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與信息化時代計算機技術探討

時間:2022-05-19 02:55:54

導語:數字與信息化時代計算機技術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數字與信息化時代計算機技術探討

【摘要】自從上世紀80年代我國出現計算機的普及高潮之后,計算機技術已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從最開始的互聯網聊天,到現在的在教育、醫療、通訊行業多方位多維度的應用,計算機技術在很大程度上都促進了現代行業的發展。通過計算機硬件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我們實現了即時的交互,實現了技術文化的交流,實現了社會生產效率的飛速發展。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我國,計算機技術發展及運用依然存在著很大的問題,他并不能夠為我們提供像發達國家一樣驚人的生產效率,甚至都還沒有普及到部分地區。特別是在當前的數字信息化時代下,我國的計算機技術發展,在民用方向的進步已經日趨緩慢。同時,計算機技術與工業自動化的結合程度也嚴重不足。本文將探討我國在數字與信息化時代下,計算機技術發展及運用的現況以及現存的問題和解決方法。

【關鍵詞】數字與信息化時代;計算機技術發展;計算機技術運用

數字與信息化時代下,計算機技術發展及運用在全國的各行各業都有涉及。甚至在國家機構當中,為了處理繁雜的信息數據,計算機技術也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在教育行業,計算機極大地拓展了教育的范圍,實現了教育的網絡普及化;在醫藥行業,計算機實現了醫療器械的自動化檢測,能夠對疾病進行更加準確、直觀的展示;在通信行業計算機技術是不可或缺的一環,處理數據、分析數據等大量的工作內容,都離不開計算機技術。然而,計算機技術發展至今,我們卻并不能得到完整的私密信息的保障,計算機的安全性仍然是一大問題。如何在運用計算機技術的時候,避免掉其產生的問題,實現計算機技術的長遠發展,這是我們需要考慮的。

一、數字與信息化時代下的計算機技術發展及運用現狀

1.1計算機技術在教育行業的發展和應用

在現代,計算機技術為教育行業提供了一種顛覆性的教育模式,我們可以用一個老師給千千萬萬的學生上課,可以極大地節省師資力量和教育成本。在疫情突發的今年,我們也能夠避開疫情,采用網課的方式給學生繼續授課,完全不用受到特殊情況的干擾。我們也能夠在網上上傳授課錄像,以供網民自我學習和再教育。知識渠道由于計算機行業的發展已經不再是問題,反而我們已經被大量的知識淹沒了。學習的人并不需要通過上課來學習,他們甚至可以通過電影有趣的視頻來自我學習。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革新的教育行業的教育模式,加強了文化交流。

1.2計算機技術在醫學行業的發展和應用

計算機技術也極大地方便了醫學領域。病人病歷已不再需要復雜的手寫本,而是通過電子病歷等錄入病人的信息,降低發生意外情況或者差錯的概率。醫院的藥物庫存、血庫庫存等信息也通過計算機錄入,變得更加直觀透明。計算機還通過技術發展,實現了各種儀器檢測過程中的精度和清晰度。在檢測過程中,運用模擬還原模糊圖像等功能,實現了拍片掃描檢測結果的清晰化。未來的計算機技術,在醫學行業的應用將會朝向遠程醫療方向。搭配計算機硬件的提升,計算機可能會為每一個國民都配備一個遠程的私人醫生,切實的提高國民福利和醫療安全。1.3計算機技術在通信行業的發展和應用計算機從出現一開始就已經將極大地降低了通訊費用,通過互聯網的遠程聊天軟件能夠實時地發送信息,即使對方遠在大洋彼岸,也能夠及時交流,這是信息通信行業的革命化進步。時至今日,信息通信行業應用計算機技術已經更為便捷,跨國交流完全成為可能,我們也能夠身在國內了解到全世界的近況,計算機技術在信息傳輸方面有著巨大的作用。

二、數字與信息化時代下的計算機技術發展及運用問題

2.1計算機聯網不能保證私密信息安全性

在數字與信息化時代下,計算機行業的技術運用過程中,安全問題成為了第一大問題。我們似乎因為計算機高度的互聯性,喪失了個人隱私,再也保不住自己的私人信息。由于計算機硬件方面早已被美國壟斷,我國并沒有源于自己技術的安全系統和架構。我們也沒有網絡安全意識,計算機的系統往往也是應用的盜版系統,充滿了漏洞。而這些漏洞是極容易被黑客入侵的。計算機技術和網絡的融合已經泄露了幾乎我國所有網民的私人信息,相關的黑色產業鏈也在發展壯大。近年來,由于大數據技術的發展,甚至連網民的個人喜好都被挖掘得一覽無余。計算機對我們私人信息的保護已經越來越漏洞百出。正是因為私人信息的不斷泄露,網絡詐騙也越來越猖狂。如何保證在計算機技術運用的過程中保護自己的私人信息,是我們的當務之急。

