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烏素沙地紫穗槐育苗技術探討

時間:2022-08-31 09:20:25

導語:毛烏素沙地紫穗槐育苗技術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毛烏素沙地紫穗槐育苗技術探討

摘要:結合紫穗槐的生態學特征,本文總結了毛烏素沙地紫穗槐育苗技術,包括播種育苗、扦插育苗2種方式,以期為當地紫穗槐苗木培育提供借鑒。

關鍵詞:紫穗槐;生物學特征;育苗技術;毛烏素沙地

毛烏素沙地植被覆蓋度低、生態環境不佳,多年來人們一些不合理的生產經營活動,導致當地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迫切需要加大措施對此現狀進行有效改善。目前,常見的措施之一即為選擇抗逆能力強的樹種進行造林[1]。紫穗槐,又稱紫花槐,屬于豆科紫穗槐屬落葉叢生灌木,具有很強的抗逆能力,抗寒、抗旱能力強,耐鹽堿,根系發達,適應能力強,在荒山、河岸、沙地均可生長[2]。紫穗槐的萌芽能力強,育苗方式有播種育苗、分株育苗、扦插育苗等[3]。現結合毛烏素沙地實際以及紫穗槐的生態學特征,對其播種育苗、扦插育苗2種技術進行了總結。

1紫穗槐的生態學特征

紫穗槐為多年生灌木,株高1~4m,小枝的顏色為灰褐色,表面稀疏地分布著一些絨毛(后可自然脫落),小枝上方有皮孔凸起(銹色)。葉片為復葉,互生,呈羽狀,奇數,上方小葉數量有11~25個,全緣,形狀為矩形至橢圓形,長、寬分別為15~40、6~15mm,頂端呈凸起狀,背面可見到一層短柔毛。托葉形狀為針形,長7~15cm,表面分布一層密集的短絨毛。紫穗槐5—6月開花,花紫色,莢果顏色為暗土褐色,形狀彎曲,9—10月成熟。紫穗槐的萌芽能力很強,生長速度快,通過平茬可加快其旺盛生長[1]。

2育苗技術

2.1播種育苗技術

2.1.1采種及種子處理。紫穗槐播種育苗的種子采集原則是盡量就地采種、育苗,可建立采種基地。結合紫穗槐生長2年才能結實的特性,可營建紫穗槐采種基地。母樹林的營建需要提前規劃,選擇生長速度快、割條2~3次、條子密度為20~30根/墩的植株作為母樹,一般母樹林第1年不需要割條,第2年秋季進行種子采收。若紫穗槐母樹林管理措施合理,種子產量可達750~1125kg/hm2。采收時間為每年9—10月,紫穗槐種子成熟后不易脫落,可采取人工手擼方式收獲。采收完畢后,將種子在干燥處攤開晾曬5~6d,之后除去雜質,儲藏在干燥陰涼處[2]。紫穗槐種子表皮蠟質含量多,種子硬度大。因此,必須經過浸種催芽處理才能提高其萌發率。一是熱水浸種法。先取一個大小適宜的容器,放入種子量2倍左右的開水,之后將提前經過挑選的飽滿種子浸沒到開水中,隨時倒、隨時攪拌,在水溫降低到不燙手之前持續進行攪拌,浸泡24h,之后撈出即可用于催芽處理。二是碾磨法。提前精選種子,在碾盤上平鋪一層,碾壓到70%左右的種皮開裂后即可。三是冷水浸種法。將提前精選的種子置于涼水中浸泡,每日換1次水,持續2~3d,之后撈出種子稍瀝干后即可。四是溫湯浸種法。先將種子外皮碾破,倒入溫水(開水∶涼水=2∶1)中浸泡,24h后撈出,用草包裹好置于室外催芽處理,催芽期間如果氣溫偏低,可每日用溫水(30~40℃)沖洗1~2次,如果氣溫偏高,可用涼水沖洗,待1/2左右的種子裂嘴即可。2.1.2選地整地。沙地紫穗槐的育苗地要求地勢較為平坦、具備灌溉條件,黏土、地勢過于低洼的田塊不適合育苗。育苗地選好后,秋季進行深翻處理,一般深度以20cm左右為宜;如果秋季未及時采取深翻措施,則第2年春季一定要按照15cm左右的深度進行整地,之后采取耙地等措施。春季整地時,土壤要求化凍15~20cm,做高、寬分別10、30cm左右的壟(最好為南北方向),壟間距在60cm左右。做壟的同時施入基肥,一般采取條施方式.2.1.3播種。毛烏素沙地紫穗槐播種時間以4月中旬至5月上旬為佳。播種前灌透水,確保土壤不黏即可開溝播種。大壟雙行條播,行距約10cm,播種溝寬、深均為4cm左右,之后均勻撒入提前進行催芽處理的種子,上方覆蓋一層厚2cm左右的土,最后滾壓2次[3]。播種量一般為22.5~37.5kg/hm2,如果種子質量欠佳,播種量可適當增加。另外,紫穗槐的播種方式也可采取畦播。2.1.4苗木管理。紫穗槐種子出苗后2~3周,株高即可達到6cm左右,此時可以實施第1次間苗,剔除長勢細弱、密度過大的幼苗。再經過2周左右,苗高即可達到10~12cm,此時即可進行定苗。紫穗槐幼苗不耐旱、不耐澇,因而要及時進行灌溉,維持沙土中適宜的水分。尤其在間苗、定苗時要隨時灌溉,以避免沙土透風導致幼苗根系失水過快。紫穗槐苗高12~15cm時,在中耕、灌水的同時將速效性氮肥150kg/hm2一次性施入。紫穗槐抗病能力強,偶爾有一些蟲害發生,如黑絨金龜子、螻蛄等,要及時開展針對性防治。黑絨金龜子以成蟲對幼苗嫩芽產生危害,可選擇溴氰菊酯、甲拌磷毒沙等進行防治,每周防治1次,連續防治2~3次,即可取得較好的防效。螻蛄為林業常發的一類地下害蟲,主要以若蟲、成蟲為害幼苗的根莖,導致幼苗枯萎死亡,可選擇甲拌磷原液拌毒沙撒在播種溝內進行防治,防效明顯。2.1.5秋季起苗。苗木在每年落葉后即可起苗,毛烏素沙地紫穗槐起苗建議在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進行。起苗時割去苗木的上半部,留茬高度20cm左右,割苗時要準確迅速,以免苗木發生劈裂。為了提高起苗的效率、減少損傷,大量起苗時可以選擇專業的起苗犁。起苗后要及時假植,假植可以分為2類,即越冬假植、臨時假植。如果苗木用于起苗當年秋季種植,栽植前進行臨時假植即可;如果用于翌年春季造林,需要在苗圃地進行越冬假植(要求有良好的排灌條件、地勢高、氣候干燥)。假植時,先提前將溝挖好,寬、深分別為30、25~30cm,逐漸將需要假植的苗木整齊地擺放在溝內,苗木的樹梢稍微往南傾斜,之后在假植溝上培土,并用腳踩實,再覆蓋一層虛土,假植溝上方露出約10cm的苗干即可[4]。

