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后湖北休閑農業怎樣走出困境
時間:2022-06-19 11:07:51
導語:疫后湖北休閑農業怎樣走出困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病毒對國民經濟的各行各業都產生重大影響,湖北是受到影響最大的地區,湖北休閑農業是受到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疫情過后,湖北休閑農業企業基本面困難,本地市場觸底爆發反彈,外地市場短期難以全面恢復,國際市場遭遇巨大沖擊。湖北政府要當好守護者,緊急幫扶企業解困脫困,挖掘激發市場潛力動能,發揮龍頭企業引領作用,支持優勢區域優先發展,統籌發力消除負面形象。休閑農業企業作為市場主體,要積極開展自救行動,抓牢本地基本盤,集中精力鑄就精品,行業抱團取暖聚合力。
關鍵詞:疫情;休閑農村;湖北;寒冬
新年以來,病毒(NCP,又譯COVID-19)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擴散,擾亂了我們的生活,也對國民經濟的各個行業領域運行情況產生了巨大影響,諸多行業遭遇前所未來的“寒冬”。休閑農業行業的文旅特性明顯,高度市場化,成為受疫情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毫無疑問,湖北是受到影響最大的地區,也是最難的地區。目前,全國的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全球的疫情還要持續一段時間,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但是疫情終將會過去,多數地區休閑農業企業已相繼復工復產。在此背景下,既不能對疫情給休閑農業帶來的影響視而不見,也不能夸大其辭,甚至以帶節奏的標題制造不必要的市場恐慌,而需要立足“新常態”求真務實和科學研判,把握好疫后的產業發展形勢,通過精準施策,努力將損失降到最低,并帶領企業早日走出困境,成就疫后經濟最靚麗的風景之一。
一、對疫后湖北休閑農業市場的基本判斷
1.市場主體基本面困難。人民的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高于一切,既是休閑農業行業的工作目標,也是行動指南。湖北爆發疫情后,廣大休閑農業行業從業者一開始就處于抗疫的第一線,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堅持一盤棋思想,采取果斷措施,停接單、關園區、防疫情,確保不成為疫情傳播途徑。目前保守估計,湖北的休閑農業行業還要再承受三個月的嚴峻考驗。從經驗來看,大型休閑農業企業背靠大資本、大集團,雖面臨壓力,但經歷過大風雨,一般不會熬不下去,而休閑農業企業以中小微企業為主,抗風險能力極弱,疫情成為壓垮其生存稻草。在這種情況下,那些市場反應動作緩慢、存有僥幸心理、不及時采取有效應對措施的中小休閑農業企業,隨著疫情“新常態”時間的拉長,處境將更加困難,恐難以熬到疫情全面結束的那一天。2.本地市場觸底爆發反彈。休閑農業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追求的一種形式,并已經成為社會消費的新熱點。2019年,湖北的人均GDP已達到1.12萬美元,早已跨過人均GDP8,000美元的休閑拐點,休閑農業市場進入到爆發期階段。疫情之下,雖然消費市場被暫時抑制,但支撐休閑農業發展的產業基礎和社會基礎并不會發生改變,自我恢復與改革創新的動能卻因此進一步集聚。同時,疫情給湖北民眾帶來的消費觀念轉變,健康消費的習慣與動能被激活,這將是未來休閑農業產業廣為受益的地方,也是行業未來的信心所在。因此可以預見,疫情結束后,湖北休閑農業市場在較短時間內存在觸底反彈的必然趨勢,甚至可能出現報復性反彈,而且湖北本地消費市場必然會爆發,湖北本地人的消費也將是近期湖北休閑農業市場的主流人群。3.外地市場短期難以全面恢復。