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養殖疫病多發原因及措施

時間:2022-02-23 08:32:55

導語:畜牧養殖疫病多發原因及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畜牧養殖疫病多發原因及措施

一、畜牧養殖疫病多發原因

1、養殖人員防疫意識淡薄,缺乏扎實的疫病防控知識,疫病防控能力不高各地養殖人員技術水平及動物養殖規模有著明顯的差異性,部分養殖人員對動物疫病防控缺乏深層次認識,防疫意識淡薄,養殖過程中各類疫病防控工作趨于形式化。部分養殖人員不注重學習動物疫病防控新知識、新技術,缺乏扎實的理論和技能,疫病防控能力不高。2、畜牧養殖選址不規范,忽視動物引種及清潔、消毒部分畜牧養殖場選址不科學,未能明顯區分養殖區、生活區,不具備良好的防疫條件。部分養殖人員忽視動物引種工作,動物購買渠道不正規,引進的動物不健康;同時,日常清潔及消毒不到位,圈舍中動物排泄的糞便、尿液及被污染的飼料、墊草處理不及時,導致大量細菌、病毒滋生繁殖,引發各類疾病。3、免疫接種與疫病診治不合理,動物飼養管理不科學畜牧養殖疫病發生與免疫接種、疫病診治、飼養管理有著直接關系。在養殖過程中,部分養殖人員過分注重經濟效益,免疫接種、疫病診治不合理,動物飼養管理不科學,在動物飼養密度、飼料用量與質量、飼喂時間等方面存在較多問題,導致動物抵抗疾病的能力不高。

二、畜牧養殖疫病的有效控制措施

1、做好宣傳與教育工作,增強養殖人員防疫意識,掌握防疫知識與技能畜牧養殖管理部門要做好動物疫病防控宣傳與教育工作,大力宣傳各類動物疫病的流行特點、致病源、危害性、臨床癥狀以及防控的必要性、重要性。針對各地區養殖人員文化水平,對其進行層次化教育,引領其學習動物養殖及疫病防控新知識、新理論、新技術,在深化認識的同時增強疫病防控意識,使其具備扎實的動物疫病防控理論知識及較高的防控能力,促進動物養殖與疫病防控協調統一。2、在強調科學選址的同時嚴控動物引進養殖人員要從有效防控動物疫病的角度出發,綜合分析地形地貌、水源等影響因素;嚴格按照畜牧養殖要求、標準、準則等,在科學選址的同時分開設置養殖區、生活區,從正規渠道引進健康動物。通過嚴控動物引進,在源頭上阻斷疫病傳播途徑。3、做好清潔與消毒工作,重視科學飼養管理養殖人員要做好清潔與消毒工作。針對養殖環境具體情況,加強圈舍糞便與尿液清理,及時清洗食槽與水槽等,定期對圈舍、動物身體等進行徹底消毒,控制細菌病毒滋生。同時,養殖人員要根據動物養殖規模,科學控制養殖密度,根據動物生長情況,準確把握飼料用量、類型、用量,實現均衡搭配,并在恰當時間飼喂。同時,及時對動物進行免疫接種,做好患病動物診斷、治療工作。綜合采取各種措施,通過科學的飼養管理增強動物機體抗病能力。

三、結語

復雜化、多樣化是畜牧養殖疫病的主要特征。在養殖工作中,要在實踐過程中深入探究畜牧養殖現狀及動物疫病多發原因,通過綜合采取各種措施,有效控制各類疫病的發生蔓延,在確保動物健康生長的同時降低畜牧養殖成本,提高經濟效益,促進畜牧養殖業可持續發展。

作者:吳丹 劉冬冬 李偉 高春生 單位:吉林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