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3高級編程論文

時間:2022-03-20 02:28:00

導語:ASP3高級編程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ASP3高級編程論文

使用ServerVariables集合

當討論Request對象內容時,要研究的集合之一就是ServerVariables集合。這個集合包含了兩種值的結合體,一種是隨同頁面請求從客戶端發送到服務器的HTTP報頭中的值,另外一種是由服務器在接收到請求時本身所提供的值論文。為顯示ServerVariables集合中值的使用方式,在RequestObject頁面(Show_request.asp)中,點擊“ServerVariablesExamples”鏈接,打開另外一個頁面,如下圖所示:

下圖所示窗口顯示的是ServerVariables集合中一些非常有用的值的一個子集。

“自引用”頁面

在ServerVariables集合中返回的值包含Web服務器的詳細信息和當前頁面的路徑信息。在任何地方創建一個頁面都可使用這些信息。例如創建一個“自引用”頁面,此頁面能夠再次調用自身完成另一項任務,我們可以用以下代碼:

”METHOD=”POST”>

同樣的效果可以用HTTP的“SCRIPT_NAME”值獲得:

”METHOD=”POST”>

使用元素打開一個不同頁,可以使用:

...

...

”>NextPage

...

即使原始頁面的名稱或位置發生變化,這些實例都能正常工作,因為使用了當前頁面的路徑信息(當然,第二個例子在分離的目標頁的名稱發生變化時運行會失敗)。

換句話說,如果為搜索引擎的子會話自動建立URL,可以收集ServerVariable的一些值:

strFullURL=&Request.ServerVariables(“LOCAL_ADDR”)_

&“:”&Request.ServerVariables(“SERVER_PORT”)_

&Request.ServerVariables(“PATH_INFO”)

這將創建一個完整的URL包括端口號(這種情況下,不是標準值80)。例如,結果可能是:

194.74.60.254:1768/thispath/thispage.asp

檢測瀏覽器的版本

ServerVariables集合中,另外一個有用的值是用戶瀏覽器的用戶字符串。在“DetectingtheBrowserType”頁面(browsertype.asp),使用ServerVariables集合中的“HTTP_USER_AGENT”值來獲得用戶字符串,一些腳本用來解析該信息并尋找生產廠家名稱和瀏覽器版本。

對IE5.0和Navigator4.61的搜索結果分別不同,對于其他廠家的瀏覽器,可以得到一個鏈接在AltaVistaWeb站點自動開始搜索廠家的名稱。

注意,Netscape在用戶字符串中不提供廠家的名稱,因而無法絕對保證一個瀏覽器一定是Navigator。

檢測瀏覽器的語言

ServerVariables集合中另外一個有用的值是“HTTP_ACCEPT_LANGUAGE”,它包含了一個當瀏覽器安裝時指定的,或硬編碼進用戶的地區版本的語言代碼。語言代碼的例子有en-us(英國、美國)、de-at(德國、澳大利亞)和es-pe(西班牙、秘魯)。

語言代碼可以是一般的且省略方言標識:例如,在我們的站點Wrox者,大批瀏覽者都是將en(英語)作為語言代碼。

因此,可以檢測語言代碼并自動裝載一個合適的特定地區或指定語言版本的頁面。

StrLocale=Lcase(Left(Request.ServerVariables(“HTTP_ACCEPT_LANGUAGE”),2))

SelectCasestrLocale

Case“en”:Response.Redirect“uk_site.co.uk/”

Case“de”:Response.Redirect“de_site.co.de/”

Case“fr”:Response.Redirect“fr_site.co.fr/”

‘...etc

CaseElse:Response.Redirect“/”

EndSelect

或者根據特定的方言,重定向頁面:

strLocale=Lcase(Request.ServerVariables(“HTTP_ACCEPT_LANGUAGE”))

SelectCasestrLocale

Case“en-gb”:Response.Redirect“uk_site.co.uk/”

Case“en-us”:Response.Redirect“/”

Case“es-pe”:Response.Redirect“es_site2.co.pe/”

‘...

