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業協調發展
時間:2022-08-01 03:34:45
導語: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業協調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天水市秦州區以豐富的自然資源和鄉村人文旅游資源為依托,以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市場需求為導向,深入挖掘秦州區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資源的社會經濟價值,科學規劃、突出重點、展現特色,力爭打造成一個以觀光、休閑、娛樂、度假于一體的綜合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區。以伏羲文化游和秦州古城游聯動發展,推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的協調發展,促進區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升秦州區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知名度,改善鄉村居民生活水平。
關鍵詞:休閑農業;鄉村旅游;協調發展
天水市秦州區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誕生地,是華夏第一祭祖圣地。天河注水,孕育了古老而神奇的秦州大地,絲綢之路,造就了美麗而富饒的羲皇故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豐富的文物遺址、地跨黃河長江兩大流域的獨特地理區位優勢,造就了秦州兼具“北雄南秀”的自然風貌和人文景觀。漫長的歷史演變,形成了伏羲文化、秦文化、三國文化、明清建筑文化和民俗風情文化五大文化旅游景觀,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優秀旅游城市。
一、秦州區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的基本情況
秦州區是天水市政治、文化和經濟中心,全區轄7個街道辦事處43個社區居委會和16鎮420個行政村,總人口71.2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6.06萬人,占總人口的64.6%。走進秦州,便邁入了華夏文明的源頭,人文始祖伏羲就誕生在這里,這里有8000年的文明史和2700年的建城史,厚重的歷史和豐厚的文化積淀給發展旅游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勢。近年來,秦州區搶抓國家、省、市加快旅游業發展的戰略機遇,充分利用鄉村本土特色優勢資源,著力實施美麗休閑鄉村游、特色農業示范園、太陽山旅游開發、豹子溝珍稀植物園及青少年森林探險中心等重點鄉村旅游項目建設,全力打造了平南孫集村美麗鄉村示范點、玉泉鎮煙埔村萬畝大櫻桃基地、娘娘壩李子園休閑度假基地、秀金山市級現代農業綜合示范園區、楊家寺鎮農業科技示范園區,構建一批產業特色鮮明、功能齊全完善的田園綜合體和特色小鎮,讓鄉村旅游成為把秦州建設為“隴東南經濟社會發展的帶頭區核心區”的新引擎。秦州區相繼被國家農業農村部認定為“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榮獲“中國最美生態文化旅游名區”“中國最美宜居宜業宜游名區”稱號。現有國家級旅游模范村1家,省級鄉村旅游示范村、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1家,旅行社(含門市)總數達到26家,農家樂鄉村旅游經營戶70家,規模以上旅游商品生產企業8家,全區鄉村旅游接待人數88.37萬人,旅游收入1.015億元。
二、主要做法
(一)加大宣傳力度,努力打造秦州鄉村旅游品牌