2.2計算機技術民用方向的發展漸趨緩慢

目前來看,計算機技術在民用方向的發展已經基本停頓。唯一發展較為迅速的可能是游戲娛樂方面的發展。與之前不同,現在計算機似乎并不是我們的必需品,反而智能手機一躍而起成為了計算機技術的延續。計算機發展較為迅速的原因,在年輕人看來似乎是為了讓游戲呈現更好的畫面和更高的特效,而智能手機崛起的原因也是因為手機游戲火熱半邊天。在農業方面,我們并未達到歐美國家的程度,也沒有計算機技術與普通民眾的農業生產掛鉤的實例。在服務業方面,計算機用處最多的是收銀,并且統計庫存數據;在公司企業當中,計算機主要的功能也是統計庫存。而這些都是計算機技術早已有之的應用方向。如何開拓新的應用方向,通過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來增加的社會的生產效率和服務效率,是我們需要考慮的一個問題。

2.3計算機技術與工業自動化結合程度不足

計算機技術是機械自動化控制自動化的基礎。但是在我國,計算機技術與自動化的結合程度遠遠不足。一是受限于小微型企業的資源和資本,二是受限于計算機技術與工業機械自動化結合程度高的機械大多由外國生產。簡而言之,計算機技術與機械自動化結合的方向,目前也是為外國發達國家所壟斷,進口機械價格數倍于相同功能國產自動化機械,這給國內的企業的發展造成了很大的障礙。作為經濟總量位居世界前三的發展中國家經濟體,我國目前也已經向高端制造業轉型。在轉型過程中,自動化進程必將成為最關鍵的一環。為了實現自動化過程,計算機技術與自動化過程的結合也必須大步向前發展。

三、計算機技術發展及運用問題的解決方法探討

3.1提高信息安全意識,避免信息外泄

為了計算機技術行業的正常發展,首先我國企業和人民必須要提高信息安全意識,盡量避免信息的外泄。我們需要高端的網絡安全企業設計出安全的防護系統,避免外界機構和人侵入,竊取私人信息和公司商業秘密。國家需要對網絡安全提起重視,制定相關的法律,禁止信息買賣和大數據對于私密信息的無上限的竊取和采集。對欺詐網站和釣魚網站要依法嚴懲。對于未經當事人同意,在互聯網上肆意傳播信息的行為,要依法嚴辦?;ヂ摼W信息安全是計算機技術發展及運用的重大前提。沒有安全為保障,所有的信息都會被私人或者公司竊取。這會極大的打擊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的積極性。由于我國的經濟發展時間不長,我們的國民素質參差不齊,因此我國應當加強對于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意識的普及,避免文化程度不高的人群,因為私人信息的泄露而上當受騙。

3.2加大計算機技術和民用需求的融合

加大計算機技術和民用需求的融合,是在計算機技術發展日趨緩慢的情況下繼續向前發展的一條道路。在這個方向上,為了適應我國國家經濟向高端農業、高端工業轉型的情況,我們可以開拓出計算機技術和農業生產的需求。譬如,加大計算機技術對農業生產過程中植物狀況的監控,以及計算機技術對于農作物澆灌工作的水資源科學分配。通過計算機來實現,用最少的資源對農作物進行充足的澆灌,減少水資源浪費;對于農作物的適宜溫度濕度進行實時的監控,以保證以最小的成本生產出最大量的產值來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蛘呃糜嬎銠C建造農業生態系統,在不污染環境的條件下,實現對生態系統內資源的充分利用,創造極少污染和極高收益的農業生態系統。只有通過計算機技術和民用需求的融合,才能促進計算機技術在民用方向上的進一步發展。

3.3加速融合計算機技術與工業自動化的進程

工業自動化是我國在制造業轉型的過程中必須要走過的一步。工業自動化的發展和成熟離不開計算機技術。在我國當前的國情下,我們必須加速融合計算機技術與工業自動化,早日實現工業生產效率的巨大提高。工業自動化需要結合計算機技術,實現工業生產、產品監控、質量監測等方面的全面自動化。在不久的將來,工業自動化會節省大部分的人力物力,實現工業生產的一條龍流程。計算機技術的應用,也需要配備相應的機械精度。因此,除了設計計算器控制系統外,我們還需要提高工業機械的精度來匹配計算機技術。工業機械的精度也需要計算機技術的控制來生產。

四、結束語

數字與信息化時代下,計算機技術發展和應用有很大的前景。它能夠幫助我們跨過發展中國家的門檻向發達國家發展,但是同時它也需要相應的硬件條件和發展理念來匹配。計算機技術在自動化控制過程中有著獨特的準確性、穩定性,是自動化過程中最信得過的幫手。在通過有保障的安全系統的保護下,實現不被黑客干擾等意外情況的影響下,計算機技術將會在未來我國的工業、農業、商業,甚至國防、稅務方面都展現巨大的作用。自動化的進程將會極大地減少國內企業的生產成本,提高整個社會的生產效率,并最終回饋給社會。在計算機技術切實地融入到社會性生產活動,并且在技術需求的不斷刺激下發展之時,我國的經濟水平才會真正另上一層臺階。我們才能夠真正比肩西方發達國家的生產力,真正成為一方強國。

參考文獻

[1]孫雪華,張翠霞.試論數字與信息化時代下的計算機技術發展應用[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20,No.633(12):189-190.

[2]應然,張睿,彭勝男.信息時代背景下計算機科學技術的應用[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9,037(009):41,43.

[3]付建鑫.信息化時代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中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分析[J].時代農機,2019(6).

[4]董闖.計算機軟件工程現代化技術的發展現狀與對策[J].科技風,2020,No.410(06):127-127.

作者:俞順龍 李媛 楊明 單位:三維通信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