CaseElse:Response.Redirect“/”

EndSelect

其他有用的ServerVariables集合的值

可以訪問和使用ServerVariables集合中的任何一成員,控制ASP頁面響應一個請求的方式。可以檢查一個瀏覽者訪問站點時使用的是否是缺省端口80或還是另一個。在這個例子里,尋找通過端口443的訪問——這個端口提供的是安全套接字層(SecureSocketLayer,SSI)訪問(和其他的協議),且將它們重定向到一個相應的頁面。

IfRequest.ServerVariables(“SERVER_PORT”)=“443”)Then

Response.Redirect“/securesite/default.asp”‘Secureuser

Else

Response.Redirect“/normalsite/default.asp”‘Non-secureuser

EndIf

假如要求瀏覽者注冊且由服務器驗證(而不是允許他們在Web服務器的IUSER帳號下匿名訪問,這個問題將在后面章節中詳細討論),可以查詢用戶名稱,來判定正在與我們打交道的用戶是誰,是否裝載頁面給該用戶。例如,下面的這個代碼將只向名為Administrator的用戶顯示管理鏈接。

...

ChangeDisplayConfiguration

ChangeDisplayColors

ChangeKeyboardConfiguration

AdministerAllUsers

AdministerLogonInformation

...

注意ASP不填寫ServerVariables集合直到你訪問其中的一個成員。首次訪問該集合的一個成員將使IIS得到它的全部,應只在需要時才使用ServerVariables集合。

其他Request和Response技巧

現在,來看一下幾個使用Request和Response對象的有用技巧,包括:

·連接、緩沖和頁面重定向的管理。

·HTTP報頭、緩存與“到期”頁面的操作。

·利用客戶證書。

·創建定制的日志文件消息。

1.連接、緩沖和頁面重定向的管理

ASP的一個很有用的特點就是使用戶能夠從一個ASP網頁轉向到另一個網頁(ASP或HTML),或另一個源文件(例如一個ZIP文件或文本文件)。這對用戶來說是透明的,實際上是瀏覽器做這個工作。當使用Response.Redirect方法來載入一個新的網頁時,實際上是發送回一個特殊的HTTP報頭到客戶。此報頭為:

HTTP/1.1302ObjectMoved

Location/newpath/newpage.asp

瀏覽器讀到此報頭信息,并按Location值的指示載入頁面。這在功能上與在Web頁中使用客戶端HTML標記相同,例如:

這帶來的一個問題是,服務器與用戶之間的服務器可能會提供它自己的包含與新頁面的鏈接的消息,而不是直接載入新頁面。而且瀏覽器根據廠商和版本可能做同樣的工作。這就去除了假定的透明,而且對用戶來說一直收到的是錯誤信息,則對你的站點的訪問變得比較麻煩。

在發送諸如文本或HTML等任何頁面內容后,我們就不能再使用Redirect方法。然而,一個看起來能夠限制“服務器影響”的方法是,先確定沒有輸出(包括HTTP報頭)被發送到客戶。在ASP2.0中,必須打開緩沖,然后使用Clear方法來清空緩沖區:

Response.Buffer=True

‘Someconditiontoselecttheappropriatepage:

IfRequest.ServerVariables(“SERVER_PORT”)=1856Then

StrNewPage=“/newpath/this_page.asp”

Else

StrNewPage=“/newpath/the_other_page.asp”

EndIf

Response.Clear

Response.RedirectstrNewPage

asp3.0中,緩沖缺省為打開,所以第一行可被忽略,但它是無害的,而且能確保我們的網頁即使在ASP2.0環境中也仍然能工作。

與其使用這種類型的HTTP報頭重定向,不如使用ASP3.0的一個新特性,它允許我們通過Server對象的Transfer方法轉換為執行另一個網頁,我們將在第4章進一步研究這個問題。