通過積極舉辦鄉村旅游活動,提高秦州鄉村旅游的知名度。圍繞秦州文化旅游主題形象,廣泛開展了一系列鄉村文化旅游活動。先后組織主辦和承辦了2019年“游天水名城·賞古巷玉蘭”“賞秦州櫻花·游藉河風情”“天水·秦州秦嶺第三屆連翹旅游節”“中梁文化旅游節暨第二屆健康舞大賽”“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秦州區齊壽鎮首屆文化旅游節”“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第二屆‘生態南山杯’全民健身徒步登山活動”等一系列文化旅游活動。以旅游示范村為重要節點,圍繞秦州區鄉村旅游開展“魅力秦州鄉村游”為主題的系列宣傳促銷活動,編制“田園風情+民俗文化+生態旅游+休閑度假”秦州鄉村旅游線路。通過大力宣傳推介,鄉村旅游受到游客的青睞,鄉村生態休閑旅游市場人氣日漸攀升。
(二)增設鄉村旅游娛樂項目,擴大鄉村旅游消費
近年來,孫集村陸續建成了青鵑山滑雪場、青鵑湖、世外桃源酒店、攀巖、叢林穿越等一大批旅游休閑體驗項目,通過深度開發休閑體育項目,籌辦各類體育賽事,將體育和休閑游憩相結合,打造新型的集特色旅游、體育健身、養老養生、休閑農業等為一體的四季游樂體驗型健身基地。青鵑山已逐漸成為接待能力較強的綜合旅游度假區。隨著鄉村旅游項目的全方位、立體化發展,孫集村在吸引游客的同時,更吸引了各地客商前來定居或投資置業。玉泉鎮李官灣村以發展鄉村休閑旅游為突破口,通過易地扶貧搬遷、環境衛生整治等工程,全面改善人居環境。隨著南山云端體育露營公園、南山書院等一批項目的入駐,為李官灣村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對提升全區鄉村旅游起到了引領作用。
(三)加大鄉村旅游項目建設,加快完善鄉村旅游基礎設施
積極申報爭取國家、省、市旅游發展資金,用于鄉村旅游項目建設和鄉村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為青鵑山國際休閑旅游度假區、煙鋪農旅綜合體、天水木門道三國文化旅游產業園、天水南山云端田園綜合體等鄉村旅游項目申報省級文化旅游發展專項資金,加快推進青鵑山國際休閑度假區、李官灣民俗文化村、南山云端體育露營公園、玉泉鎮煙鋪農旅綜合體、青鵑山童話小鎮、蘇灣村民俗農莊田園綜合體、四方堡田園綜合體等一大批鄉村旅游項目建設。以項目為支撐,完善旅游基礎設施,積極開發鄉村旅游,提升鄉村旅游發展水平,助力鄉村振興,促進鄉村旅游提質增效。
(四)加強鄉村旅游培訓,提高行業服務水平
相繼聯合區人社局、皂郊鎮政府舉辦了農家樂從業人員培訓班,配合市文化和旅游局組織全區旅游扶貧重點村負責人、農家樂經營業主、重點旅游項目單位管理人70多人開展全市鄉村旅游扶貧骨干培訓,組織轄區的農家樂、專業旅游村以及賓館、飯店、旅行社、景區(點)的110多人,進行了旅游產業視頻培訓會,就鄉村振興、鄉村旅游、鄉村旅游文創、旅游扶貧和業態升級等方面進行了專題培訓,積極組織轄區旅游單位和鄉(鎮)參加文化旅游產業扶貧培訓班,持續提升秦州區鄉村旅游從業人員服務水平和綜合素質、旅游行業服務質量。
(五)打造秦州特色農產品、旅游產品品牌,推介銷售鄉村旅游農產品
2019年,聯系大門竹編合作社,參加2019年伏羲文化旅游節商品展示展銷會,為其提供展位,銷售量4萬元,在2019年李廣杯射箭賽上參加農旅商品展,聯系大門竹編和竹林風酒,參加展示展銷,取得了良好的收益。為了有效推動天水市文化旅游市場全面復蘇,進一步促進秦州鄉村旅游持續健康快速發展,2020年5月19日在秦州區李官灣村鄉村記憶廣場舉行“隴上花開·鄉約甘肅”甘肅省鄉村旅游美麗之旅推介活動天水市分會場暨天水鄉村游網絡直播帶貨開播式。活動現場重點展示秦州大櫻桃、盈麥香天水呱呱、隴原巧手編織、66號文創杯、明羲雕塑董泥人、閆太和手工蟈蟈籠、天水雪萊羊絨產品、齊明香酸菜等8大類30余種特色產品,同時通過現場所有主播、經銷商、企業負責人在快手、抖音、朋友圈等平臺進行轉發擴散,圈粉更多游客和消費者。
(六)打造鄉村旅游線路