2.2扦插育苗技術

2.2.1插床準備。毛烏素沙地紫穗槐扦插育苗的苗床規格為10.0~20.0m×1.0~1.2m。扦插床表面鋪一層過篩的細河沙,厚度約10cm,要求中間比兩邊稍高,以提高排水效果。扦插前7d左右對扦插床進行消毒,可選擇0.3%高錳酸鉀溶液等。2.2.2選取插穗。紫穗槐一般在春季扦插,可以在扦插前1周進行插條的采集。為了提高扦插成活率,宜選擇長勢健壯、嫩芽飽滿、無病蟲害、直徑1~2cm的一年生枝條作扦插條,扦插之前剪短,插穗長度保持10~20cm。2.2.3扦插。紫穗槐常規扦插時間主要在春季,毛烏素沙地扦插時間一般在每年4月中旬至5月上旬,如果春季扦插在溫室大棚內進行,則可以適當提前進行扦插。扦插前先將溝開好,按照10cm×15cm的株行距將插穗插入。扦插結束之后及時噴水,確保土壤含水量達到85%~90%、沙土與插穗接觸緊密。經過精心管理,一般扦插后7d左右即可有新根長出[4]。2.2.4苗期管理。如果露地扦插,則在扦插結束后及時灌水1次;如果遇到連續晴朗天氣,則需要每日澆水2次,分別在清晨、傍晚進行。扦插30d后,澆水量、澆水次數可逐漸降低。為了避免過強的陽光照射灼傷幼苗,可以在扦插床上搭建遮陰棚或遮陰網,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議搭建溫室大棚進行扦插。當插條新葉數超過3片時,可施入葉面肥,將0.1%尿素、0.2%磷酸二氫鉀混勻后對準葉面噴施,施肥時間以傍晚或陰天為佳,每2周左右施1次。秋季為了避免苗木長勢過旺而導致凍害,不需要施肥。除草的最佳時間在中午,紫穗槐扦插育苗期間一般需要除草2~3次。此外,還要及時做好病蟲害防治[5]。

3參考文獻

[1]趙雅倩.毛烏素沙地紫穗槐長根苗培育技術研究[D].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7.

[2]倪鵬躍.紫穗槐育苗技術[J].中國林副特產,2018(2):31-32.

[3]高延林,邵軍輝.紫穗槐播種育苗技術[J].特種經濟動植物,2020,23(11):34-35.

[4]倪鵬躍.紫穗槐育苗技術[J].防護林科技,2018(2):85.

[5]王文兵.紫穗槐育苗及造林技術[J].鄉村科技,2020,11(35):77-78.158

作者:萬玉峰 單位:榆林市榆陽區牛家梁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