1)ASP頁面緩沖區

正如已看到過的,IIS5.0中ASP3.0頁面緩沖是缺省打開的,在早期的版本中是缺省關閉的。微軟告訴我們緩沖在IIS5.0中提供了更有效的網頁傳送,這就是緩沖缺省狀態被改變的原因。在大部分情況下,這對我們沒有影響。但是,假如有一個非常大的網頁,或一個用ASP或別的服務器端代碼和組件花費一定時間創建的網頁,當其各部分完成時,我們能夠分批刷新它們到客戶:

...

...Codetocreatefirstpartofthepage

...

Response.Flush

...

...Codetocreatenextpartofpage

...

Response.Flush

...

有時可能希望在頁面結束之前的某些點上停止代碼的執行,可以通過調用End方法去刷新所有的當前內容到客戶并中止任何進一步的處理過程。

...

...Codetocreatefirstpartofthepage

IfstrUserName=“”ThenResponse.Clear

...

...Codetocreateanewversionofthispartofthepage

...

這里有兩上演示緩沖和重定向的實例網頁,可以從“ResponseObject”主頁面(sow_response.asp)下載它們。第一個Response.Redirect例子網頁命名為redirect.asp,它在緩沖的頁面中定入一些內容,清除緩沖區,并重定向到另一個網頁:

ForintLoop=1To1000000

Response.Write“.”

Next

Response.Clear

Response.Redirect“show_redirect.asp”

Response.End

目標頁show_response.asp,做同樣的工作,但重定向則是回到“ResponseObject”主頁。因為這些網頁都在緩沖區內,而且所有的輸出在重定向之前必須清除,故在瀏覽器中沒有可見的輸出。然而,可以通過觀察瀏覽器的狀態看到發生的每一次重定向。如下圖所示:

在“ResponseObject”主頁中,點擊“Response.Flush”鏈接將打開第二個示例網頁usebuffer.asp,它簡單地遍歷一個字符串的每一個字符,以一定的延遲將它們刷新到客戶,這雖是Web服務器和ASP極低效率的使用方式,但它演示了緩沖的工作方式。

下面是所要求的最小化的ASP代碼,注意我們分別把每個字符刷新到瀏覽器,因為不這樣的話它將被存放在緩沖區中,直至網頁完成:

strText=“Thistexthasbeenflushedtothebrowserusing“&_

“Response.Flush

ForintChar=1ToLen(strText)

ForintWrite=1To100000

Next

Response.WriteMid(strText,intChar,1)

Response.Flush

Next

2)Response.IsClientConnected屬性

IsClientConnected屬性在ASP2.0中已經存在了,但卻有些不可靠。在其返回一個準確的結果之前必須發送一些輸出到客戶。這一問題在ASP3.0中已被解決。現在這一屬性可被自由使用。

IsClientConnected是觀察用戶是否仍連到服務器和正在載入ASP創建的網頁的有用方式。如果用戶斷開連接或停止下載,我們就不用再浪費服務器的資源創建網頁,因為緩沖區內容將被IIS丟棄。所以,對那些需要大量時間計算或資源使用較多的網頁來說,值得在每一階段都檢查瀏覽器是否已離線:

...

...Codetocreatefirstpartofthepage

...

IfResponse.IsClientConnectedThen

Response.Flush

Else

Response.End

EndIf

...

...Codetocreatenextpartofpage...

