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肥牛養殖技術注意事項分析

時間:2022-09-28 09:57:00

導語:育肥牛養殖技術注意事項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育肥牛養殖技術注意事項分析

育肥牛養殖投入成本相對較大,雖然肉牛的抗病能力較強,但如果沒有做好妥善的養殖管理工作,各種傳染性疾病也會呈現高發趨勢,一旦傳染性疾病,在育肥牛養殖群體中爆發流行,一方面會造成育肥周期延長,飼料利用率顯著下降,同時還易造成嚴重的死亡現象,帶來的經濟損失不可估量。因此在育肥牛養殖管理中,掌握關鍵的育肥養殖技術是十分重要的環節。

1育肥牛養殖存在的問題

1.1疾病防控不到位

雖然育肥牛的整體抗病能力相對較強,但是在牛養殖中各類傳染性疾病的種類較多,一旦防控不支持,牛群的抗病能力下降之后,病原會趁機侵染引發嚴重的臨床癥狀。很多養殖戶在疾病防控中存在僥幸心理,不注重落實育肥前的疫苗免疫接種,各項防疫消毒管理不到位,等到出現病害后才胡亂用藥,嚴重影響育肥的成功率。

1.2飼料營養價值單一

很多養殖戶在發展育肥牛養殖產業前,并沒有認識到飼料營養品質對肉牛健康生長造成的影響,在飼料搭配中存在隨意性,飼料種類單一營養,價值普遍較差[1]。現階段很多基層地區的養殖戶發展育肥牛養殖所使用的飼料主要以當地的玉米秸稈為主,并在秸稈中添加適量的玉米粉,飼料種類相對單一,造成營養價值缺乏,不能夠滿足育肥牛的快速增重需求。

1.3育肥前處理工作得不到有效落實

肉牛在正式育肥前,通過有效的驅蟲處理和健胃處理,能有效降低各種體表體內寄生蟲病傳播流行對肉牛生長發育造成的影響,確保進入育肥階段后能快速增重。但目前很多養殖戶只注重經濟效益的獲取,在正式育肥前沒有對牛群進行妥善的驅蟲處理和健胃處理,造成育肥牛在育肥養殖期間很容易受到多種寄生蟲的威脅,與牛群爭奪營養物質,增重放緩,飼養周期變長,飼料利用率下降[2]。同時由于牛胃腸道的消化功能普遍較差,高營養飼料投喂中易引發一系列的胃腸道疾病。

2育肥牛養殖技術及注意事項

2.1規范建造養殖場

養殖場作為育肥牛生長活動的主要場所,對牛群的健康生長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在正式發展育肥牛養殖產業前,應科學建造圈舍,科學設計圈舍。在圈舍建造前應合理選擇圈舍場址,確保地勢較高,干燥整潔,背風向陽,光照充足,通風良好,排灌方便,水電供給充足,交通便利,但是不能建立在市區交通主要這干道附近,同時還應確保附近不存在化工廠,屠宰場等各種污染區域,避免外來疫病傳入到本養殖場。場址選擇完畢后,還需要對養殖場內部進行科學的設計,要確保圈舍面積適宜,保障每頭育肥牛都有2~2.5m2的活動范圍。圈舍內部的各項養殖管理設施要配置齊全,供電供水要保持正常,如果出現故障應及時維修。在整個育肥階段,尤其是在育肥前期為增強育肥牛的身體抵抗能力,應適當的進行運動,因此圈舍在建造中要配置充足的運動場,一般運動場的面積是圈舍面積的2~3倍,并在運動場中配置完善的飼料槽和飲水槽,注重做好場地的綠化工作,周邊種植高大的灌木,改善周邊的氣候條件,起到防控疾病的目的[3]。

2.2科學選擇肉牛品種

優良的肉牛品種是獲得高產穩產的基礎,對養殖場經濟效益的提升有重要的影響,不同肉牛品種具有不同的生產性能,養殖周期和生產潛力也存在很大差異性,因此在肉牛品種選擇中,一定要結合市場需求及當地的實際情況,做到綜合選取,綜合考量。確保所選擇的肉牛品種,適應能力較強,生長速度較快,養殖周期較短,確保投入育肥后短時間內增重,達到增重目標。針對本地生產性能落后的黃牛,也需要加強品種改良進程,通過推廣應用優質種公牛,并從后代中篩選出生產潛力較強的雜交一代和雜交二代集中育肥,能極大提升養殖效益,同時也能節約養殖成本。