疫后,湖北本地休閑農業市場有望快速活躍,并不意味著外地市場也會迅速恢復。湖北作為疫區,疫后一段時間內,外地游客對赴湖北商務、旅游等出行的安全仍有心理陰影,而且不會迅速消失,這也是疫情帶給湖北的“心理包袱”之一。加之疫情前期,湖北因存在的不到位管控措施和不當做法,而出現的一些負面信息,會對湖北重振整體消費市場雪上加霜。目前,全國國內疫情已得到控制,多地相繼出臺諸如“浙江60條”“江蘇18條”“湘西1+1”等與提振休閑農業市場相關的優惠政策,搶奪疫后的第一波市場回暖的大蛋糕。從目前情況看,湖北實質性實現解禁較晚,勢必錯過疫后的第一波市場恢復的時點。在整體休閑農業產業鏈市場消費趨緩的情況下,市場競爭壓力激烈,湖北能夠分享到的市場份額也就非常少。從經驗來看,市場對旅游目的地消費信心的恢復往往要長達2年左右時間,故而湖北也要做好較長時間長地市場行情“吃緊”的攻堅克難心理準備,提前安排應對措施。4.國際市場會遭遇巨大沖擊。目前,國際疫情依然嚴峻,依然是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世界衛生組織仍然將全球風險維持在最高級別警報。國際社會在對湖北及疫情認知上情況,由于受到個別國家政客的別有用心誣蔑和傳播上的“吸引眼球”取向等影響,使真實信息一時難以及時全面準確傳播,危險與負面信息容易被有意夸大,許多國外民眾第一次聽到“湖北”,就是關于此次的疫情的相關事件,“湖北”容易因此被貼上負面“標簽”,影響湖北及休閑農業市場的形象,湖北休閑農業的國際市場因此會受到巨大的沖擊。要想短時間內消除國際社會對湖北及湖北休閑農業的負面認知,恐很難做到。故,疫情對國際市場的影響消退將要比國內市場更為緩慢。如果國際疫情形勢沒有及時得到有效控制住,死亡人數隨之增多,那么負面的影響將會更加嚴重。
二、疫后,湖北政府要做什么
1.緊急幫扶企業解困脫困。休閑農業上下游產業鏈較長,涉及到多個行業領域,是一個高度分工、相互依存的市場體系,一旦某個環節出現問題,整個產業鏈都將受到“多米諾骨牌”式顯著關聯影響。中小休閑農業企業,盡管產值規模不大,但市場地位至關重要,是湖北休閑農業產業未來發展的根基,穩住了中小休閑農業企業,不出現大規模的倒閉潮,也就穩住了湖北休閑農業行業的基本盤。因此,當務之急是要讓這些中小休閑農業企業能夠度過難關,活下去。因此,湖北政府在疫情得到緩解之后,首先要對本地的休閑農業企業進行緊急救助,這也是對當地政府執政能力的重大考驗。在設計產業振興政策時,既要關心大企業,也要關注中小企業。特別是要著眼于中小休閑農業企業的所需所盼,出臺雪中送炭式的系列惠企暖企政策,以切實有效政策措施幫助企業應對當前困境,讓眾多企業感受到強大的后盾力量,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應對疫情的沖擊。2.挖掘激發市場潛力動能。疫后,湖北的產業政策目標要及時轉向需求側與市場面,轉向挖掘激發市場的潛力與動能。市場是經濟的基礎,只要市場有序恢復了,潛力與動能被充分激發出來,經濟發展才會有源源不斷的動力源泉。湖北政府,特別是農業農村系統和文化旅游系統的工作重點是要保障供給和市場監管。全國各地相繼推出減租、減稅、降費、降息、債務展期及補貼等政策措施,通過發放文旅消費券來起到扛桿撬動消費,力圖提振休閑農業等產業的市場環境,促進休閑農業消費恢復性增長。在這基礎上,湖北還可探索再增加實行一定時長的自駕游高速免費通行特殊政策,從過往經驗來看,高速免費通行政策乃當前快速刺激恢復湖北包括休閑農業在內的文化旅游市場的較好策略之一。其中關鍵的一環是,政策要有溫度,服務更貼企心,每一項舉措要求都講求落地并取得切實成效。同時,休閑農業產業的恢復發展,不只是文化旅游部門或農業農村部門某單個行業部門的事。從中央的宏觀政策、地方的中觀與微觀政策,到行業部門的產業政策與工作措施,以及包括立法、司法部門在內的各方面資源都可廣泛運用在激發休閑農業行業市場活力上,主動承擔共同而有區別的責任。因此,湖北政府務必要立足省情與當前客觀實際,用好宏觀政策,用活地方政策,在此基礎上科學設計出針對性、可操作、接地氣的產業政策。3.發揮龍頭企業引領作用。休閑農業產業要加快恢復發展,龍頭企業的引領帶頭作用不可替代。湖北休閑農業市場規模大、企業數量多,卻缺乏具備較大知名度的龍頭企業集團帶領全省往前走。