1.操作HTTP報頭

我們已經在幾處見到ASP如何創建或修改在響應頁面請示時被發送到客戶的HTTP報頭。在Response對象中有幾個屬性和方法可幫助我們做到一點。下面是一些報頭方法:

·控制緩存和有效期。

·創建狀態和定制的HTTP報頭。

·指定MIME類型或內容類型。

·添加PICS標簽。

接下來將簡要地研究每一個方面。可在“ResponseObject”主頁(show_response.asp)上,單擊相關屬性名或方法名,來檢查我們所說的屬性和方法,如下圖所示:

1.緩存和“到期”ASP網頁

用戶的瀏覽器以及他們和服務器這間的任一服務器,都可以緩存HTML和用ASP創建的網頁。當用戶隨后請求頁面時,瀏覽器就發送一個“最新修改”的請求到服務器(使用一個包含緩存版本的日期的HTTP_IF_MODIFIED_SINCE報頭),詢問網頁是否已被修改。

若沒有被修改,服務器應用狀態碼和消息“304NotModified”來響應,瀏覽器將使用緩存的內容而不會通過網絡下載一個副本。若已經存在已修改的版本,它就會與“200OK”狀態碼和消息一道被發送出去。

1)Response.CacheContol屬性

其他的一些因素也會影響這一處理過程。然而,任一被網頁使用的網絡路由內的服務器(一般位于客戶機端),能被通過設置Response.CacheControl屬性為Private來放棄緩存網頁。在ASP3.0中對ASP網頁這是缺省的,不用設置。但在網頁為個別訪問者特別定制時尤其有用。這可以阻止別的在同一網絡上的用戶進入同一網頁。當CacheControl的屬性值被設定為Public時,允許服務器緩存網頁。注意,一些服務器可能表現得不盡相同,或忽視或越過這個報頭。

在IE4中,在服務器緩存可用時,有可能得到一個虛假的“Thispagehasexpired”消息。我們已提供了一個網頁(expiretest_form.asp),可以通過自己的服務器在網絡上做試驗,來檢查這一屬性的影響。可以通過在“ResponseObject”主頁中單擊“Response.CacheControl”鏈接來顯示這個網頁。如下圖所示:

這一頁面提交到expiretest_result.asp網頁時,能夠設置Response.CacheControl屬性,然后在網頁中插入值和腳本被執行的時間:

<%

IfRequest.Form(“public”)=“on”Then‘Cache-Controlcheckboxwasticked

Response.CacheControl=“Public”

Else

Response.CacheControl=“Private”

EndIf

%>

...

Cache-Controlis:<%=Response.CacheControl%>

Valueintextboxis:<%Response.WriteRequest.Form(“textbox”)%>

<%

Response.WriteRight(“0”&Hour(Now),2)&“:”&Right(“0”&Minute(Now),_

&2)&“:”&Right(“0”&Second(Now),2)

%>

通過單擊瀏覽器上的“Back”和“Forward”,能看到代碼是自動執行還是使用緩存的副本,如下圖所示。結果隨瀏覽器的不同而變化。

2)Response.Expires和Response.ExpiresAbsolute屬性

控制緩存的網頁存放時間的兩個屬性為Response對象的Expires和ExpriesAbsolute屬性。Response.Expires定義了風頁在從緩存區被丟棄前應保持有效的時間長度,以創建以來的分鐘數形式表示。ExpiresAbsolute屬性為到期時間設置了一個絕對的日期和時間。

我們提供一個命名為addheaders_form.asp的例子網頁,用于演示如何使用這些屬性。在“ResponseObject”主頁中單擊對這兩種屬性的鏈接,如下圖所示:

在這一頁面中,可加入自己定制的HTTP報頭,并可設置一些影響響應的HTTP報頭的多種屬性。在“提交查詢內容”按鈕上單擊時,頁面show_headers.asp在返回的數據流中添加所選的報頭,然后顯示用來完成此操作的代碼,顯示相應的執行時間,可用來檢查頁面是被緩存還是被再次執行,如下圖所示:

show_headers.asp網頁中的代碼創建和添加HTTP報頭,程序如下:

<%

‘WriteHTTPheadersbeforeanyotheroutput

IfRequest.Form(“expires”)=“on”Then_

Response.Expires=Request.Form(“expires_value”)

