排造成環境污染。4)以草本植物保健為主,禁止使用抗生素類作為預防保健藥物,治療首選草本植物。5)飼料中不添加非營養性添加劑。6)欄舍內禁止使用有殘留、影響產品質量及益生菌安全的化學消毒藥。

3廣西金秀縣高架網床生態循環養豬的技術工藝

3.1豬舍的建設工藝。豬舍建設為密閉兩層樓,一樓和二樓全部安裝有玻璃窗戶,便于陽光透進來。底層為集糞區,安裝有抽風機,建設高度為1.9~2.5m,地面用水泥進行硬化,設計成30°~40°的斜坡,豬尿通過收集溝進入固液分離池進行處理,豬糞通過人工方便進行收集,在這一環節可以實現豬糞與豬尿的固液有效分離[3];二層為飼養區,內部高度為2.4~3.5m,入口處設置有降溫通風設備,高架網床由全漏縫水泥地板組成,通過圍欄將其分為幾個豬欄;豬舍設計雨污分流,屋頂設集雨槽,欄舍邊建設雨水溝和排污水的管道,雨水通過雨水溝直接外排,防止進入污水池形成二次污染,污水通過管道進入到固液池中進行分離發酵。目前廣西大多數地區(包括金秀縣)高架網床養豬主要都是采用這一種模式。目前,高架網床生態養殖沒有統一的標準,只能在實踐中探索。金秀縣昌球生態養殖有限公司在高架網床生產實踐中也發現一個缺點:全漏縫水泥地板,縫隙大了漏糞容易,但豬會被夾腳;縫隙小了,漏糞不全面,還需要人為輔助將豬糞弄下去,且水泥地板總會積有些糞便,帶來病菌等憂患。在調查研究中發現,有些高架網床養殖場也意識到這個弊端,并進行了探索改進:把漏縫水泥地板全改為淺螺紋鋼筋。鋼筋有彈性,表面有螺紋防滑,且是圓形的,糞便不易堆積,在豬打鬧追逐過程中,粘附的少量糞便也都會震落下去。全進全出清理干凈糞便后,可用火焰噴槍把沾附在欄舍和網床上的臟東西徹底地清潔干凈,重新進豬前1d再次火焰消毒欄舍,可以做到全程不沖水。3.2生物發酵工藝。1)調教定點排糞尿。利用豬愛干凈的習性,在每批豬進欄時,在需要定點排泄糞尿的地方,放一塊長約2m有豬尿液的木地板,全程調教豬定點排放糞便。2~3d后撤掉木地板,豬就會固定在這個位置形成定點排糞尿,可確保底層堆積。2)自動干清糞。由于豬圈均為高架網床結構,飼養區為全漏縫水泥地板,豬的排泄物可直接從漏縫地板掉入集糞區,不需人工清理,也不需要用水清洗。3)糞便生物堆積發酵。每周用益生菌消毒噴灑欄舍和糞堆,維持菌群生長,保證糞便持續發酵。尿液排到集糞區的糞堆上,會使糞堆發酵產生熱量把水份蒸發,通過抽風機將水汽排出,從而保持糞便含水量的一個相對平衡,促進堆積的糞便發酵。待豬全部出欄后,將發酵好的糞便全部清理掉,可以存放在儲糞房或直接打包外供種植業使用。發酵過程滲出的液體利用沼氣池進行二次處理。3.3飼料管理工藝。在肉豬飼料中全程添加益生菌產品和中草藥,不添加使用任何抗生素等獸藥,提高飼料利用率,提高豬的免疫力和成活率,減少有害物質的產生和排放量,極大地改善了養殖欄舍的環境狀態。在金秀縣昌球生態養殖有限公司的豬舍內,幾乎很少聞到臭味,也很少看到蒼蠅亂飛的現象。3.4環境生態化工藝。養殖欄舍內不用化學消毒劑,而是采用益生菌進行消毒,每周對欄舍和糞堆進行1次噴灑消毒,不破壞飼喂微生物制劑而形成的益生菌環境,實現糞便發酵,顯著降低養殖欄舍中的臭味、氨氣以及有害菌導致的一些疾病發生。筆者通過多次多場對規模養殖場調研發現,應用微生物+的規模養殖場,糞臭味很少,蚊子和蒼蠅也大大減少,即使有少量的蒼蠅,蒼蠅的個頭也變得比原來小1倍左右,而且繁殖能力也大大減弱,極大地改善了養殖場及周邊的環境衛生。