在湖北休閑農業行業艱難的特殊時點,湖北政府要從加大休閑農業龍頭企業培育力度的角度出發,進一步解放思想,突破固有的思維束縛,探索新時期升級發展的新路徑,通過把更多的資源、資金、政策向龍頭企業傾斜,支持加快整合現有優質品牌資源,既能帶動上下游產業的發展提速,同時也帶動全行業的水平提升,從而形成強大合力,持續增強行業的品牌影響力,以此來引領當地休閑農業產業鏈加快恢復發展,不斷提升市場競爭力,對整個產業發展都具有關鍵作用。4.支持優勢區域優先發展。非均衡發展戰略,是經濟學領域的一個重要理論,也是經濟發展的一個普遍規律,引用到休閑農業領域意味著有限的資源首先優先支持經濟效益較高的區域,通過先進區域的高速增長,反哺帶動其他區域休閑農業產業的全面發展。疫后,湖北政府在出臺穩市場、穩就業、穩預期的扶持政策時,研究出臺支持休閑農業優勢區域與重點區域的差異化政策。一是武漢及周邊區域,經濟條件較佳,區位優勢明顯,出行通達便利,休閑農業發展基礎好,本地市場規模大,這個區域應當予以重點關注與重點扶持。二是鄂西恩施區域,坐擁川渝、湖北、湖南的大市場圈,農耕文化悠久、文旅資源豐富,休閑農業已經有了一定的發展基礎,應當支持依托其自身的市場、環境、產業基礎等優勢資源,創造條件支持發展得更好。三是重點區域,尤其是知名IP區域,知名度與美譽度高,疫后要特別關注重點區域的發展,支持發展優化升級,服務更進一步,加快發展成為湖北休閑農業的名片,以品牌的力量助力快速沖淡全省的負面形象。這一策略與汶川地震后借助大熊貓IP策劃包裝市場營銷,兩者之間有異曲同工之妙,可以借鑒采用。5.統籌發力消除負面形象。湖北是全國輿論高度關注的區域。疫情期間,湖北出現的一些負面事件,給湖北的整體形象造成損害,也使地方黨委政府的權威性受創,甚至可能產生信用危機,這是客觀現實,需要正視情況,并積極開展“危機公關”。接下來,湖北社會各界要從自身做起,多展現閃光點,自覺厚植正能量,努力消除負面影響。開展“英雄城市”主題宣傳,快速策劃推出系列抗擊疫情題材的爆款新媒體短視頻、影視電影等作品,大力宣傳抗疫精神與人人之愛、人間之愛,喚起全國人民廣泛共鳴,實現震撼一下子、記憶一輩子的效應。休閑農業等文旅行業可作為展示湖北正面形象的重要平臺,近日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率先宣布,未來5年內,支援湖北的全體醫護人員,不限次、免門票游覽省內所有A級景區,各級文化和旅游部門視情對景區予以獎補,這是一個良好的開始,非常必要,力度也還可以加大,研究對援鄂抗疫先進典型代表授予“榮譽市民”稱號并享受終生免票等配套政策。同時,探索在武漢市選址建設一個抗疫主題紀念公園,記錄抗疫當中涌現出的感人事跡與光輝形象,公園內考慮設置“醫體融合”內容板塊,宣傳湖北的中醫中藥優勢與抗疫貢獻,并配備相應的體育健身設施等,充分展顯湖北知恩圖報、汲取經驗教訓、展望未來、積極參與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氣格局。特別要強調,這項目工作不能僅是權宜之計,要作為一個重要的工作要求堅定不移長期堅持做下去。
三、疫后,市場主體要怎么做
1.積極開展自救行動。休閑農業企業高度依賴市場,也是高度市場化的行業。雖然并不認為2020年湖北休閑農業會過于悲觀,但在疫情全面結束之前,有組織的旅游休閑活動不可能放開。從目前看,湖北疫情在4月底基本得到控制,5月開始恢復生產,但由于國際疫情影響,至少到8月底才會明顯回暖,意味著至少還要扛上三個月時間,最大的難題是資金鏈問題。雖然各級政府涉及到休閑農業企業的幫扶政策已相繼落地,但是主要困難還得要企業自己來扛,要提前謀劃怎樣才能讓企業熬過去、活下去。眼下,可行的自救策略有:“冬眠”策略,主張通過應急性休業,降低無效的消耗及浪費,保護產業能量;“護士”策略,主張要守護好經營環境,換來市場與消費者的信心及信任;“瘦身”策略,主張通過戰略收縮,聚焦核心優勢業務,控制運營成本;“撿漏”策略,主張擇機抄底撿漏與并購重組,優化業務布局,豐富產業鏈條;“充電”策略,主張當下要注重加強對員工進行專業培訓,提升員工技能與水平[1]。到底選擇什么策略,要建立在對企業自身情況客觀綜合評估基礎之上,找到符合本企業實情的出路。