IfRequest.Form(“expiresabs”)=“on”Then_

Response.ExpiresAbsolute=Request.Form(“expiresabs_value”)

IfRequest.Form(“lastmod”)=“on”Then_

Response.AddHeader“LAST-MODIFIED”,Cstr(Request.Form(“lastmod_value”))

IfRequest.Form(“pragma”)=“on”Then_

Response.AddHeader“PRAGMA”,CStr(Request.Form(“pragma_value”))

IfRequest.Form(“refresh”)=“on”Then_

Response.AddHeader“REFRESH”,CStr(Request.Form(“refresh_value”))

IfRequest.Form(“addheader”)=“on”AndLen(Request.Form(“addheader_name”))Then_

Response.AddHeaderCStr(Request.Form(“addheader_name”)),_

CStr(Request.Form(“addheader_value”))

IfRequest.Form(“status”)=“on”Then_

Response.Status=Request.Form(“status_value”)

%>

...

...Showcodeandexecutiontime

...

其余部分僅僅是顯示已被執行的代碼和執行時間。讀者會注意到包含在網頁中的定制的報頭“PRAGMA”(至今我們還沒討論過)。一些(先前的)服務器使用它作為網磁是否應被緩存的指示。缺省是網頁被緩沖,除非接受到HTTP報頭“PRAGMA=NO-CACHE“。

2.創建狀態碼和定制的HTTP報頭

可使用先前在實例網頁中所看到的Response對象的AddHeader方法來創建自己的狀態碼或自己喜歡的定制的報頭。這一方法需要兩個參數:HTTP報頭名稱或一個包含其值或分配給它的值的字符串。作為一個例子,下面的代碼在頁面中添加REFRESH報頭:

Response.AddHeader“REFRESH”,”60;URL=newpath/newpage.asp”

這等同于客戶機端元素:

換句話說,也可配合Status屬性使用AddHeader方法使瀏覽器載入一個新的頁面:

Response.Status=“302ObjectMoved”

Response.Addheader“Location”,“newpath/newpage.asp”

這等同于使用Response.Redirect方法:

Response.Redirect“newpath/newpage.asp”

Response.Status屬性可被用來發送一些所需要的狀態消息,例如添加如下幾行:

Response.Status=“401Unauthorized”

Response.Addheader“WWW-Authenticate”,“BASIC”

強制瀏覽器顯示一個用戶名/口令對話框,然后使用BASIC驗證把它們發送回服務器(將在本書后續部分看到驗證方法)。

3.MIME類型和內容類型

當我們想向瀏覽器發送一個動態創建的字符串,而且它們自己提供給瀏覽器時沒有直接指明內容類型,而是提供表示是否是磁盤文件的擴展名時,Response.ContentType是非常有用的。除非特別指定,所有ASP創建的網頁缺省都為“text/type”。內容類型的標識符是MIME類型(MIME代表Multi-purposeInternetMultimediaExtension或Multi-puposeInternetMailExtension,通常依據上下文來定)。

例如,若發送到客戶的數據注解是通過從數據庫讀二進制值創建的圖片,就需要在發送任何內容之前添加合適的CONTENT-TYPE報頭:

Response.ContentType=“image/jpeg”

假如從一個數據庫創建一個XML文件,使用MIEM類型“text/xml”;并且如果正在創建一個文本文件可以在文件編輯器中顯示或作為一個磁盤文件在客戶上被存儲起來,使用“text/text”。

4.添加PICS卷標

Respnse.Pics屬性僅僅是添加一個PICS(PlatformforInternetContentsystem)卷標到頁面上,方式與通常用標記所用的方式相同:

QUOT=Chr(34)

StrPicsLabel=“(PICS-1.0”&QUOT&“/ratingsv01.html”_

&QUOT&“1gentruecomment“&QUOT_

&“RSACiNorthAmericaServer”&QUOT&“for“&QUOT_

&“”&QUOT&“on“&QUOT_

&“1999.08.01T03:04-0500”&QUOT&“r(n0s0v2l3))”

