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免疫失敗原因及預防工作措施

時間:2022-05-08 02:52:26

導語:豬免疫失敗原因及預防工作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豬免疫失敗原因及預防工作措施

摘要:在畜牧養殖中,豬在生長期間需要進行疾病免疫,能在較大程度上為豬健康生長奠定良好基礎。但是,豬在免疫期間易出現免疫失敗的情況,主要與飼養管理不良、疫苗問題以及免疫技術等有較大關系,對豬養殖質量的提高會產生較大影響。因此,在對豬免疫期間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積極預防,為豬健康生長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畜牧養殖;養豬業;免疫

我國畜牧養殖行業在發展中,豬生長期間的免疫環節尤為重要,能提升豬飼養質量。但是,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極易導致免疫出現失敗,致使豬的發病率會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在較大程度上會使飼養者遭受一定經濟損失,不利于我國畜牧行業較快發展。因此,飼養者需要對免疫失敗原因進行深入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對存在的問題實施全面預防,以此使豬群得到較好免疫。

1原因

1.1疫苗問題。1.1.1疫苗保溫問題。凍干苗需要在低溫下保存,由于溫度不同保存時間也有一定差異,通常保存在-15℃環境中,有效期為1年,如果在8℃環境中保存,有效期為6個月,如果在25℃環境中保存,有效期為10d。但是,一些獸醫對保存溫度不夠重視,在取苗過程中將疫苗隨便放在冰箱中,并且在免疫期間將稀釋的疫苗在高溫環境中放置,導致疫苗藥效降低,失去免疫效果。1.1.2使用失效疫苗。我國豬疫苗較多是由生物藥廠輸送到動物疫苗供應單位,再送往各個地區對豬進行免疫。在此過程中由于供應環節相對較多,并且路途較長,同時疫苗對溫度有較高要求,導致一些疫苗在送往目的地的過程中即將失效,并且一些飼養員在對疫苗保存期間沒有根據規定溫度保存,導致疫苗失效,無法起到較好的免疫效果。1.2免疫技術問題。部分技術人員沒有對器械消毒,在面對潛伏感染豬瘟病毒的豬,使針頭與注射器中攜帶病毒,甚至使整個稀釋后的疫苗受到污染。此外,在使用消毒藥品的過程中,部分技術人員只進行局部消毒,沒有使用酒精脫碘,導致疫苗被污染,最終致使疫苗免疫能力失效。在對豬進行免疫的過程中,為避免豬由于疼痛抵抗導致針頭折斷,會使用過粗針頭,在此期間極易導致疫苗外溢,致使接種劑量相對較低。1.3免疫程序問題。接種疫苗的母豬生產后,由于存在母源抗體,幼豬在哺乳期間得到一些被動免疫,若幼豬自身有抗體并且水平相對較高,在此期間注射疫苗,會導致母源抗體被中和,導致被動免疫被破壞,在此過程中極易導致感染情況的發生[1]。此外,部分飼養者在幼豬斷奶的過程中進行免疫,之后不再接種疫苗,因幼豬中有一些被動免疫,也會對疫苗的免疫力產生干擾,導致病毒侵入。1.4飼料添加劑問題。飼養員在對豬免疫的過程中,會對豬喂一些含有添加劑的飼料,普遍認為含有添加劑飼料能起到較好的免疫效果。但是,在飼料中放入添加劑會致使白細胞有不同程度的減少,在較大程度上會對豬體內免疫效果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極易對豬健康生長造成不利影響。1.5胎盤感染與亞臨床感染。由于豬在飼養中,易受到胎盤感染以及亞臨床感染,并且在該病毒會在豬體內長期存在,導致幼豬成為感染源。感染此病毒幼豬不會表現出明顯癥狀,并且在排毒過程中會在豬群中傳播,這也是免疫失效重要的因素之一,對豬的健康造成較大威脅。