疫后,實力型休閑農業企業,要吸取教訓,適度拓展產業鏈布局,避免“雞蛋放同一個籃子”的風險。2.抓牢本地基本盤。待湖北疫情全面結束之時,錯過了疫后全國第一波休閑農業市場恢復的高峰。這種情況下,與其低效拓展外地市場和海外市場,牢牢抓住本地市場更是尤為重要。借鑒廣東于SARS疫情、四川于汶川地震之后,恢復生產經營經驗,緊緊抓住本地市場不放,通過深挖本地市場潛力,讓市場加快恢復到災害前水平。現今,旅游活動形式更多是散客,而非團隊;出游半徑更多是近程,而非遠程[2]。湖北全省共有近6000萬人,單武漢就有1100多萬人,湖北GDP突破4萬億元,人均GDP達到1.12萬美元,與沿海發達地區水平相當,湖北本地就蘊含著一個規模巨大的休閑農業消費市場。這個大市場先后造就武漢及其周邊地區休閑農業市場的繁榮形勢,近年又推動鄂東、西、北地區休閑農業市場的興起,同時輻射帶動了河南南部、湘西、重慶等周邊區域的市場,湖北本地市場是休閑農業振興的基礎支撐力量。因此,先內后外,抓好湖北本地市場是第一要務,也是抓住主要矛盾,這是湖北休閑農業企業應當要有的清醒認識。接下來兩年左右時間,企業的戰略重心要放在立足本地市場,先把湖北本地市場鞏固好了,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消除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再依托本地市場關聯帶動外地市場,而不能本末倒置。3.集中精力鑄就精品。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休閑農業興起的原因所在,也是休閑農業振興的信心所在。近年,在人民群眾消費升級與新生代崛起的大趨勢之下,休閑農業市場供給也要相應從過去的數量供給逐步向品質升級轉變。在這種大趨勢之下,內容是根基。疫后,湖北的休閑農業要迎來大洗牌,需要握指成拳,集中精力著力打造精品項目才符合當前形勢需求。雖然眼下湖北還要嚴格落實好常態化防疫,但是只要是有活下去希望的休閑農業企業,都要提早根據大趨勢梳理謀劃疫情結束后園區供給的產品內容體系。著眼于消費者群體的感知品質,客觀評價園區的產品項目,是否已經建立起體系化內容,產品內容是否契合當前市場消費升級的走向,是否契合新生代群體的品味,倘若不是,哪怕是不完全符合,都要立即重新調整原來產品內容體系,并開展內容創新。新的內容體系打造出來后只是第一步,還要進一步結合市場熱點打造超級IP,找途徑、找媒介、找爆點、找粉絲,打造特色“網紅地”,休閑農業依托超級IP引流,形成良性的持續健康發展模式。尤其需要關注重點區域,重點地區諸如武當山、神農架周邊地區的休閑農業產業項目,本身坐擁強IP,是較好的投資標的區域。同時,做休閑農業投資是長線投資,要有耐心,從產品策劃,到市場推廣,再到建立服務體系,都需要精雕細琢,久久為功,方有小成。4.行業抱團取暖聚合力。救伙伴,就是幫自己,是對當下湖北休閑農業行業的生動寫照。休閑農業行業從來都不是孤零零的個體存在,上下游產業鏈條中的每一環節,都將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成為命運共同體。休閑農業園區借助OTA、旅行社渠道拓展客源,OTA、旅行社通過服務園區取得報酬;處于供應端的園區一旦“關門”,在端的OTA、旅行社由于丟失品質客戶群體,端萎縮了也進而影響到游客的出游便利。在緊密合作的產業鏈中,需要更多力量的積極介入,特別是關鍵時刻要對長期合作、知根知底的商業伙伴,給予更加優質服務、賒賬供貨、暫緩債務等支持,樹起榜樣的力量,不僅能收獲可預期的價值回報,還有助于共同營造互惠互助的新型市場關系。同時,作為休閑農業行業協會等組織,要主動作為,自覺融入大格局,加強行業自律管理,確保不出現負面的市場信息,讓整個行業在新起點有新氣象、新作為,以更加過硬的產品、優質的服務、暖心的舉措,重迎四面八方來客,講好湖北故事,展示湖北形象。
作者:林建
- 上一篇:心內科協同護理方案應用研究
- 下一篇:地質公園依托型休閑農業發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