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論文的個案分析論文
時間:2022-07-23 11:18:00
導語:畢業論文的個案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鍵詞:畢業論文英語專業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摘要]本文采用畢業論文的任務形式,從文章的切題性、論點的明確性、篇章的連貫性和說理的透徹性四個內容參數分析了六篇英語專業學生畢業論文個案,目的在于揭示英語專業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研究結果表明,我國英語專業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總體水平較低,有待提高.
一、問題的引出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我國的英語專業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我國現行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對培養英語專業學生的思維能力(包括邏輯思維能力)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盡管如此,在實際教學中,對英語專業教學大綱的這一目標還尚未得到足夠的重視,而我國英語專業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也似乎不盡人意。例如何其莘等人(1999)指出我國英語專業教學在語言技能訓練中過于強調模范記憶而忽視了學生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分析問題和獨立提出見解能力的培養。
另外,《入世與外語專業教育》課題組在2001年提交的報告《關于高等外語專業體制與教學模式改革的幾點思考(一)》中尖銳地提出:“與其他人文類文科專業相比,外語類專業畢業生在邏輯思維和條理性方面表現較差,缺乏較強的分析、綜合、判斷、推理、思考和辯析能力,表現出令人擔憂的思辯缺乏癥。”而文秋芳和劉潤清(2006)對國內某名牌大學英語專業四個年級120篇英語議論文作文內容的分析結果也印證了上述的觀點。雖然我們對英語專業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有了一個總體的判斷,但他們邏輯思維的水平到底如何?邏輯思維能力的不足表現在哪些方面?在這些方面,我們還沒有進行系統的調查,也缺乏足夠的實證數據。實際上,由于邏輯思維是十分復雜的高級的心理過程,對其進行直接的測量是很難做到的,在大多數情況下只能通過間接的方式進行。目前國內對英語專業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實證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數量極少。
在上文提到的文秋芳和劉潤清對英語專業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所做的研究是通過讓學生在規定時間內用英語完成一篇300字左右的命題議論文的方式來收集語料進而分析他們邏輯思維能力的特點。但這種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命題作文的任務設計在測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方面可能存在一些問題。2.本研究的設計和基本思路與文秋芳和劉潤清采用在規定時間內命題作文的任務設計不同,本研究在語料的收集方面采用的是英語專業學生的畢業論文。之所以采用畢業論文這種任務設計主要是基于以下幾個方面的考慮:1)與一般的議論文相比,畢業論文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要求更高,而且篇幅更長,更能衡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2)畢業論文的寫作時間較長,一般都在一個月以上,更能發揮學生的寫作潛力;3)畢業論文的題目均為學生自選,不會因為題目的不熟悉而影響他們邏輯思維能力的發揮;4)學生有條件收集有關資料和例證;5)寫作環境相對寬松,學生可自由安排寫作計劃,心情放松。采用畢業論文的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畢業班的學生在思想、智力等方面比較成熟,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也發展到一定的水平,因而更加有代表性。
二、畢業論文的任務設計可能比四個年級的學生在規定時間內的命題作文更能考察出英語專業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的特點
本研究采取個案研究的方式,只從本學院英語專業學生畢業論文的四個平分級別中隨機抽取6篇論文進行分析,其中有1篇被評為優秀論文,1篇為良,2篇為中,1篇為合格,1篇為不合格。對學生語料的分析,本研本究沿用了文秋芳和劉潤清(2006)所提出來的分析框架,即針對作文寫作思維過程的基本環節:審題、立意、布局和論述,以相對應的四個作文內容參數:文章的切題性、論點的明確性、篇章的連貫性和說理的透徹性作為評分標準來評判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的特點及存在的問題寫作過程、作文內容參數、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審題、文章的切題性、立意、論點的明確性、布局、篇章的連貫性、論述說理的透徹性。本研究的基本思路對每個內容參數,我們設置了1~5五個評分等級,5分為優秀,4分為良好,3分為中等,2分為教差,1分為最差。對內容參數的評分我們采取印象評分的方式,由兩位訓練有素的英語教師對所抽取的學生畢業論文分別打分,再算出四個內容參數的平均分作為每篇論文的最終得分。評分的信度測試表明,兩位評分員平均相關系數為0.91。作思維過程和論文內容參數的具體含義
三、評分的結果及討論學生畢業論文個案
3.1文章的切題性本個案學生自選的論文題目為:中學詞匯教學(VocabularyTeachinginMiddleSchool),其中“詞匯”和“中學”是兩個模糊的概念,例如“詞匯”可以指任何一種語言的詞匯,如中文的詞匯和日語的詞匯,而“中學”包括初中階段和高中階段,因此本論文談論的將是十分空泛的主題。然而在實際的論述中,作者先是把“詞匯”的概念縮小到“外語詞匯”上,例如:“Mostforeignteachersusuallypaylessattentiontovocabularyteaching”,到后來在大部分的篇幅里又把它定義為“英語詞匯”。雖然論文題目規定論文討論的是整個中學階段的詞匯教學問題,但作者從始至終討論的只是初中的英語詞匯教學問題。除了對核心概念定義不清之外,作者還對一些關鍵概念之間的關系理解有誤,例如作者把“結合在語言技能訓練之中的詞匯教學”和“系統地進行詞匯教學”對立起來,并且據此認定大多數的外語教師不重視詞匯的教學。事實上,詞匯教學不能孤立地進行,將其結合在閱讀和聽力等語言技能訓練的詞匯教學是很好的教學方法,而且也完全可以“系統”地進行規劃。綜上所述,個案一在文章的切題性方面的得分較差。
3.2論點的明確性由于作者在上述審題的方面出現了較大的問題,致使文章的中心論點不夠清晰,影響到文章論點的明確性。例如作者認為必須進行有別于結合在語言技能訓練中的“體統”的詞匯教學,但如何做才算是系統的詞匯教學,作者又未能提供具體的建議,只是籠統地說各種教學法各有優缺點,沒有哪一種教學法是最理想的,如何選擇,不得而知:“wecantryourbestandfindthewaythatismostsuitableforus.”
