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養殖技術分析
時間:2022-09-28 10:14:37
導語:生豬養殖技術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年來,隨著居民物質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對高品質豬肉制品的需求量不斷增加,這也就直接推動了規模畜禽養殖產業的發展。生豬養殖業作為畜牧養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規模化養殖產業發展過程中,應該加快先進生產技術的有效推廣應用,結合豬群不同生長發育階段的營養需求,做到科學養殖、科學管理,保證豬群能夠健康生長,有效減少傳染性疾病的發生,確保養殖安全。本文結合實際工作經驗,探討了生豬養殖管理技術要點,希望通過研究對同行有所幫助。
關鍵詞:生豬;養殖管理;技術要點
當前生豬養殖數量和養殖規模呈現逐漸提升逐漸擴大的態勢,但受到2018年非洲豬瘟疫情的威脅,養殖戶發展生豬的積極性受到了一定的影響。為了有效防控像非洲豬瘟這類重大傳染性疾病的傳播蔓延,保障生豬養殖安全,就需要應用妥善且合理的養殖管理技術,保證養殖戶的養殖預期,提高養殖戶的養殖積極性。現階段在傳統養殖模式之下,生豬養殖周期相對較長,養殖密度較大,環境惡化較為嚴重,如果沒有做好妥善有效的養殖管理工作,勢必會加重某些傳染性疾病的傳播流行。再加上現階段很多傳染性疾病,表現出復雜的流行特點,給疾病的診斷和防控工作帶來了很大難題,面對這種情況,就要求養殖戶不斷總結養殖經驗,構建科學合理的養殖技術方案,有效推動一個地區畜牧養殖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1種公豬的飼養管理要點
1.1種公豬的飼養管理
種公豬養殖管理期間應該時刻注重營養狀況,要確保豬群不肥不瘦,避免膘情過大,降低性欲,造成精子質量下降,另外還應該確保整個養殖環境清潔健康,每天對豬體表進行一次刷式處理,保證豬群每天的運動時間在2h以上。種公豬單獨養殖,減少外界干擾,保持良好的生產性能。種公豬養殖管理過程中常用的飼料主要包括了粗飼料、青飼料和精飼料,飼料搭配要科學合理,在配種旺盛季節應該在飼料當中添加豆類、雞蛋等多種蛋白質,提高精子品質。
1.2空懷母豬的養殖管理
空白階段要保證豬群身體健康能夠正常發情,消除環境當中的諸多不良因素,做到及時發情,及時配送,提高母豬的受害率。配種之前母豬的膘情應該控制在6成~7成[1],不能過肥也不能過瘦。對于身體過于消瘦的繁殖母豬在配種前20d~30d應該進行短期優飼,保證其體況快速恢復。
1.3后備母豬的飼養管理
后備母豬應該生長發育健康,精神狀態良好,不存在傳染性疾病,并且沒有存在任何遺傳類的疾病。后備母豬的體型外貌應該符合該品種的特征,擁有良好的生殖器官,乳頭分布平均。在初次配種之前要確保后備母豬達到體成熟標準,否則在妊娠階段很容易出現難產或者流產。
2妊娠母豬的飼養管理
母豬在發情過程中一定要做好認真細致的發情鑒定工作,結合發情情況確定最佳的配種日期,積極推廣應用人工授精技術,減少自然交配所造成的傳染性疾病的發生。配種18d~20d和39d~45d,對母豬進行一次全面的妊娠檢查,及時發現沒有成功妊娠的母豬或者返青的母豬。配種階段為了減少環境應激,不能夠鞭打追趕母豬。進入妊娠階段之后,應該根據母豬妊娠階段的不同科學搭配飼料,科學養殖管理。妊娠第1個月應該以恢復體況為主,重點要保證營養供給,確保母豬充分休息,減少運動,避免胚胎流產或者被自己吸收。