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園林專業綜合實習體系建設研究

時間:2022-05-06 09:42:05

導語:風景園林專業綜合實習體系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風景園林專業綜合實習體系建設研究

摘要:指出了風景園林專業綜合實習是學生總結以往所學,過渡到進入工作崗位前的一次綜合性的實踐訓練。從實習計劃、實習體系、考核制度、實習運作模式等方面提出了相應的改革措施,并對實習管理機制進行研究提出了相應完善優化方式,以期對獨立學院風景園林專業綜合實習的教學工作有所啟發和借鑒。

關鍵詞:風景園林;綜合實習體系;實習管理機制

1獨立學院風景園林專業綜合實習課程簡介

湖南農業大學東方科技學院風景園林專業綜合實習是在第六學期至第八學期開設的實踐教學環節,在第二學期至第五學期的風景園林綜合認知和體驗實踐教學的基礎上,綜合實習由南北方綜合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三門實習課程組成。實習課程讓學生對課堂所建立的專業知識體系進行梳理、整合,并在實際的環境和案例中鞏固理論知識的同時建立專業認同感,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去分析案例,學習不同地區、不同類型、不同層次實際風景園林項目中的造景理法、工程措施、管理模式等各方面的知識和技能[1]。在完成了專業主干課程的學習后,綜合實習是學生總結以往所學,過渡進入工作崗位前的一次綜合性的實踐訓練。在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東方科技學院,側重于對學生專業的技術性、實踐性的培養,通過風景園林專業綜合實習體系,幫助學生完成從課堂到戶外、從書本到實踐、從學校到社會的過渡和轉型。

2建設專業綜合實習體系

2.1建立完整的南北方綜合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體系

2.1.1實習體系的建構完整的風景園林專業綜合實習體系包括第六學期的南北方綜合實習—第七學期的生產實習—第八學期的畢業實習,各實習階段完成實習指導任務書,明確各實習的要求和目的,做到與前期專業課程和實踐教學的銜接與過渡。2.1.2實習時間及地點的確定(1)2015~2019年風景園林專業綜合實習的經驗總結,應盡量避開不利的天氣條件及研究生考試、公務員考試等,選擇適宜的實習時間。實習課程是建立在已完成課程內容基礎上,對理論課程進行實踐的內容,時間可根據當年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但必須在制定本年度教學計劃時確定,避免大幅度調整教師授課時間與前期課程銜接不上的的現象出現。(2)地點的選擇,除固定的實習地區和實習單位外,可根據行業發展的趨勢與時俱進,更新候選實習點,以保證師生的知識更新。

2.2改進綜合實習模式和實習運作模式

2.2.1組織模式實習模式和實習運作模式的改革需要注重學生的潛能與個性,以達到提高學生的學習投入度,更好達到實習效果。例如南北方綜合實習,傳統的實習運作模式為教師“導游”式帶領、學生“游客”式學習的模式,改革后,采用教師安排實習時間與實習地點以及專業內容的講解、作業的安排,學生自主安排組織訂票以及確定各實習地點之間的交通方式,各實習點的住宿相關事項,帶隊教師在保證學生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實現學生生活自我管理。2.2.2教學模式建立“預習作業———實習現場討論,每日作業———實習后總結”的教學模式,強調實習前預習作業的重要性,以避免往年實習出現的學生一味為了完成作業任務而忽略實地體驗和討論的現象。實習前將綜合實習指導書下發到學生手中,學生自主擬定資料調查主題與內容,確定專題調查研究題目及提綱,提前查閱相關資料,作為實習要重點學習的內容,在實習前統一上交,形成“專題調查”為核心的實習教學模式[2]。實習中,明確帶隊教師的任務在每個實習點,介紹實習點的相關知識點與基本要求,帶領學生了解實習內容,留給學生自主操作、思考與調研的時間[3],學生完成實習指導書中對實習點的任務內容,教師負責監督、指導、記錄每名學生的表現,根據實習點內容教師進行評分,寫出評語,同時指出作業中存在的問題。建立“網絡化”教學模式。傳統做作業、改作業方式耗費時間都特別長,由于實習時間短,任務量大,實習期間每日教師與學生都沒有得到充分的休息,影響到第二天實習的效果。使用超星學習通軟件,將每日作業安排在班課上,學生察看完之后及時完成作業提交,老師在班課上反饋作業情況,節省了組織看作業以及講作業的時間,考試試題按照格式錄入,學生做完即能得到考試成績;軟件點名簽到的方式節約了點名查到的時間;軟件中分組討論的功能,能在實習現場迅速安排分組內容,討論過程中所記錄內容課成為教師評分依據。2.2.3考核模式為避免學生輕實習過程重實習作業,一味追求實習成績,將實習考核機制的考核模式由以往的“單項”成績,改革成“組合”成績。學生成績考核辦法:實習成績=實習前的準備×10%+實習過程中×60%+實習后的評定×30%。實習前準備即預習作業成績、實習過程中包含實習點作業成績與實習期間現場討論情況、實習后評定包含實習成果的展出和教師的總結評價3個部分組成,全面系統地進行考核督促,提高教學效果。通過對學生作品的展出,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建立同伴互動平臺,同時建立實習作品總結展示的傳統,設立學生作品展示機制,打造成傳統品牌。將實習成果以電子檔、文本、展板的形式展出并存檔,以供后續學生的學習和借鑒。2.2.4實習基地資料庫利用社會資源,建立校外實習基地資料庫。為學生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提供支撐[4]。