Response.Pics(strPicsLabel)

這段代碼添加了如下的PICS卷標:

(PICS-1.0“/ratingsv01.html”1gentruecomment“RSACi

NorthAmericaServer”for“”on“1999.08.01T03:04-0500”

r(n0s0v2l3))

要得到關于PICS的更多的信息,或了解更多的定義頁面內容的方式,請檢索/站點。

在InternetServiceManager中定義報頭

在第1章,已經說明了如何在InternetServiceManage(MMC插件)應用程序中設置每個Web網站和IIS5.0目錄的屬性,這就定義了使用此站點或目錄資源發送到客戶機的所有請求的HTTP報頭,也就提供了使用每個網頁中的ASP腳本代碼設置這些屬性的替代方法。

在Web站點或目錄上右擊鼠標并選擇“Properties”,在其對話框的“HTTPHeaders”選項卡中,可設置頁面內容有效期的相對時間或絕對日期,定義定制的報頭,創建PICS內容等級標簽,也可以通過MIME類型映射來定義內容類型,如下圖所示:

在上圖中,可以看到已創建了自定義的REFRESHHTTP報頭,應用于從此目錄載入的所有網頁。即每一分鐘自動地重載(刷新)一次(對于顯示棒球比賽的最近比分是非常理想的,但對服務器而言負擔太重了)。CustomHTTPHeaders欄的Edit對話框如下圖所示:

要在“MIMEMap”框中添加自定義的內容類型映射,只需在“Properties”主對話框中單擊“FileTypes”按扭把它們添加到清單中即可,如下圖所示:

當使用HTTP報頭開始試驗時,你很快會發現不是所有的瀏覽器表現都相同,許多瀏覽器以不同的方式響應不同的HTTP報頭,使得可靠地建立一個普遍適用的原則有時極為困難。

2.使用客戶證書

假如設立了一個安全的Web網站或部分內容具有安全機制的網站,可安裝一個數字服務器證書,通過允許訪問者使用證書中的加密的細節,來驗證服務器。每一次對該站點或目錄的頁面請求,服務器都將發送證書的一個副本,瀏覽器可檢查這個副本以確定正在和誰交談。

同樣,也可設置服務器,要求用戶在進入網站時提供一個有效的數字證書。他們可從很多來源獲得此證書,例如Verisign()或ThawteConsulting()。讀者將在第25章看到這一處理過程的細節。

這些情況都使用了Request對象的ClientCertificate集合的值,本章的實例代碼中,已包含了一個顯示用戶如何使用些集合值的一些方法的頁面。

這一網頁被命名為showcert.asp,而且其所做的一切就是遍歷ClientCertificate集合顯示其包含的所有值。可使用以前經常使用的簡單代碼來完成它,唯一的不同之處就是建立一個HTML表以容納結果,并將其截為每60個字符一組。

<%

ForEachkeyItemInRequest.ClientCertificate()

StrItemValue=Request.ClientCertificate(keyItem)

IfLen(strItemValue)>90ThenstrItemValue=Left(strItemValue,60)&“..etc.”

Response.Write“”&keyItem&“=“&strItemValue&“”

Next

%>

運行結果如下圖所示:(由于豆豆沒有申請服務器證書,該圖略)

使用客戶證書重定向

一旦要求所有訪問網站或部分網站的瀏覽者給出的其客戶證書,就可以使用其包含的信息來制作我們為此用戶創建的網頁。例如,可使用他們的證書的Organization條目來自動使他們重定向到該網站的指定部分,使別的訪問者重定向到別的地方:

IfRequest.ClientCertificate(“SubjectO”)=“WroxPressInc”Then

Response.Redirect“/wrox_staff/default.asp”‘Wroxstaffsite

Else

Response.Redirect“/public/Default.asp”‘Normalpublicsite

EndIf

相應地,可使用Country條目來使訪問者重定向到一個相應的網站:

SelectCaseRequest.ClientCertificate(“SubjectC”)

Case“UK”:Response.Redirect“uk_site.co.uk/”

Case“DE”:Response.Redirect“de_site.co.de/”

Case“FR”:Response.Redirect“fr_site.co.fr/”

‘...ect.