3.3篇章的連貫性篇章連貫性是指論文結構完整、中心突出、層次分明。要達到這個要求,作者在謀篇布局時必須緊扣中心思想,將材料有機地組織在一起,并使論文的整體與部分、部分與部分之間保持良好的邏輯性。很遺憾,個案一的作者顯然沒能達到上述要求。例如我們在考察論文的整體結構時發現,論文的第二部分:英語詞匯的本質和特點與前后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推廣詞匯教學的必要性),第三部分為:中學某些教學法的優缺點之間關系不密切,不能很好銜接,且與論文的主題也沒有必然的聯系。同樣的,論文的第四部分:復習與詞匯學習更是與論文主題“詞匯教學”無關。總而言之,整篇論文東拉西扯,湊不到一起,結構相當混亂,根本沒有什么連貫性可言。
3.4說理的透徹性論文中提出的觀點要有說服力,作者需要進行嚴密的推理和恰當的舉例,在這方面,個案一的作者同樣也是有欠缺的,這反映了作者總體上較弱的邏輯思維能力。例如作者認為大多數的外語教師不重視詞匯教學是因為他們把詞匯教學結合在其他教學內容之中,這種推理顯然是錯誤的。在詳細的介紹了多種中學的詞匯教學法之后,作者竟然說找不到一種“明確”的教學法:“It’shardtofindouta(n)explicitapproach(method)tovocabularyteaching.”這種前后矛盾的說法實在讓人感到驚訝。
四、結論
由于篇幅的關系,其它學生畢業論文個案在這里就不在詳細評述了。我們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結論及啟示:第一,六篇學生畢業論文個案在四個論文內容參數方面的平均得分為3.13,顯示了這六名英語專業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一般,還遠沒有達到較高的水平。心理學家認為,邏輯思維能力是人智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創造性思維不可或缺的一環(例如Coon2004),由此看來,英語專業學生邏輯能力的低下必然會影響他們整體的智力水平和創造性思維的發揮。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低下也反映英語專業教育在課程設置和實際教學上的問題,例如過多地開設語言基礎類的課程,專業文化類的課程太少,在課堂教學上重視對學生語言知識的傳授和語言技能的培養而忽視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等思維能力的培養等等。第二,在衡量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四個內容參數中,得分最低的為說理的透徹性(平均得分2.33)和文章的切題性(平均得分2.5),屬于較差的等級,這表明英語專業學生在思維活動的過程中不能把握主題,準確地運用概念、判斷和推理進行有效率的邏輯思維,這在他們的論文寫作中具體表現為:對核心概念以及概念與概念之間的關系把握不準;說理膚淺,論證無力,舉例不當和推理錯誤。
另外,學生在篇章的連貫性方面得分也不盡人意,只有3.5分,這反映了在我國的英語專業教學上,以結構練習和句子操練為主容的聽說法成為教師和學生課堂活動的特色,而忽視了對學生語篇能力的培養,這種做法的效果顯然不夠理想。如何在今后的英語專業教學中加強對學生這方面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成為目前我們英語教育界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第三,在四個內容參數中得分最高的是觀點的明確性(4.17分),但這可能與論文題目均由學生自選,因而他們對自己在論文所持的觀點十分清楚,故此學生畢業論文沒有在論文立意方面出現大的問題。但小的問題還是不少,例如我們在上述個案分析中所看到的那些例子。
參考文獻
[1]高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英語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教學大綱(2000版)[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2]何其莘,殷桐生,黃源深,劉海平.關于外語專業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9,(1)
[3]入世與外語專業教育》課題組.關于高校外語專業教育體制與教學模式改革的幾點思考———寫在中國加入WTO之際(三)[J].外語界,2002,(1)
[4]文秋芳,劉潤清.從英語議論文分析大學生抽象思維特點[J].外國語,2006,(2)
[5]Coon,D.心理學導論———思想與行為的認識之路[M].鄭鋼等譯.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4
- 上一篇:7月教師述職報告
- 下一篇:高速公路處長述職報告