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畜牧養殖管理問題與解決方法

時間:2022-05-08 02:49:35

導語:基層畜牧養殖管理問題與解決方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基層畜牧養殖管理問題與解決方法

摘要:近年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和改革,基層畜牧養殖管理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逐漸暴露,對畜牧養殖產業的健康發展產生了一定的阻礙作用。該文主要分析基層畜牧養殖管理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

關鍵詞:基層畜牧養殖;管理問題;解決方法

近年基層地區畜牧養殖規模不斷擴大,并逐漸向著集約化規模化方向發展。但不可忽視的是中小規模的養殖模式依然占據主導地位,傳統養殖模式向著健康養殖模式轉變過程中勢必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養殖管理問題。基層畜牧養殖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對農村畜牧業的健康發展產生直接影響。在具體的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主要工作內容包括畜禽品種引進、養殖管理、營養管理、衛生管理和疾病防控等幾方面,這幾個環節一旦出現問題,一方面會影響動物健康生長,另一方面還會對周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因此加強基層畜牧養殖管理問題分析,對制定有效的解決問題方法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1存在的問題

1.1新品種引進不過關。加強新畜禽品種的引進,對調整養殖結構、提高畜禽品種生產能力有很大幫助。部分養殖戶在品種引進過程中,不注重把控品種質量,只注重眼前利益,為節約成本,經常到一些沒有生產資質的種畜產品站,甚至到其他養殖場引種,導致引進的品種生產能力低下。另外在品種引進過程中,沒有進行嚴格的產地流行病學調查,沒有掌握引種養殖場常見疫病的流行情況,更沒有對養殖場的養殖檔案進行有效調查,不能掌握引進動物疫病發生情況、疫苗免疫情況。此外,養殖衛生環境較差,動物防疫工作不到位,使引進的畜禽攜帶大量致病原,很容易引入新的傳染性疾病,嚴重影響原有動物群體健康生長,進而造成整個養殖場的生產效率低下。不合理的引種行為還很容易加重某些重特大傳染性疾病傳播蔓延,威脅整個地區畜牧養殖安全。還有一部分散養養殖戶從小商小販的手中購買畜禽品種,這些畜禽品種的衛生不過關,自身攜帶大量致病原,當畜禽品種進入養殖場后,引發大批量的動物發病,成活率不高,增加疾病傳播風險,嚴重影響基層畜牧養殖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1.2飼料種類單一,營養水平不高。飼料是發展畜牧養殖的基礎,飼料的營養價值對保證動物健康生長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但在實際的基層畜牧養殖產業生產管理過程中,很多養殖戶不能保證飼料的營養價值,配置的飼料不能滿足畜禽生長發育需求。部分養殖戶為降低成本投入,不注重飼料科學搭配,只讓動物采食粗飼料,精飼料投喂量不足,飼料種類單一,營養水平不高。不能根據動物不同生長發育階段的營養需求,做到科學搭配飼料,進而造成飼養效果不佳。另外很多養殖戶不注重控制飼料質量,當飼料出現發霉變質后,仍然用原有的飼料投喂動物,造成動物霉菌毒素中毒,影響動物身體健康。1.3養殖環境差,管理理念落后。近年,集約化規模化養殖模式在基層地區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養殖規模呈現擴大趨勢,但中小規模養殖模式、散養養殖模式依然占據主導地位,是畜牧生產的主力軍。在傳統養殖模式下,基層畜牧養殖管理主要以簡單粗放為主,沒有形成統一的經營管理模式。個別群眾在發展動物養殖中,只注重經濟效益,不注重改善動物的生長環境,整體衛生環境較差,嚴重制約基層畜牧養殖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在動物養殖中,良好的生產環境才能滿足動物生長發育所需,降低各種應激刺激,保證動物健康生長。但基層地區的很多中小規模養殖戶所建設的養殖場結構相對較為簡單,缺乏有效的規劃和布局,使很多養殖場的整體衛生環境較差,再加上很多養殖場的管理人員管理理念比較落后,不能緊跟時展,不能及時革新管理理念和管理知識,造成基層畜牧養殖管理水平較低,畜禽生產能力低下,出欄率較低,生產周期延長,不利于提高養殖效益。