CaseElse:Response.Redirect“/”

EndSelect

3.讀寫二進制數據

有兩個方法提供了對從瀏覽器發送到服務器的HTTP數據流和從服務器返回到瀏覽器的數據流的二進制數據訪問。Request.BinaryRead方法可得到指定要讀取的字節數的參數,并返回變體類型的數組,其中包含從請求的POST段中得到的字節(例如在ASP的Form集合中數據)。下面的程序讀數據的頭64個字節:

varContent=Request.BinaryRead(64)

假如使用了BinaryRead方法,以后就不能訪問ASP的Request.Form集合。同樣,一旦我們采用任何方式引用了Request.Form集合,就不能使用BinaryRead方法。

把二進制數據寫進ASP創建的響應流中也是可能的,可采用BinaryWrite方法。需要給其提供想寫到客戶的字節的變體類型數組:

Response.BinaryWrite(varContent)

這些方法都很少使用,除非從一個數據庫創建非HTML源才用到這些方法。使用的一個實例就是從數據庫讀取組成圖像的字節,并使用BinaryWrite方法把它發送到客戶。

4.創建定制的日志消息

假如設置了服務器,以W3CExtendedLogFileFormat格式將請求記錄到一個文本文件,可使用Response.AppendToLog方法在日志文件條目的結尾處添加一條消息字符串。若想為特定的網頁存儲一些值或消息,或在腳本中出現了特定的情況時,這種方式是非常有用的。

例如,通過的Intranet的“stationaryorder”應用程序,可以記錄超過特定的條目數目的雇員的部門號碼:

...

IfintItemCount>25Then

Response.AppendToLog“Largeorderfrom‘”&strDept&department.”

EndIf

...

設置擴展的日志

要使用AppendToLog方法,必須激活W3CExtendedLogFileFormat日志設置。該設置方法是,進入Properties對話框中的WebSite選項卡,選中EnableLogging復選框,選擇W3CExtendedLogFileFormat并單擊Properties按鈕,如下圖所示:

在出現的ExtendedLoggingProperties對話框中,可選擇想包括進日志文件的條目。確保選中URIStem,否則AppendToLog方法將失敗,如下圖所示:

我們提供了一個試圖在日志文件中寫入一個條目的簡單實例頁面,可從RequestObject主頁(show_request.asp)中的AppendToLog方法鏈接處打開它。這一頁面所做的全部工作就是創建一個包含當前日期和時間的簡單字符串,然后執行AppendToLog方法:

strToAppend=“Pageexecutedon”&Now

Response.AppendToLogstrToAppend

結果如下圖所示:

小結

本章已經開始了對ASP3.0的研究,而且我們也看到了ASP3.0如何與InternetInformateionServer5.0共同工作,以提供一個易用的、高效的創建動態Web網頁和Web應用程序的方法。當然,仍有一些地方需要去研究,本章僅僅是學習了ASP內置的兩個最基本的對象。

這兩個最基本的對象是Request和Response對象,允許我們訪問和使用作為客戶機/服務器會話一部分的值,無論用戶何時從Web網站請求和載入一個網頁或資源,這種會話就會進行,意味著Request對象能夠提供對用戶請求的全部內容的訪問,同時Response對象允許創建和修改服務器發回的響應。

這些對象能夠通過集合和屬性揭示會話的各個部分,并提供了多個能用來檢索和修改各段的方法。假如把它們當作分解用戶請求和使用相應的內容創建響應的工具,這有助你理解究竟發生了什么。這也將有助于理解各種方法如何影響客戶、服務器和正在創建的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