3建立綜合實習資料庫

3.1教學知識資料庫

為避免實習指導老師由于專業領域的不同而造成傳授知識的“偏食”現象,本課題擬研究編寫湖南農業大學風景園林專業綜合實習指導手冊,建立教學內容的資料庫,以保證學生實習的“營養均衡”。

3.2實習成果資料庫

設立學生作品展示機制,打造成傳統品牌。將實習成果以電子檔、文本、展板的形式展出并存檔,以供后續學生的學習和借鑒。

3.3實習基地資料庫

利用社會資源,建立校外實習基地資料庫。為學生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提供更穩定可靠的實習地點。

3.4優秀校友資料庫

整合已畢業的本專業學生的優秀資源,建立優秀校友資料庫。實習過程中,邀請其進行經驗交流、實地參觀,利用優秀校友在專業領域的影響力,帶動學生的積極性,為學生答疑解惑[5,6]。

4優化完善實習管理機制

4.1制定校外實習管理規范與實習標準,明確教學與考核標準

制定校外實習管理導則,校外實習安全管理辦法,實習前需統一對實習生進行實習規則學習與安全培訓,學校監督執行,實習帶隊教師在實習前加強實習安全教育,明確實習要求,規范實習教師校外管理,明確教師工作職責。制定實習環節中課程教學標準與考核標準。實習前,標準化實習內容、課程教學標準,標準包含實習內容、實習規范、實習工作方案三個部分;實習期間,需做好實習過程管理材料記錄、學生實習內容、實施步驟與過程進展以及學生學習效果的指導、檢查及評價記錄、學生的學習情況反映等;實習結束,學生完成實結、教學評價,教師完成實習鑒定,成績的原始成績均按百分制記,成績評定后及時向學生公布。

4.2順應互聯網+時展要求,建立校外實習信息化管理平臺

建立在線“教學管理”平臺,應用超星學習通實習班級,教師能即時通過教學管理平臺檢查學生實習進度,在平臺內各階段模式化管理信息內容,減少信息填寫時間,學生能在實習班級內即時與教師溝通,增強學生與教師互動,建立信息化資源管理與合理的教學管理信息,建成學校公共數據庫。

5結語

綜合實習體系的建設目標提高實習教學質量,突出專業特色;使理論知識和技術能力結合更緊密;在探究理論深度的同時將其轉化成技術成果并通過設計應用到社會領域,立足東方科技學院的優勢資源和學科特色,基于多年教學經驗,借鑒外校優秀經驗的成果總結,建立適合本校,符合園林行業對于應用型人才的需求的管理機制,實習成果注重反哺,強調資料庫的收集整理。但缺乏與同類院校、設計院所充分的交流與學習,希望通過項目合作、參觀實習、考察交流等形式豐富綜合實習的內涵,與時俱進,風景園林專業綜合實習體系建設與組織模式的研究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魏民.風景園林專業綜合實習指導書:規劃設計篇[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7.

[2]施擁軍,黃堅欽,徐華潮,等.林學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探討[J].中國林業教育,2008(4):63~66.

[3]劉海榮,蔣桂香,王明啟,等.本科園林專業綜合實習的改革與實踐[J].天津農學院學報,2014,21(2):55~57,61.

[4]肖國增.風景園林專業“T”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綠色科技,2020(1):222~223.

[5]趙麗艷,韓璐,胡平,等.風景園林專業《景觀大師作品分析》課程智慧教學模式研究[J].綠色科技,2020(15):211~213.

[6]趙梓娟,黃燕.園林制圖實驗課程教學改革[J].綠色科技,2019(21):238~239,244.

作者:黃燕 周湛曦 羅媛媛 單位:湖南農業大學東方科技學院 湖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