2解決方法

2.1嚴把畜禽引種關。基層畜牧養殖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應從源頭上把控品種質量,確保引進的品種質量過硬,不存在任何傳染性疾病。在具體引種過程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養殖戶要結合養殖場的具體承載能力和養殖規模,確定最佳的品種、數量,明確引種目標和引種計劃,嚴格按照計劃選擇高質量的動物。在動物選擇過程中,應對品種性能進行有效的測定,確保所選擇的牲畜符合該品種的遺傳特性和外部性狀。其次,在引種過程中,應堅持從非疫區引種,做好引種地的流行病學調查,禁止從發生過重特大傳染性疾病或者發生過人畜共患傳染性疾病的養殖場引種。同時還應對引種養殖場的養殖檔案進行全面調查,掌握養殖場動物的疫病發生情況、發生周期、治療情況、藥物使用情況以及疫苗免疫接種情況,確保引種的動物身體健康,不存在任何傳染性疾病。再次,在引種前,應將引種行為上報引種地的動物衛生部門,由動物防疫人員到養殖場進行嚴格的產地檢疫,合格后出具檢疫證明。在運輸過程中應科學選擇路徑,降低運輸時間,減少應激刺激[1]。動物到達養殖場所在地后,應立即將引種行為上報所在地的動物衛生防疫部門,并進行嚴格的檢疫檢查,并將其安排在隔離舍內進行連續30d的隔離觀察,在隔離期間密切觀察動物的采食情況、精神狀態以及排泄情況,并免疫接種本養殖場的疫苗程序,確保抗體水平達標后,不存在任何傳染性疾病,才能混群養殖。2.2構建合理的飼養管理標準。發展動物養殖產業,需要構建完善的飼養管理標準,確保所配置的飼料能滿足畜禽生長發育所需。通過科學搭配飼料,一方面能降低養殖成本,另一方面還能提高飼料利用效率,提高養殖場的經濟效益。養殖戶應做到科學選擇飼料原料,并結合動物不同生長發育階段的營養需求,做到科學搭配飼料。保證飼料營養價值全面、種類豐富,滿足動物的營養需求[2]。嚴格控制飼料添加劑的使用,積極推廣中成藥添加劑和微生態制劑,保證畜禽產品質量安全。2.3科學選址,合理布局。科學建設養殖場是提高畜牧養殖管理質量的基礎。養殖場在建造前必須做到科學選址、合理布局。同時還應對養殖場的各個生產空間進行有效的設計,健全養殖場生產、消毒、排污、無害化處理各項管理制度,確保分工明確,進而使畜牧養殖更加規范科學,提升畜牧養殖管理水平[3]。

3結束語

做好基層地區畜牧養殖管理問題,對保證基層地區畜牧養殖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但現階段基層畜牧養殖管理還普遍存在著很多問題,表現為引種質量不過關、養殖方式單一、飼料營養價值不均衡、養殖環境較差、動物疫病高發、管理理念落后等,已經成為阻礙基層畜牧養殖產業健康發展的主要影響因素。因此,在今后管理過程中,需要在深入分析問題的基礎上,結合實際問題制定針對性的解決措施,提高基層畜牧養殖管理水平,促進基層畜牧養殖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吳翠霞.基層畜牧養殖管理現狀以及對策[J].農家參謀,2019(8):144.

[2]李建玲.基層畜牧養殖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現代農村科技,2017(11):43.

[3]李學旺,蘇漢星.基層畜牧養殖管理現狀及對策[J].農民致富之友,2017(18):214.

作者:康樂兵 單位:甘肅省定西市畜牧獸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