2.3確定最佳的育肥方式

牛育肥養殖管理中,應結合養殖場的實際條件,選擇合理的育肥方式,以達到最佳的育肥成效。現階段常用的育肥方式主要包括拴系養殖或者小范圍的集中養殖2種模式。拴系養殖是將育肥牛隔離在每個圈舍中,并根據育肥周期的延長,逐漸縮短韁繩的長度,限制育肥牛的活動,確保育肥牛能快速增重。小范圍集中養殖模式是將幾頭牛群集中在一個圈舍中進行集中養殖,實現對牛群的統一供給飼料、統一管理。2種不同的育肥方式有各自的優缺點,在實際選擇中,一定要結合養殖場的實際條件和經濟實力綜合確定。

2.4加強對育肥牛的管理

育肥牛在整個生長發育階段增長速度的快慢,飼料利用的高低都與科學飼養管理密切相關。在育肥養殖前,應準備好充足的飼料,要保證飼料種類的多樣性,且要盡可能保證粗飼料和精飼料搭配的科學合理,育肥階段肉牛才能獲得充足的營養物質。要準備1月左右的精飼料,2月以上的粗飼料。為節約養殖成本,在飼料搭配中,要盡量利用好當地的農作物。但是由于干燥的農作物秸稈粗纖維含量較高,適口性相對較差,肉牛的采食欲望不足,消化利用率較低,因此在飼喂前可進行適當的處理工作,通過對秸稈進行青貯處理、氨化處理,進一步釋放秸稈的營養價值,提高秸稈飼料的適口性,保證育肥牛更好的采食。除粗飼料外,還應準備充足的青飼料,需要能涉足充足的營養物質。在飼料添加和飼料飼喂中,一定要做到定時定量定點,并按照育肥階段的需求對飼料配方做出動態化的調整,但每次更換飼料配方時,都應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不能突然更換。日常應該密切觀察牛群的采食情況和精神狀態,一旦出現疑似發病情況,應該及時采取措施進行隔離診斷治療,保證早發現、早確診,短時間的控制病情。

2.5加強疾病防控

肉牛正式育肥養殖前應進行有效的體表寄生蟲驅蟲處理,選擇使用丙硫咪唑、阿苯達唑、伊維菌素、阿維菌素等驅蟲類藥物進行體表體內寄生蟲驅程處理,驅蟲處理1周內及時收集牛群排的新鮮糞便堆積發酵。還應注重做好健胃處理工作,正式育肥前可在飼料中添加適量的健胃散,每天使用1次,連續使用1周,鍛煉牛的胃腸道消化功能。此外還應落實嚴格的衛生消毒制度,殺滅環境中的病原,減少疾病傳播概率。還應結合疫苗免疫接種制度,做好針對性的疫苗免疫接種工作,防范疫病的傳播蔓延。

3結束語

加快發展育肥牛養殖產業是實現基層地區群眾致富增收的關鍵環節。但是很多基層地區的養殖戶在發展育肥牛養殖中,普遍表現為養殖管理不到位,沒有取得理想的經濟回報。而這些問題主要體現在疫病防控不到位,飼料營養價值普遍較差,前期沒有做好有效的驅蟲處理和健胃處理,疫苗免疫接種不當,嚴重影響到育肥的成功率。需要從規范養殖環節,注重做好品種選擇,加強養殖環境調控,妥善驅蟲和疫苗免疫接種等幾個方面入手,確保育肥牛養殖的科學合理喂養的科學化,采用先進合理的管理措施,保證育肥牛健康生長,獲得更高的質量。

參考文獻

[1]代和明.育肥牛養殖的關鍵技術探討[J].吉林畜牧獸醫,2017,38(12):83.

[2]鄧劍瑤,銀少華,潘輝.育肥牛養殖常見問題及對策[J].中國畜禽種業,2012,8(3):69.

[3]賈串連.育肥牛養殖常見的問題及改進對策[J].當代畜禽養殖業,2017(8):53.

作者:王敬東 單位:內蒙古赤峰市松山區農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