在妊娠前期應該保證母豬后期肢體干凈,這樣能夠及時發現處于流產階段的母豬。妊娠一個月之后,由于胚胎逐漸穩定,要確保母豬每天有2h~3h的運動時間,增強體質,并接受充足的光照。進入妊娠中,后期應該嚴格控制運動量,在產前5d~7d停止運動,并將豬群轉移到產房當中等待生產[2]。母豬在妊娠階段一定要注重做好各類常見傳染性疾病的針對性治療,減少環境應激刺激,注重做好防暑降溫工作,保證豬體表健康,避免因機械造成流產。母豬在產前一周對產房進行有效的清理和衛生消毒,準備好各種接產用品,并保證紅外線燈能夠正常運轉,提前提升產房溫度。母豬在生產過程中如果出現了難產,應該及時進行人工助產。在人工助產時一定要小心仔細避免粗暴對待,并做好各個環節的衛生消毒工作,預防仔豬消化道疾病或呼吸道疾病的發生。母豬生產之后要做好圈舍的溫度調控工作。分娩后的前3d不能夠投喂精飼料,可以向豬群投喂添加了麩皮的飲用水或者添加了益母草的飲用水,它能夠加速產道當中的惡露和各種膿性分泌物排出,預防生殖系統疾病。并在產后3d逐漸增加精飼料的投喂量,保證飼料營養價值,全面滿足豬群的哺乳所需。
3仔豬的養殖管理
3.1哺乳仔豬的養殖管理
繁殖母豬進入臨產階段后,一定要做好人工接產工作,防止仔豬被壓死、凍死或者繁殖母豬難產死亡,降低仔豬的死亡率。出生24h之后及時將仔豬的犬牙和尾巴剪除,并做好傷口的消毒工作,防止咬傷。仔豬出生0.5h之后,應該引導仔豬及時吃上初乳吃足初乳,并固定乳頭,確保仔豬能夠從初乳當中獲得充足的免疫抗體和鎂鹽,加速胎糞的排出。仔豬吃奶階段往往會存在爭奪乳頭的現象,為了確保整個仔豬生長健壯,應該在仔豬出生2d~3d之后,人工輔助采取扶弱抑強的辦法,讓仔豬吮吸固定的乳頭,盡量將生長較弱的仔豬安排在前幾對乳頭當中。冬春季節是仔豬出生的高峰期,這個時期外界溫度較低,氣候寒冷,仔豬出生之后如果沒有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很容易被凍死或者被母豬壓死,所以要加強養殖管理,做好產房的防寒保暖。哺乳階段應該重點做好消化道疾病,尤其是大腸桿菌病、沙門氏菌病的針對性防控,出生3d和出生7d應該做好補鐵工作,并注射適量的亞細酸鈉維生素E注射液,提高豬群的身體抵抗能力,預防消化道疾病的發生。另外仔豬出生7d之后,應該引導其采食哺乳階段的飼料,并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增加飼料的添加量,對仔豬的胃產道消化功能做出有效的鍛煉,確保斷奶之后能夠快速過渡到斷奶階段的飼料。
3.2斷奶仔豬的養殖管理
母豬泌乳量在分娩21d之后達到高峰期,隨后乳汁量和營養價值都呈現逐漸下降的趨勢,而這個階段仔豬所需要的營養物質不斷增加,所以在整個哺乳階段,應該促使仔豬盡早采食,盡可能多地讓豬群采食哺乳階段的全價配合飼料,并保證飼料營養價值全面,容易消化。當仔豬生長到35日齡最遲不能夠超過45日齡,體重達到4kg~5kg之后進行有效的斷奶[3]。斷奶要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并在斷奶結束之后,在原有的圈舍當中繼續養殖一周,讓豬群逐漸適應新的斷奶環境,然后逐漸過渡到斷奶階段的飼料配方。仔豬斷奶之后常常會感到口渴,因此應該向其提供充足清潔的飲用水,冬春季節將飲用水的溫度控制在20℃以上,同時應該確保圈舍清潔健康溫度適宜,滿足豬群的生長發育所需。度過斷奶階段之后,按照豬群的利用目標,及時進行育肥養殖或者留作種用。
4加強養殖環境調控