4廣西金秀縣高架網床生態循環養豬的經濟優勢和前景

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投入、減少污染物排放、高經濟產出是循環經濟的主要特征[4]。4.1經濟效益明顯。1)使用高架網床養豬環境衛生條件好,結合微生物+,豬不易發生疾病,豬群生長速度快,加上無需用水沖豬也減少生豬的體能消耗,節約飼料明顯,降低了藥物成本,也減少了死亡率,實現了低資源投入,提高了經濟效益,也保障了肉食品安全。2)節約勞動力是降低生產成本的主要措施。高架網床容易實現全自動化,而且欄舍不用沖水,大大節省了勞動力,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以金秀縣昌球生態養殖有限公司為例,目前該公司存欄肉豬2500頭,按傳統養殖模式,需要工作人員8人左右進行生產管理,而該場只請了2位工作人員便可以輕松進行生產管理了。按當地的工資水平,請1位工作人員的工資為3000元/月,每年該公司僅在此項便節約成本達21.60萬元。4.2生態效果顯著。1)養殖廢棄物全部通過微生物進行處理,形成了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養殖環境明顯改善,從而真正實現低污染物對外排放的目的。達到了環保要求和養殖廢棄物資源化的要求。2)節水減排。1頭豬從進欄到出欄,產生污水3t左右,豬舍全程免沖洗可節省大量水和電,減少排污量90%以上。把飲水槽設計在墻里面,豬每次喝水時都只能把頭伸進墻洞里,玩耍時流出來的水,會通過管道收集起來,繼續循環利用。以金秀縣昌球生態養殖有限公司為例,年出欄肉豬2500頭,按高架網床養殖期100d計算,應用此技術,每年可以減少因豬玩耍浪費產生的污水125t,即減排污水125t,大大減少治污壓力。3)變廢為寶。經過高架網床+微生物獨特工藝生產出來的生物有機肥,生態、安全、肥效高。豬糞通過堆積發酵制成固態有機肥,可以直接打包提供給周邊農戶使用,糞液污水通過沼氣池等發酵處理,產生的沼氣可供生活燃料或照明使用,沼液沼渣作為農作物或魚塘的液態肥。形成豬-有機肥-沼-魚(果、蔬、林、魚)等模式,使糞污得到再生利用,實現養豬糞污最大資源化利用。

5結語

高架網床生態養殖,從源頭上大幅度地減少了養殖場糞污問題,在豬糞污水等方面經微生物處理,實現了資源的最大化利用,這是實現畜禽養殖污染減排的新路子。由于高架網床生態養殖具有產業增資明顯、污染減排效果良好的顯著優勢,必然是傳統養豬業的發展方向。對于逐步推廣到畜禽生態養殖方面,有著十分積極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李翠蓉,文澤強,瞿鷗.發展生態養豬促進傳統養豬模式的根本改變.[J].山東畜牧獸醫,2008(9):30-31.

[2]梁玉橋.廣西陸川推廣生豬高架床養殖技術[N].中國環境報,2014-05-04(6).

[3]謝青夏,黃啟健,楊曉佼.高架網床:豬舍中的“樓中樓”[J].農家之友,2015(1):19.

[4]丘毅.陸川縣高架網床養豬技術集成模式評析[J].豬業科學,2014,31(4):132-133.

作者:文俊玲 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金秀瑤族自治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