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業污染情況及預防舉措

時間:2022-09-07 03:54:25

導語:養殖業污染情況及預防舉措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養殖業污染情況及預防舉措

全國污染源普查是重大的的國情調查,是全面掌握我國環境狀況的重要手段。開展污染源普查是為了了解污染物的產生,排放和處理情況,建立健全重點污染源檔案,污染源信息數據庫和統計平臺,為制定經濟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政策規劃提供依據。

為了做好污染源普查工作,全面詳實地了解畜禽糞便污染物的污染狀況,柳河縣畜牧獸醫局按照國家,省市污染源普查方案進行了全面普查。調查發現,隨著我縣畜禽養殖業的迅猛發展,畜禽養殖產生的糞便污染已經成為農村面源污染的主要來源,治理畜禽養殖污染刻不容緩。

1對環境的污染

我縣位于吉林省東南部,幅員面積3348平方公里,縣轄15個鄉鎮,219個行政村,38萬人口,自然條件優越,農作物適生種類很多,雨水充沛,農產品豐產穩定,畜禽養殖飼草充裕。由于傳統農業生產習慣,長期以來以農戶分散養殖為主。隨著農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規模養殖大戶不斷增多。據此次普查統計,全縣共有799戶養殖戶,規模養殖戶27戶,小區1戶,專業養殖戶771戶。其中生豬216戶,肉牛47戶,肉雞494戶,蛋雞40戶,奶牛2戶。蛋雞年存欄2萬只以上的養殖場是8戶,生豬年出欄50頭以上的養殖場是10戶,其中有2戶是年出欄1萬頭以上的生豬養殖場,肉牛年出欄在20頭以上的養殖場是7戶,肉雞年出欄5萬只以上的養殖場2戶。糞便排泄總量是94481噸、糞便處理利用量是94481噸,污水產生40880立方米。

柳河縣畜牧業的生產和發展,即滿足了人們群眾對肉蛋奶等消費需求,也為農村經濟開辟了新的途徑。但由于我縣畜禽養殖缺乏合理布局,一些養殖場建在環境敏感區和飲水用水源保護區內,對水環境、農田和區域環境造成污染。畜禽糞便露天堆放,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發酵時會產生大量的氨氣、二氧化硫、甲烷等有害惡臭氣體,連同畜禽本身的釋放,惡臭物質可達230多種。

堆糞地點周圍惡臭彌漫,便液直接排放,污染大氣環境和水體環境。嚴重影響養殖場(戶)周圍的空氣質量,危害飼養人員及周圍居民的健康。畜禽糞便綜合利用方法單一,無害化處理水平低。養殖場糞便雖大都直接還田利用,但未經過消毒滅菌無害化處理,極易造成細菌、病毒傳播,滋生蚊蠅。畜禽飼養場就是污染排放場,排放物若不經處理,流入水中(河流、水庫、田地),將使水體變色、發黑,引起藻類、雜草瘋長,部分水生生物死亡,導致水體難以再凈化和恢復“富營養化”。進入耕地,超過土壤本身的自凈能力,便會破壞土壤層,并污染地下水。同時使農作物陡長、倒狀、貪青、晚熟、不熟,甚至毒害作物,出現死亡。

2防治對策

在選址上應遠離人口稠密區及水源地。新建、改建、擴建畜禽養殖場(區)必須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按照程序報由畜牧獸醫管理部門和環保部門批準。新建、擴建畜禽養殖場應實現生產區、生活區、管理區的隔離,養殖場的排水不得采用明溝布設。糞便采用干清方式,不可與尿水、污水混合排出。實現日產日清,水沖清糞方式。干濕分離,雨污分離,料水分離的目的在于從設施和清糞方式上減少污染物量。養殖場必須設置專門的畜糞便貯存設施,修建化糞池,發酵池等貯存設施。并要采取有效的防滲處理,應設置防雨頂蓋。節約用水、減少液體肥和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養殖場的污水排放量。

畜禽糞便是可利用資源,用畜禽糞便生產生物有機肥是好項目,既解決了環境污染問題又增加了效益,提高了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開展規?;笄蒺B殖排泄物綜合利用,糞便進行無害化處理,增加畜禽糞便污水處理設施的投入。可結合修建沼氣

池,漚糞池、發酵池等對污水進行除臭再利用處理。絕對禁止在場內或場外隨意堆積和排放畜禽糞便和污水,從而有效控制污水滲漏,防止二次污染和對周圍環境的污染。推廣生態養殖,建立環保型畜牧業,通過推廣健康養殖模式,建立生態養殖場。如畜林種養結合,進行因地制宜,不斷延長生物鏈,這樣即能做到充分利用廢物,又能就地解決畜禽糞便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