整個豬群的身體健康水平與養殖環境的好壞密切相關,這里所說的養殖環境主要包括了圈舍當中的空氣質量、地面的清潔程度,以及豬舍的溫度和濕度。養殖環境當中的溫度、濕度、有毒有害氣體、粉塵和空氣當中的病原微生物,都可以影響到生豬的健康生長,加速各類傳染性疾病的傳播蔓延。所以在養殖場建造過程中,應該從選址角度入手,做到科學合理的選址,這是搞好健康生豬養殖的基礎工作。嚴格按照國家動物防疫工作法規的相關要求,附近不要有同類的養殖場,盡量遠離主要交通干道、居民區和學校、醫院以及各種污染場所。要保證圈舍空氣新鮮、豬舍溫度濕度適宜,保持合理的通風量,推廣應用漏縫地板養殖管理模式,生豬每天產生的糞便,通過漏縫直接散落到糞污收集溝當中,然后集中對糞污進行處理,保證圈舍干燥整潔,這是控制圈舍空氣質量的基本前提。另外在生豬養殖期間,豬舍內的溫度濕度控制也是十分重要的環節,溫度過低或過高都會影響到豬的飼料消化和增重。濕度過大,圈舍潮濕有利于多種病原微生物的繁殖生長,增加豬群感染疾病的概率。另外濕度過大、溫度較高,還會影響到豬群的散熱,使得各種呼吸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的發病率逐年升高,夏季極容易引發熱應激刺激。一般情況下豬舍的溫度控制在11℃~23℃,相對濕度保持在50%~80%。豬舍內的溫度偏高時,應該采取必要的措施,及時進行通風降溫,緩解豬舍當中的高溫濕氣,同時做好動物疫病防控,避免這個階段疫情傳播流行。
5嚴把投入品使用關
這里所說的投入品主要包括了滿足生豬生長發育疾病防控所需要的各種物質,包括了飼料、水源、疾病防控的各種藥品,豬群是否能夠健康生長與這些投入品的使用合理性密切相關。首先,應該從飼料選擇角度入手,使用優質合理的飼料,不僅能夠滿足生豬生長發育的營養物質需求,同時還能夠有效減少糞便尿液當中各種有毒有害物質和氮磷元素的排出,降低硫化氫、氨氣和糞臭素等各種有害物質的排放,減少養殖業對環境污染造成的壓力。與傳統生豬養殖相比,健康養殖的生豬飼料除了要滿足日常的營養物質之外,還應該加強對原料的針對性檢查和監控,禁止向豬群投喂發霉變質的飼料,更不能向豬群投喂重金屬含量超標的飼料,不同生長發育階段應該選擇不同的飼料配方。同時還應該確保飲用水清潔健康,不同季節給予不同溫度的飲用水,滿足豬群生長發育所需。進行豬場保健處理過程中應該選擇各種免疫增強劑,調節胃腸道菌群的各種有益產品,杜絕不科學的使用廣譜抗生素,避免產生藥物殘留,引發耐藥性。
6結束語
綜上所述,要想保障生豬養殖產業獲得良好的發展,就需要加強對豬群的針對性養殖管理。根據不同年齡階段,豬群的生長發育特征,做到科學養成科學管理。同時,還應該從調控環境、加強疫病防控等角度入手,嚴格落實每年春秋兩季的重大傳染性疾病集中免疫接種制度,做好病死豬的妥善無害化處理,并加強各類傳染性疾病的有效調查,采取針對性措施,進行有效的凈化處理。嚴格執行掩埋和空間消毒消殺方案,定期對豬群活動空間進行全面的消殺處理,降低環境當中的各種病原微生物,切實提升整個豬群的身體抵抗能力,進一步帶動生豬養殖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季晶晶.生豬標準化飼養技術推廣措施及成效[J].養殖與飼料,2010(3):43-45.
[2]胡輝忠.淺談中小豬場的全進全出制[J].上海畜牧獸醫通訊,2013(1):51.
[3]劉國濤.生豬規模化養殖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措施[J].甘肅畜牧獸醫,2015,45(12):11.
作者:馬強 單位:遼寧省岫巖縣農業農村發展中心動物衛生監督所
- 上一篇:生豬生態養殖技術保障措施
- 下一篇:土雞養殖技術要點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