以旅游示范村為重要節點,圍繞秦州區鄉村旅游開展“魅力秦州鄉村游”為主題的系列宣傳促銷活動,編制“田園風情+民俗文化+生態旅游+休閑度假”秦州鄉村旅游線路,開設四條精品鄉村旅游線路。線路一:李官灣民俗文化村—南山云端體育露營公園—豹子溝珍稀植物園(森林體驗教育中心)休閑鄉村景點游;線路二:青鵑山國際休閑旅游度假村—蘇灣田園綜合體休閑度假旅游;線路三:太陽山森林公園—皂郊鎮滲金山生態園自然風光游;線路四:玉泉鎮煙鋪櫻桃花季采摘—四方堡田園綜合體—秀金山玫瑰莊園—秦嶺鎮石家河(4月賞連翹花海)觀光休閑農業游。
(七)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旅游示范村創建步伐
平南鎮孫集村被原國家旅游局確定為國家級旅游模范村,玉泉鎮李官灣村被省旅發委確定為省級旅游示范村,對提升全區鄉村旅游起到了引領作用。充分發揮鄉村旅游模范村、示范村帶動發展的積極作用,立足實際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積極做好秦嶺鎮石家河村、玉泉鎮李官灣村的鄉村旅游示范村的創建驗收工作,玉泉鎮皇城村和平南鎮蘇灣村的省級鄉村旅游示范村創建工作。
三、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秦州區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雖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也存在著一些突出的問題。第一,政策引導作用不強,保障體系不夠完善;第二,開發資源不均衡,過于集中在川道近郊鄉鎮,邊遠鄉鎮有待于進一步發展;第三,項目建設進度緩慢,旅游設施發展跟不上;第四,媒體宣傳太少,旅游品牌及旅游知名度不高;第五,鄉村旅游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素質不高。
四、建議
(一)加強政府的引導作用,完善保障體系
秦州區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業的協調發展水平還處于初級協調階段,需要政府積極引導,根據兩者在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及時制定相關的政策,完善相應的法律制度,為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業的融合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區政府必須強化對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監管力度,制定相關的實行標準和規范,要求各地有效地落實并達到一定的效果,建立不同級別的管理部門,加強對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落實情況的反饋,共同促進農旅融合發展取得更好的效益。
(二)科學規劃,合理開發資源
根據現有鄉村旅游資源,借鑒先進鄉村旅游文化理念和創意,合理布局鄉村旅游中長期和近期發展計劃,明確全區鄉村旅游特色優勢、項目重點和發展目標。
(三)搶抓項目進度,完善旅游設施
積極爭取國家和省、市鄉村旅游項目建設資金,多渠道籌措民間資本,加快對云霧山、秀金山、佛崆橋等旅游點的開發建設。同時,全面提高鄉村旅游配套功能,抓好景區道路、旅游廁所等硬件設施建設,切實提升鄉村旅游檔次和服務質量。
(四)依托旅游品牌,打造旅游名鎮名村
按照城鎮旅游化、景城一體化、全城景區化要求,深入挖掘名鎮名村歷史文化資源,積極創建國家、省、市旅游名鎮名村,加快美麗鄉村建設和專業旅游示范村、示范戶建設。
(五)強化服務,推動鄉村旅游提檔升級
提倡“溫暖”“貼心”服務,加強鄉村旅游管理人才和從業人員培訓,規范服務質量和標準,全面提高鄉村旅游從業人員綜合素質和服務水平。加大宣傳力度,拓展鄉村旅游市場。充分利用電視、微信、微博、手機App等渠道,全方位、立體化宣傳秦州鄉村特色旅游,支持和培育鄉村旅游節慶活動,以周邊城市游客為重點,推廣鄉村旅游線路,拓寬旅游市場,全面提升鄉村休閑旅游知名度。
作者:韓向玲 單位:天水市秦州區農業農村局
- 上一篇:生態理念風景園林設計策略
- 下一篇:熱能與動力工程節能技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