2預防措施

2.1完善計劃免疫。首先,幼豬在60日齡時接種2頭份豬瘟疫苗,對種豬每年2次免疫,通常劑量保持在4頭份肌肉注射。其次,如果出現豬瘟,需要考慮母源抗體的存在,需要幼豬20日齡期間免疫4頭份疫苗,60日再注射2頭份疫苗。母豬在斷奶后配種前進行2頭份劑量免疫。再次,對發生過豬瘟的場地,需要使用超前免疫方法,也就是幼豬出生后及時注射疫苗,2h后再讓其哺乳[2]。2.2制定免疫程序。在對豬進行免疫的過程中,需要制定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還應確保免疫程序的合理性,這也是防治的依據,因此需要從不同方面充分考慮,如病史、疫病流行情況、品種以及母源抗體水平等因素,并且在此基礎上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免疫程序的有效制定。2.3疫苗正確選擇與使用。對豬群疫病控制重要之處在于預防,在此過程中有效的預防制品主要是疫苗,需要特定的生產以及存儲條件,如果某個環節無法達到要求,便無法達到效果,不但達不到預防效果,而且對畜牧業發展造成較大影響[3]。因此,需要選擇正規廠家的疫苗,并且到正規的專營店購買,在接種前需要詳細檢查疫苗質量、瓶體是否有裂縫以及檢查有效期,若出現一項不合格便不能使用。2.4做好消毒工作。對養豬場進行有效清理,是提升免疫接種效果較為重要的因素,因此需要做好消毒工作,在此過程中需要構建完善的衛生防疫制度,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有效檢疫,這在較大程度上能提升養豬場地的衛生質量。此外,還需要對養豬場地外部環境定期消毒,殺滅外部環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以此避免病原微生物感染豬群。如果發現豬群有感染情況發生,應及時對其隔離,并對其消毒,同時采取有效的防治方法,以此提升豬群自身抵抗力。2.5豬圓環病毒防控。首先,需要對生物衛生安全體系進行有效完善。由于豬圓環病毒對一些消毒劑有較強的抵抗力,所以在消毒劑選擇過程中,通常選擇廣譜消毒劑,以此達到消毒效果。其次,采用自繁自養的養殖模式,不能混群飼養,這在較大程度上能使交叉感染率降至最低[4]。最后,在母豬分娩前后以及幼豬斷奶前后,添加適量的抗菌藥物,以此使預防效果得到有效加強。2.6提升飼養管理質量。在對豬群進行免疫的過程中,提高飼養管理質量是提升免疫的重要環節。由于動物免疫應答會受到體液、神經以及內分泌調節等影響,如飼料改變、疾病等,極易導致機體免疫應答能力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致使疫苗免疫無法達到較好的效果。此外,在飼養中,需要確保飼料營養均衡,在此期間應避免營養缺乏導致免疫失敗情況的發生。

3結束語

我國畜牧行業在發展的過程中,豬養殖業是其中較為重要的部分,能有效提高養殖戶的經濟效益,并且還可帶動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在豬養殖中,由于幼豬在生長期間是疾病高發期,需要對其進行有效免疫,以此提升豬生長期間的抵抗力。因此,需要深入分析對豬免疫期間存在免疫失敗問題,同時應采取有效措施,如提升免疫技術、使用優質疫苗等方法提高免疫質量,以此為養豬行業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這也對我國經濟較快發展具有較大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吳蓉.豬免疫失敗的常見原因[J].養殖與飼料,2018(8):61-62.

[2]黃柱球,黃滿良,黃妙華,等.養豬場免疫失敗原因及對策[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7(7):89.

[3]鄭逢梅.豬場免疫失敗的原因分析與常用疫苗選擇標準[J].今日養豬業,2018(4):100-101.

[4]宋雙成,陳偉華.生豬免疫失敗原因分析[J].養殖與飼料,2017(3):55-56.

作者:楊素紅 單位:河南省畜牧獸醫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