詮釋善用多媒體輕松教時間
時間:2022-07-21 05:46:00
導語:詮釋善用多媒體輕松教時間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媒體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是學校教育現代化的一項基本內容,它為豐富課堂教學手段、促進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供了確切的保障。隨著多媒體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電教媒體的概念也得以不斷延伸,利用計算機制作的各類多媒體課件廣泛應用在課堂教學中。眾所周知,多媒體課件所具有的聲像俱全,圖文并茂,動靜結合的優勢,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數學教學和其它學科的教學一樣,利用互連網可以方便的搜索各類教學信息和課件資源,網絡所提供的各類教學軟件和制作教程使我們的課件制作也變的更加“簡單”,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手段的輔助功能,把學生帶進新奇美妙的教學之中,對優化數學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語言陳述等能力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在教學24時記時法時,筆者創設了猜電視節目的情境,讓學生很快地投入了時間教學。
師:中央電視臺有一個收視率很高的節目,老師放一段片頭音樂,請同學們猜一猜什么節目。(播放多媒體課件)
師:“新聞聯播”節目在什么時刻播出?
生:晚上7:00。
師:晚上7:00電視畫面上也是這樣記的嗎?你們想看看嗎?(呈現完整的片頭視頻)
師:晚上7:00也就是19:00。看來一個時刻可以有兩種不同的記時方法。像19:00這樣的記時法就叫做24時記時法。
2運用多媒體課件有助于學生的觀察發現
以往學生在學習時間時,是老師對著掛圖的反復地講述,老師講的是口干舌燥,學生聽的是云里霧里,而使用了多媒體課件就大不相同了。
師:我們來看看小明的一天是怎樣度過的?(多媒體課件動態呈現時針走2圈的情景),通過觀察你發現了哪些數學知識?
生1:我發現了時針一天走2圈,每圈12個小時,一天就是24個小時。
生2:我知道了半夜12點是新的一天的開始,所以也稱為0點。
生3:我發現一天中有2個1:00,2個2:00……
生4:我發現用24時記時法記時只有數字,沒有漢字。
生5:我發現用24時記時法記時第二圈的時間比第一圈的相應時間多12小時。
……
3多媒體解決了傳統時間教學中的視覺難題
在教學《年月日》時,以往老師會出示年歷的掛圖。然而在讓學生觀察年歷發現其中的數學知識時,或是在計算從某月某日到某月某日有多少天時,由于掛圖中的數字小學生看不清楚,教學效果不理想。于是,我在課件中設計了這樣的呈現方式。先出示年歷,如果需要出示具體的某月某日時,點擊那個月,那么電腦全屏顯示的就是需要的那個月,不需要時再點擊則回到總的年歷表,點擊的過程恰好也是展示查找規律的過程,這樣無論是年歷還是月歷學生看得都比較清楚,同時也學習了查找具體日期的具體方法。
在教學找大小月的規律時,需要給學生介紹拳記法。然而,無論是掛圖還是手勢,學生看得還是不清楚,教學效果也不甚理想。采用了多媒體課件,圖像放大而且清晰,以動態的效果演示出大月小月在拳頭上的排列順序,學生看得清楚,學得明白。
4利用網絡超強的信息功能拓展時間教學的外延
在課堂中學生提出為什么會有4年1閏的現象時,筆者并沒有直接告訴他們答案,而是組織學生把這樣的問題列為一項學習小課題來研究。開展的小課題還有“普通記時法與24時記時法在生活中有哪些應用?”“兩種記時法各有何利弊”“古今記時法的演變”等等,當然要做這樣的課題研究少不了網絡的輔助支持。學生小組進行課題研究的過程既拓展了自身的知識面,也是對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能力培養的一種有效的手段之一。
在回答為什么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時采用了多媒體課件,圖文并茂地演繹了當時古羅馬皇帝修改歷法的故事。故事深深地吸引著學生,給他們留下了深刻地印象,在接下來的鞏固練習中,學生回答的正確率比以往高了很多。采用多媒體課件,對于學生來說課堂學習不再是枯燥無味的事了,學習的興趣變得更加濃厚。
將抽象的“時間”具體化、形象化、深刻化,教師的教學變得輕松了許多,學生也在愉悅的學習氛圍下更好的接收了新知識。實踐證明,多媒體教學環境給數學教學提供了一個不斷創新的平臺,更為學生創造了一個開放的、多層次的、探索的學習環境,它給數學教學注入了新的生機,只要我們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學習,把學生從有限的課堂空間引領到無限的探索世界,從有限的書本知識引領到各種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就一定能夠實現全面提升學生素質這一根本教育目標的需要。
- 上一篇:詮釋高校計算機教學對策
- 下一篇:上半年縣普查工作報告
精品范文
1詮釋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